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媛 作品数:62 被引量:848 H指数:18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北京同仁医院院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症病人的血糖控制 被引量:22 2008年 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应激性高血糖是重症病人普遍存在的临床现象,无论既往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数方面因素有关:某些危重疾病状态使糖代谢紊乱较为突出.如急性重症胰腺炎、严重全身性感染(severe sepsis)和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严重颅脑损害等。合并有糖尿病的重症病人比例增高。重症病人救治的一些手段可引起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如营养支持、儿茶酚胺、 许媛关键词:危重病 血糖 胰岛素 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指南解读 被引量:45 2008年 周华 许媛关键词:营养支持 监护 肠内营养 胃肠动力的检测方法进展 2008年 胃肠动力障碍非常普遍,评价胃肠功能状态以及解释胃肠疾病和症状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临床上胃肠动力检测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介绍,各种方法各有利弊以及其适用的条件、人群和疾病状态,因此临床应用也不尽相同。 宋加友 许媛关键词:胃电图 实时超声 放射性核素 内镜 霉酚酸对人髓样树突状细胞成熟、吞噬及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霉酚酸(MPA)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成熟、吞噬及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获得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15),实验组加入MPA培养后,流式细胞仪分析MDC表面共刺激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分离树突细胞抗原-1+(BDCA-1+)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BDCA-1+细胞中FITC所标记的右旋糖酐的荧光值;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CD4+T淋巴细胞在G0期的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PA能明显降低实验组MDC表面CIMO、CD62L、HLA-DR、CD54、CD80、CD83和CD86的表达水平(t=-3.713,P=0.010).MPA能明显增强实验组MDC的吞噬能力(t=10.171,P=0.000).MPA几乎完全抑制实验组MDC诱导CD4+T淋巴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结论 MPA可增强人外周MDC的吞噬能力,抑制MDC的成熟和抑制MDC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侯静 唐大年 许媛 韦军民 贺修文 李永国关键词:霉酚酸 T淋巴细胞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对 38例收住于SICU的SAP病人营养支持实施情况、EN相关性并发症及感染进行观察。 17例病人在PN过程中加入EN(EN +PN组 ) ,2 1例单纯应用PN(PN组 ) ,定期检测血清蛋白质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营养支持中PN应用总时间为 (2 5 .5 8± 3.84 )天 ,17例病人于发病后 (17.0 0± 3.35 )天开始应用EN ,(17.5 8± 5 .4 2 )天达到最大喂养量 ;5例病人应用EN后肠功能明显恢复。EN 2周后感染性并发症明显降低 ;两组血清蛋白质轻度升高 ,PN 7天、EN 14天血清前清蛋白升高 (P <0 .0 5 )。 结论 :SAP早期应以PN为主 ,肠功能允许时 ,PN +EN是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道喂养有助于降低SAP病人的全身性感染。 李彤 赵京阳 何伟 周华 张彤彦 侯静 许媛关键词:EN 营养支持 PN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肠功能 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与感染预防 被引量:5 2012年 1 背景
许多危重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应激过程,在创伤后最初阶段以代谢减少为特征的“退潮期”后,分解代谢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出现胰岛素抵抗以及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及其他局部介质增多等。 刘洋 许媛 谢海雁 陶晔璇 蒋朱明关键词:危重病患者 营养支持 肾上腺皮质激素 分解代谢 胰高血糖素 应激过程 B超检测胃动力指导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 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探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检测胃窦运动指数(MI)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EN)中的作用。方法:将62例拟行经鼻胃管喂养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病人每天应用B超行胃窦单切面法测定空腹MI,以确定当天EN计划;对照组则由主管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制订。EN期间,根据病人胃残余量和耐受性调整EN的速度,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EN实施情况和相关终点指标。结果:研究组病人EN起始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0~75 ml/h vs 30~50 ml/h,P=0.04);达到最大喂养速度的时间也有下降趋势(4.0 h vs 9.3 h);研究组病人超过一种以上EN并发症的发生率(37.9%)明显低于对照组(62.1%),两组的终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测定MI可以较客观地确定EN喂养速度,有助于及早实现喂养目标和降低EN相关的并发症。 张荣丽 何伟 李彤 侯静 周华 许媛关键词:危重症 早期肠内营养 B超 胃肠动力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被引量:11 2009年 许媛关键词:血糖控制 围手术期 应激性高血糖 感染性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ICU治疗 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andhyponoeasyndrome,OSAHS)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ICU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90例OSAHS患者,术后转入ICU治疗。结果术后保留经鼻气管插管116例(61.1%),血压升高123例(64.7%),收缩压上升明显,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1例心绞痛发作,2例患者二次手术止血,1例术后喉痉挛。结论OSAHS患者术后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维护循环稳定,保留气管插管并延迟拔管,辅以镇静止痛药物,可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侯静 许媛 何伟 张彤彦 周华 叶京英关键词:ICU OSAH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压升高 喉痉挛 心绞痛发作 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对重症病人胃排空功能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评价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判断重症病人胃排空功能的可行性及指导价值。方法:①以B超胃窦单切面法测定27名健康受试者的胃排空动能。采用自身对照法,交替空腹饮温开水500mL(传统法)及300mL(改良法)充盈胃腔,用B超胃窦单切面法分别测定并计算空腹和充盈后即刻胃窦切面面积(S、S即刻)、胃窦收缩频率(antral contraction frequency,ACF)、胃窦收缩幅度(antral contraction amplitude,ACA)、胃窦运动指数(motility index,MI)及胃排空时间(gastric emptying time,GET);并分析传统法与改良法间上述参数的相关性。②应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检测37例APACHEⅡ≥8分的ICU重症病人的胃排空功能,并记录其每天的肠内营养应用情况。结果:①改良与传统B超胃窦单切面法测定的健康受试者ACF、MI及GET呈一元线性相关(r分别为0.56、0.53、0.55,P<0.05)。改良法与传统法测得的ACA间有差异,但无相关性。②重症病人测得的ACF和MI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GET明显延迟(P<0.05)。③ACF、MI、GET与EN总量及EN百分比明显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MI和GET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①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可作为床旁胃排空功能评价的客观指标;②重症病人胃排空功能明显下降;③ACF、MI及GET的变化与肠道喂养量相关,对判断重症病人能否接受完全肠内营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彤 宋加友 何伟 张彤彦 许媛关键词:胃排空 实时超声 重症病人 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