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康军

作品数:33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盆地
  • 11篇油气
  • 11篇储层
  • 8篇准噶尔盆地
  • 6篇输导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化学特征
  • 5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页岩
  • 4篇油层
  • 4篇油气输导
  • 4篇输导体系
  • 4篇凸起
  • 4篇孔隙
  • 4篇孔隙结构
  • 4篇车排子凸起
  • 4篇储层特征
  • 3篇地质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8篇中国石油大学...
  • 16篇重庆科技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作者

  • 32篇吴康军
  • 19篇刘洛夫
  • 8篇徐正建
  • 7篇肖飞
  • 4篇谭先锋
  • 4篇高小跃
  • 3篇窦文超
  • 3篇曾丽媛
  • 3篇蒋威
  • 3篇肖正阳
  • 2篇瞿雪姣
  • 2篇林志成
  • 2篇王佳
  • 2篇张妮妮
  • 2篇李小刚
  • 2篇王英
  • 2篇李志军
  • 1篇王璞珺
  • 1篇罗安湘
  • 1篇王克

传媒

  • 3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2015年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玛湖凹陷MH1井区下侏罗统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2023年
利用薄片、扫描电子显微图像、X射线衍射分析数据和高压压汞实验、物性数据等资料,系统地研究玛湖凹陷MH1井区下侏罗统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等特征,探讨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等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侏罗统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八道湾组储层为弱孔隙的特弱渗储层,含砾粗砂岩贫油化程度较高,储层孔隙类型包括粒间孔隙和粒间溶孔;三工河组储层为高孔隙弱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包括粒内溶孔、剩余粒间空隙、粒间溶孔。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物性好,河道侧翼砂体减薄,物性变差。随着孔隙排替压力和汞饱和度中值压力减小,及孔喉中值半径和最大孔喉半径增大,储层物性变好。
张云冬李志军吴康军
关键词:下侏罗统储层物性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7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长 7 油层组沉积于湖盆的最大湖侵期,发育一套优质的厚层烃源岩及多期紧邻烃源岩的三角洲前缘及半深湖-深湖重力流成因砂体,是致密油勘探的核心区.该文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
窦文超刘洛夫吴康军徐正建张妮妮冯旭
库车坳陷东北部侏罗系泥页岩吸附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页岩气主要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赋存于泥页岩中,其中吸附气含量占页岩气总量的40%~85%,泥页岩的吸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页岩气成藏规模的大小。为研究库车坳陷东北部侏罗系泥页岩的吸附能力和影响因素,对采集的岩心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微观孔隙结构和等温吸附等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侏罗系泥页岩最大吸附气量(VL)介于0.58~8.52m3/t之间,多小于2m3/t;Langmuir压力介于0.55~5.24MPa之间。分析表明:有机质是页岩气吸附的主要载体,其丰度是泥页岩吸附能力的直接控制因素;在有机质含量较低时,黏土矿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泥页岩吸附能力的主控因素。此时,微观孔隙结构对泥页岩吸附能力影响较大;不同类型的黏土矿物对吸附能力的影响不同,研究区伊/蒙混层吸附能力较强,对吸附能力影响较明显;最大吸附气量与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湿度、压力等外部环境也对吸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任泽樱刘洛夫高小跃肖飞王英吴康军肖正阳
关键词:页岩气影响因素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产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的震旦系-侏罗系发现了多个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天然气藏,目前尚无针对该区各产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性研究。本次研究以天然气的实验分析数据为基础,基于油气地球化学理论,重点对比不同产层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的特征差异,探索各产层天然气标志特征。研究表明,各产层天然气组分以CH4为主,陆相产层天然气C2H6、重烃含量远高于海相产层,且不含H2S;各产层天然气中CO2含量总体上随埋深的加深而升高;陆相甲烷的碳同位素值小于-36‰,海相甲烷的碳同位素值大于-36‰,且各产层天然气在C1-CO2碳同位素交会图上显示出较大差别。根据天然气特征差异,建立了研究区各产层的天然气划分图版。
刘营龚燕秀黄纯虎侯绪林吴康军罗蓉罗蓉
关键词:四川盆地地球化学特征碳同位素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2018年
根据烃源岩露头分析结果,结合岩心样品的S、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测试数据,研究长7段优质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长7段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氯仿沥青"A"的均值大于0.1%,干酪根类型为偏腐泥型的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其中,干酪根δ^(13)C多分布于-29.5‰~-29.0‰;饱和烃中正构烷烃为单峰型分布,为前峰型的特征;甾烷ααα20R构型的C_(27)、C_(28)、C_(29)呈近"V"型或"L"型分布,轻重烷烃∑C_(21)^-/∑C_(22)^+比值与(nC_(21)+nC_(22))/(nC_(28)+nC_(29))比值均较高,孕甾烷、升孕甾烷及C_(27)—C_(29)规则甾烷含量较高。这些特征均表明,生源母质以低等淡水中水生生物藻类为主。长7段烃源岩沉积期为典型的还原环境,S含量基本小于6%,Pr/Ph平均值为1,Pr/nC_(17)和Ph/nC_(18)比值均小于1,伽玛蜡烷/C_(30)藿烷的平均值为0.1左右。
