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军 作品数:173 被引量:54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包头市社会发展科技支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儿童自发性胆道穿孔诊治经验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胆道穿孔(spontaneous perforation of the bile duct,SPB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6例SPBD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腹部超声和腹腔穿刺的诊断价值,比较胆囊置管引流、穿孔部位置管引流和胆总管囊肿切开置管引流3种主要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患儿中位年龄为1.68(1.11,3.04)岁,其中男14例,女22例,男女比例1:1.57。腹部超声对本病的诊断敏感度为61.8%(21/34);20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穿刺液为胆汁样腹水的患儿,后续手术证实均为胆道穿孔,诊断特异度为100%。首次治疗:6例非手术治疗,30例手术治疗。3种手术方式:胆囊置管+腹腔引流(13例),穿孔部位置管+腹腔引流(8例),胆总管囊肿切开置管+腹腔引流(3例)。术后症状缓解时间3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穿孔部位置管+腹腔引流术组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拔管时间[(6.60±1.67)d]显著短于胆囊置管+腹腔引流术组[(11.22±3.77)d,P<0.05],胆总管囊肿切开置管+腹腔引流术组和穿孔部位置管+腹腔引流组的术后住院时间[(8.00±2.65)d和(10.14±2.15)d]显著短于胆囊置管+腹腔引流术组[(15.08±5.50)d,P<0.05]。随访发现,31例患儿合并胆总管囊肿,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手术(其中2例为外院手术);胆总管囊肿根治术距前次胆道穿孔引流手术或保守治疗时间间隔1~19个月。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和诊断性腹腔穿刺目前是儿童SPBD的主要诊断方法。虽然部分病例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痊愈,但联合胆道引流的腹腔引流术仍是SPBD重要的治疗手段。 陈巍 陈亚军 王晓曼 刘婷婷 张廷冲 王大勇关键词:腹腔穿刺 腹腔引流 五年内收住院的儿童意外损伤情况调查 被引量:18 1999年 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状况,以加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复习1993 年1月1 日~1998 年8 月31 日收住院的1 268 例意外损伤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损伤类别、构成、年龄分布及相关因素。结果 意外损伤患儿占同期该院住院总病例的1-66% ,占同期外科住院病例的5-14% 。各类意外损伤的构成:烫伤498 例(39-27 %) ,气管异物401 例(31-63% ) ,交通事故216 例(17-03% ) ,意外坠落153 例(12-07% )。各类意外损伤年龄特点:烫伤5 岁以下占88-0% ,1~3 岁是发病高峰年龄段,占56-9% ;气管异物多发生于3 岁以下,占57-9% ,而以1 ~2 岁为最多,占39-0% ;交通事故4~8 岁为高峰年龄组,占54-2 % ;意外坠落多发年龄段是3 ~9 岁,占58-2% ,年龄跨度最大。结论 各类损伤多发年龄段有着明显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强防范。 陈亚军 张金哲 樊征鸿 王廷骇关键词:儿童 创伤 流行病学 儿童慢性肠系膜缺血致急性肠坏死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儿科医生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12岁因慢性肠系膜缺血所致的急性肠坏死女性患儿,体重14 kg,身高115 cm,曾有6年餐后腹痛病史,以持续性腹痛3 d,伴呕吐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开腹探查,术中见空、回肠总长约150 cm(无肠旋转不良),小肠远端约80 cm肠管缺血性坏死,并2处穿孔。行坏死肠管切除,近端空肠造瘘术。术后待病情稳定后,行肠系膜上动脉超声、腹部增强CT及腹腔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提示肠系膜上动脉管径细小,血流缓慢。通过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2019年10月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行关瘘术后,给予经口饮食并于关瘘术后14 d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可进普食,但餐后腹痛症状无缓解,体重不增。术后半年,餐后腹痛症状缓解,体重未增长。结合影像学检查,考虑患儿急性小肠缺血坏死由慢性肠系膜缺血所致。文献检索,共有59例儿童慢性肠系膜缺血的病例报道。患儿的主要症状包括餐后不适或腹痛19例(51.4%),生长发育停滞或体重下降5例(13.5%),高血压或恶性高血压3例(8.1%),消化道出血并出血性结肠炎1例(2.7%),缺血性胃炎伴溃疡1例(2.7%),无明确症状17例(45.9%)。狭窄受累的血管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肾动脉、髂外动脉、前支主动脉。