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对苯二酚
  • 3篇环己二醇
  • 3篇己二醇
  • 3篇加氢
  • 3篇二酚
  • 3篇苯二酚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加氢
  • 2篇醚酮
  • 2篇聚醚
  • 2篇聚醚酮
  • 1篇熔体
  • 1篇熔体过滤
  • 1篇气体
  • 1篇脱硫
  • 1篇脱硫反应
  • 1篇脱硫反应器
  • 1篇脱硫脱硝
  • 1篇脱硝
  • 1篇污染

机构

  • 6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汪星全
  • 3篇王树江
  • 2篇张丽
  • 2篇王洪军
  • 1篇赵凤玉
  • 1篇王丹
  • 1篇吕雷
  • 1篇张洪刚
  • 1篇石秀敏
  • 1篇李冰冰
  • 1篇王承学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塑料
  • 1篇分子催化

年份

  • 4篇2012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对苯二酚催化加氢生成1,4-环己二醇的研究
由对苯二酚为原料催化加氢即可生成1,4-环已二醇,反应还会生成环已醇及环已酮等副产物,该实验就是以对苯二酚作为原料来控制反应来生产1,4-环已二醇。由对苯二酚作为初始反应物,用加氢催化剂催化苯环加氢达到生成1,4-环已二...
汪星全
关键词:对苯二酚催化加氢超临界流体
文献传递
新型聚醚酮熔体过滤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聚醚酮合成反应时产生细小胶体杂质,原料、精制及干燥过程会带入诸如灰尘等杂质,另外熔体挤出造粒中,聚醚酮因长时间塑化和加热产生碳化。这些杂质进入挤出模具中,会造成流道堵塞或制品残缺,不同程度地影响聚醚酮的应用范围。采用挤出机熔融、加压,经熔体泵加压,再经过高目数过滤网,成功实现了聚醚酮熔体的连续过滤。由于产量扩大,原有过滤设备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经过放大原有设备,生产运行表明:由于网片区域空间过大,难控制网片表面的温度。温度过高会使物料出现变性;网片面积大易变形,杂质逃逸,不能实现聚醚酮预定过滤目标。根据已成功实现过滤的经验,设计一种新型过滤装置,采用双柱,每柱双网。过滤条件为:加料速度175 kg/h;挤出机加热温度375℃;出口压力12 MPa;熔体泵出口压力22~40 MPa;过滤网304材质;网块直径200 mm、网区直径180 mm、网孔最小直径5μm;换网次数1次/55分针。测试结果为过滤后杂质粒径小于5μm,纯物料收率91.4%。
王树江汪星全
关键词:聚醚酮熔体过滤挤出机换网器
对苯二酚催化加氢合成1,4-环己二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苯二酚催化加氢合成1,4-环己二醇的方法。该方法是对苯二酚在负载型过渡金属钌催化剂存在下,在无溶剂,或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中,与氢气发生催化还原反应,得到产物1,4-环己二醇。本发明不使用任何有毒有...
王洪军张丽李冰冰王丹汪星全
文献传递
对苯二酚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二醇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对Pt/C、Pd/C、Ru/C、Rh/C和Raney Ni几种催化剂,以及以钌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载体如活性碳、SiO2、Al-MCM-41、ZSM-5、MgO、TiO2在对苯二酚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u/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对目的产物的选择性最好.对Ru/C催化剂催化对苯二酚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反应溶剂,反应时间等对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物和催化剂的物质量比为367∶1,温度为150℃、氢气压力5 MPa,乙醇为溶剂,反应时间2 h.在此反应条件下,对苯二酚的转化率为98.8%,目的产物1,4-环己二醇的选择性为77.7%.并根据产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
王洪军汪星全张丽赵凤玉
关键词:对苯二酚催化加氢
一种一体式脱硫脱硝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污染物排放净化装置领域。一种一体式脱硫脱硝实验装置,主要包括脱硝反应器、吸收塔、脱硫反应器三个部分。脱硫反应器的顶端设有反应物入口、脱硫反应器物床层温度计,底端设有脱硫反应器物料出口;吸收塔上部设有吸收...
王树江王承学吕雷石秀敏汪星全
文献传递
聚醚酮新型精制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解决聚醚酮(PEK)生产过程中反应产物、溶剂及副产物等难分离,以及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分散、物料需多次转移、耗时、耗能、耗水等问题,对其工艺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分散的、单一功能设备综合在一起,先经丙酮浸取,除去溶剂二苯砜;再经水洗除去氟盐等水溶性物质;最后经过真空、气流干燥得到纯物料。新工艺投产后,聚醚酮精制时间由原来的22 h降为18h,干燥后物料含水质量分数≤0.02%,物料的粉化率仅为1.68%,丙酮损失量由300 kg/t降为62 kg/t。新工艺设备集中,占用场地面积小,操作简化,能耗降低,节约超纯水用量,含氟水零排放。
王树江张洪刚汪星全
关键词:聚醚酮二苯砜精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