吴康军王艳茹王艳茹贾子策范丹玲赵小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评价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
库车坳陷东北部中侏罗统泥页岩储集层特征
2014年
库车坳陷东北部中侏罗统发育一套典型的陆相泥页岩,是该区重要的烃源岩之一,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生气远景.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等测试手段对研究区暗色泥页岩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富含有机质泥页岩的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石英含量18%~55%,黏土矿物含量9%~76%,黏土矿物以伊蒙间层和伊利石为主;泥页岩孔隙度为0.5%~7.3%,渗透率多小于0.1mD,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集层;泥页岩主要发育纳米—微米级矿物基质孔和有机质微孔,以及构造微裂缝和成岩微裂缝等多种类型的储集空间.与北美典型含气页岩对比,库车坳陷东北部中侏罗统泥页岩具有相似的储集层特征,是页岩气的有利储集层.研究还发现,研究区中侏罗统暗色泥页岩储集层特征主要受矿物组成、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应进一步研究中侏罗统泥页岩含气性和岩石可改造性,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肖飞刘洛夫高小跃任泽樱吴康军肖正阳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中侏罗统泥页岩储集层特征影响因素
基于压汞实验研究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储层为例被引量:36
2016年
压汞是研究孔隙结构的有效岩石物理学方法,毛管压力曲线能为我们提供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大量信息。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低渗储层的20个样品进行了压汞测试。主要从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孔喉分布特征、孔隙结构分形特征三个方面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孔喉参数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渗透率贡献半径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分选系数、孔喉均值和歪度也是影响储层渗透率的重要因素。并且发现,对于同一岩样,由双曲线顶点确定的半径值总是接近于但略小于对渗透率贡献最大的半径值。最后,讨论了运用逐步回归法优选出的四个孔喉参数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并对其它可能影响渗透率的因素作了有益探讨。
窦文超刘洛夫吴康军徐正建
关键词:压汞渗透率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下干柴沟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昆北断阶带下干柴沟组发现大量与地震活动有关的非正常沉积岩石,为此对研究区的震积岩垂向序列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构造意义和油气地质意义。通过对研究区下干柴沟组切8井、乌8井、跃东110井、切6井、红地107井和绿13井的钻井岩心系统观察与对比发现,能指示古地震作用的标志主要有微同沉积断裂及震裂缝、液化砂岩脉、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震浊积岩、震积角砾岩及滑塌构造。根据研究区地震作用的发生过程,将振动液化序列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震浊积岩、上覆正常沉积、液化均一层、震积角砾层、液化扭曲变形层、微断裂层和下伏正常沉积。震积岩的发现可以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对比震积岩结构特征,将地震强度由强到弱划分为5个等级;震积岩可以作为构造活跃期的标志,指示构造活动的强烈时期;震积岩不仅可以储集油气,而且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输送导体,为油气聚集提供条件。
谭先锋蒋威吴康军况昊冉天王佳赵欣张勤学
前陆盆地斜坡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分析--以车排子周缘为例
随着准噶尔前陆盆地西北缘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也逐渐增大.为了尽可能地规避勘探风险,及早实现重大突破,本文综合利用钻、测、录井和分析测试等基础资料,深入研究了准噶尔前陆盆地西北缘车排子东部和南部的成藏演化过程,探讨了前...
吴康军刘洛夫曾丽媛徐正建周长啸
关键词:成藏模式输导体系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周缘油气输导体系特征及输导模式被引量:15
2015年
在分析车排子周缘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基础地质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运用现代油气运移理论及地球化学示踪等技术,对本区的油气来源、输导通道、运移方向等进行精细研究,明确了各层系油气输导体系特征及输导模式,认为车排子周缘石炭系以上的地层总体具有西北部为浅层,东南部埋深较大的特征,而油气来自于东南部凹陷的深层.研究结果表明:新近系沙湾组稀油主要来源于侏罗系八道湾组煤系烃源岩,且可能有湖相原油的混源,白垩系清水河组和侏罗系八道湾组为同一类原油,均来自于二叠系乌尔禾组烃源岩;沙湾组、清水河组和八道湾组砂体砂地比均值分别为0.50,0.25和0.40,3个层位的砂体可作为油气侧向运移的通道;白垩系和侏罗系底部不整合面有油气显示的井都位于孔隙度为10%的区域内,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优势通道;地球化学参数示踪的油气运移方向指向砂体砂地比的高值区和不整合面孔隙度的高值区;石炭纪—侏罗纪发育的深大逆断层沟通了油源,而后期发育的正断层对油气藏起到了调整和改造作用.油气从深部向浅层、从凹陷向凸起的高部位运移而聚集成藏.深部的油气藏,输导体系单一,越靠近浅层,其输导体系越复杂.
吴康军刘洛夫肖飞周长啸徐正建
关键词:油源对比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准噶尔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