治疗方法包括开腹手术血管成形术和介入治疗下的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绝大部分有症状的患儿,一次或多次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儿童慢性肠系膜缺血诊断困难,若能及时诊治,预后较好,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陈巍 王晓曼 刘婷婷 王大勇 张廷冲 陈亚军关键词:慢性肠系膜缺血 血管成形术 儿童 Kasai术时将肝脏游离出腹腔对患儿围手术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摘要】目的探讨Kasai术时将肝脏游离出腹腔进行操作对Ⅲ型胆道闭锁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共收治胆道闭锁患儿22例,术中探查证实均为Ⅲ型胆道闭锁后,将患儿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将肝脏游离出腹腔(livermobilization,LM)组,肝脏未游离出腹腔(1ivernon-mobilization,LNM)组。共22例,其中LM组14例;LNM组8例。对比两组术中血压、体温、血气(Ph、BE、HCo]一、PC02)变化、肝门解剖及肝门空肠吻合时间长短;手术前后血浆白蛋白、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年龄(P=0.881)及性别(P=0.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M组将肝脏游离出腹腔后血压为(40.14±6.88)mmHg,较操作前(54.63±7.29)mmHg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而LNM组拉钩牵拉肝脏前后血压无下降(56.638±9.10)mmHg比(56.888±8.5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LM组体温下降(O.45±0.27)℃,LNM组下降(0.15±0.14)℃,两组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LM组肝门解剖及肝门空肠吻合时间分别为(20.86±4.22)min、(21.50±3.57)min,均短于LNM组的(22.25±4.06)min、(21.75±6.18)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0.905)。血气结果分析,在两组间进行比较,LM组肝脏操作后的pH值7.27±0.10高于LNM组7.1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其余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M组在将肝脏游离出腹腔后,BE、HCO3^-、PCO_2均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0、0.001);pH值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LNM组牵拉肝脏后,BE及HC03一均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4);pH及PCO_2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M组术后日平均 吴东阳 陈亚军 张廷冲 王增萌 庞文博 彭春辉关键词:胆道闭锁 吻合术 围手术期 儿童结直肠血管畸形的诊治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总结儿童结直肠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探讨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4例结直肠血管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和随访.本组男女之比为3.7∶1,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平均误诊时间为4.1年.11例为独立的病变,3例为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便血、贫血.所有患儿术前均行结直肠超声、结肠镜检查,行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13例,行MR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1例.结肠镜下可见病变肠管与正常肠管界限清晰,13例患儿可见受累肠管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模糊;1例患儿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紫疱.12例患儿经腹肛门行Soave手术,1例仅行畸形重复血管结扎,1例腹腔镜探查、经肛门Soave手术.结果 本组术后住院时间4~25 d,平均15d.开始扩肛时间14~25 d,平均为20 d.除1例失访外,余者术后获门诊及电话随访,平均16个月.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4例患儿有血便,其中2例患儿偶尔大便带血丝;1例术后4个月出现臀部感染,行抗感染和切开引流后治愈.结论 结直肠超声、CTA以及结肠镜的联合应用,可明确了解本病,降低误诊率;经腹肛门Soave手术,能安全完整地切除病变肠管,有效的治愈或改善便血. 彭春辉 陈亚军 张廷冲 王大勇 庞文博 王增萌 吴东阳关键词:血管畸形 结肠 直肠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方法 胸、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小儿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推广 孙宁 陈永卫 周红 曾骐 张钦明 张潍平 张健敏 侯大为 陈亚军 郭卫红 王大勇 张金哲 该项目主要内容为小儿腔镜手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小儿腔镜手术,填补了中国小儿腔镜手术的空白。