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克晓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三支一扶
  • 3篇三支一扶计划
  • 3篇实证
  • 2篇对接
  • 2篇实证调研
  • 2篇文化
  • 2篇就业
  • 2篇基层就业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异化
  • 1篇优秀传统文化
  • 1篇院校
  • 1篇战线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原理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职能
  • 1篇政府职能转变
  • 1篇中华优秀传统...

机构

  • 6篇华侨大学
  • 6篇青岛酒店管理...
  • 4篇黎明职业大学

作者

  • 11篇于克晓
  • 1篇骆文伟
  • 1篇卢春洁
  • 1篇王明慧

传媒

  • 3篇黎明职业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共青岛市委...
  • 1篇张家口职业技...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我国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现实价值、多重挑战和对策建议——基于青岛市留学归国人员的实证调研
2023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愈加重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通过调研发现,青岛市留学归国人员具有人员组成复合化、工作分布差异化等特点,同时面临文化渗透、宗教传播、疫情防控、网络传播等多重挑战。要通过提升统战工作能力、增强文化认同、优化政治吸纳等措施,提升青岛市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质量,为推动青岛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贡献。
于克晓
关键词: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
政府职能转变视野下面向基层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三支一扶”计划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面向基层就业是我国实施人才战略强国的重要举措,政府在推进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中存在政策制定不够科学、公共服务意识不够强烈、公共服务职能不够明确等问题。为此,应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采取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策科学、完善扶持体系、明晰政府职能等措施,切实推进面向基层就业的健康发展。
于克晓骆文伟
关键词:面向基层就业政府职能转变
国内公民参与研究综述
2014年
以公民参与的概念为基础,从公民参与的意义、主体客体、类型和形式、结果等方面对国内学者关于公民参与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出公民参与是公民或公民组织通过一定的形式,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一种民主表达过程。公民参与作为公民表达政治权利的方式,有利于促进民主发展,同时能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参与力度的强弱,公民参与可分为直接参与与间接参与。
王明慧于克晓
关键词:公民参与民主公共政策
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对接“三支一扶”计划机制探究
2013年
高校在"三支一扶"计划推进中存在重传统专业,轻创新专业;重教学环节、轻实践环节;重专业学习、轻服务学习;重招生数量、轻培养质量;重信息发布、轻解读宣传等问题倾向,高校必须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机制、加强服务基层激励机制,主动对接"三支一扶"计划。
于克晓骆文伟
在马克思主义异化观指导下看文化异化现象
2012年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现象以及走出异化的出路做了完整的论述,文化异化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双重文化异化,从而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异化的出路在于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异化观的指导下看现在文化异化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网络文化异化和语言、文字文化异化,走出文化异化的出路: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思想;依法加强对文化事业的管理。
于克晓
关键词:文化异化
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综述
2015年
国内对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研究以学术论文为多。对霍布斯,主要从其政治哲学思想矛盾性、国家主权学说、有关自然法的观点进行研究;对洛克,主要从其自然权利说、政府论、自由思想进行研究;对卢梭,主要从其在思想史的地位与影响、公意说、人民主权论进行研究。国外对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的成果则突出表现在几部经典学术著作。国内外学者在对霍布斯、洛克、卢梭三者的社会契约思想作比较研究而取得较大收获的视角或路径主要有三:一是关于自然状态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关于社会契约思想价值目标的比较研究,三是关于人的自然权利交予范围的比较研究。
于克晓
关键词: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
“三支一扶”计划的长效机制研究 ——基于福建省8所高校的实证研究
“三支一扶”计划是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施行的重要战略,2006年开始实施为期五年的第一轮工作,共有十多万大学生投身“三支一扶”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二轮。“三支一扶”计划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对农村的支...
于克晓
关键词:基层就业
文献传递
中高职土建类专业对接情况概述及对接模式思考——基于福建13所中高职院校实证调研被引量:5
2012年
中高职对接是一项新的课题,结合对福建省13所中高职土建类专业学校的调查研究,对中高职土建类对接模式进行探讨,认为可以采取学校核心文化对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接、教学过程对接、师资力量对接和实训基地对接等模式,以更好促进中高职土建类专业的有效对接。
于克晓
“三支一扶”的历史考察和比较
2011年
当下进行的"三支一扶"工作有历史渊源。民国以来,面向农村支扶的探索和实践按照时代变迁和阶段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代表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总结,进而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各时期支扶农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可得启示,认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支扶农村的重要保障;要立足调研,"三支一扶"工作可引知名学者加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要互动配合;始终不能松懈农村教育建设。
于克晓
关键词:农村历史考察历史比较大学生
全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向机遇、现实梗阻和优化路径被引量:5
2024年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思政工作、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等特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正向机遇,同时也带来现实梗阻。对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于克晓卢春洁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