率先在国内推广普及小儿腔镜技术,推动了我国小儿外科微创外科的发展。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腹压的增高造成心输出量的双相...关键词:关键词:腹腔镜 胸腔镜 小儿外科 先天性肠闭锁合并巨结肠四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闭锁合并巨结肠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例肠闭锁合并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于生后3 d内因肠梗阻行剖腹探查,分别证实为结肠闭锁、回肠闭锁、空肠闭锁和回肠闭锁。3例肠闭锁术后复发肠梗阻入院,1例肠闭锁关瘘后出现肠穿孔行肠造瘘手术。文献复习以"先天性肠闭锁(intestinal atresia,IA)"和"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19年6月关于IA合并HD的文献,对闭锁肠段及分型、诊治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例肠闭锁术后行下消化道造影(瘘管造影)均提示远端结肠异常,均再次行手术治疗。例1术中发现远端结肠痉挛细小,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全结肠型巨结肠,行经腹经肛门Soave手术,术后鼻饲肠内营养辅助治疗;例2术中发现肠管粘连严重,吻合口狭窄,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全结肠型巨结肠,放弃根治手术,重新修复吻合口,术后出现败血症,放弃治疗后死亡;例3术中发现明显扩张段结肠,行经腹经肛门Soave手术,切除肠管病理符合短段型巨结肠,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例4肠造瘘术后行直肠黏膜活检提示齿状线上3 cm肠管无神经节细胞,行经肛门Soave手术,切除肠管病理符合短段型巨结肠,术后恢复排便功能。文献检索到相关文献35篇,结合本中心4例,共47例IA合并HD患儿。肠闭锁最常见于回肠(16例)、升结肠(11例)和横结肠(9例),最主要的闭锁类型为Ⅲ型22例。所有患儿IA术前均未诊断合并HD。22例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因术后病理诊断合并HD或复发肠梗阻后行多次手术,平均手术次数3(2,4)次。20例行肠切除(肠吻合)+肠造瘘术,9例关瘘前诊断合并HD,平均手术次数(2.4±1.1)次;余者因关瘘后出现肠梗阻或其他并发症行多次手术,平均 严佳虞 陈亚军 陈永卫 侯大为 彭芸 张廷冲 彭春辉 庞文博 李笛关键词:肠闭锁 HIRSCHSPRUNG病 儿童结直肠血管畸形的诊治 目的 总结儿童结直肠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探讨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收集2010 年1 月~2014 年2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4 例结直肠血管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随访.... 彭春辉 陈亚军 张廷冲 王大勇 庞文博 王增萌 吴东阳51例儿童术后肠套叠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总结儿童术后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51例儿童术后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分析其年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51例患儿中,2岁以下33例(64.7%)。腹膜后手术17例(33.3%),腹腔内手术34例(66.7%)。肠梗阻症状出现于术后1周以内者46例(90.2%),2周以内者49例(96.1%),主要表现为胃管内胆汁性胃液引流持续增多、呕吐或腹胀,血便、阵发性腹痛及腹部包块少见。26例术前行腹部超声均提示肠套叠。51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肠套叠49例(96.1%),回结型套叠2例,仅5例肠套叠因肠坏死而行肠切除吻合,余46例均经手法复位。5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术后肠套叠多发生于术后1周以内,与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在发病时间上有明显差别。其症状不典型,腹部超声因其较高的诊断率应做首选检查。术后肠套叠多为小肠套叠,因粘连的存在,罕有自行松解的机会,需尽早手术干预,早期手术多能手法复位。 吴东阳 陈亚军 彭春辉 庞文博 王增萌 张丹 沈秋龙 王丽 王凯关键词:肠套叠 预后 经直肠手术治疗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91例 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总结经直肠修补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91例经直肠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痊愈 85例 ,手术成功率 93 .4%。结论 经直肠修补女童直肠前庭瘘是简单。 陈亚军 魏临琪 王永红 高洪波关键词:直肠前庭瘘 后天性 经直肠修补 手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