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湿纺亚麻纱的生化联合处理工艺被引量:1
- 2016年
- 为解决湿纺亚麻纱条干均匀度差,成纱粗硬,织造易断头等问题,探讨了一种湿纺纱的生化联合处理工艺,即先通过Na OH/尿素溶液改性,再经漆酶/酸性木聚糖酶复合处理工序,研究其对亚麻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 OH/尿素溶液改性中,最优工艺参数即Na OH用量为6.5%(o.w.f),复合酶处理中漆酶用量为4.0%(o.w.f),酸性木聚糖酶用量4.5%(o.w.f),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90 min下,处理后的亚麻纱较原纱条干CV值提升41%,毛效提升134%,断裂伸长率提升95.8%。改善了亚麻纱的物理机械性能,为亚麻纱的织造工序创造一定的条件。
- 张毅徐亚军郁崇文
- 关键词:亚麻纱漆酶
- 喷气涡流纺粘胶/棉混纺纱线混合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文章探讨了喷气涡流纺粘胶/棉混纺纱线的混纺效果,运用纤维匀和理论来检验纤维混合性能模型,采用甲酸/氯化锌法测试条子及纱线混纺比的准确性,通过制作相应的纱线切片计算纤维转移指数来分析成纱混合的均匀性,然后测试混纺纱线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根据纤维匀和理论计算的纤维混合长度与AFIS实测结果没有很好地匹配,很可能是AFIS测试化学纤维的局限性造成的;通过肉眼可见三道并条并合后,粘胶纤维和棉纤维基本实现了充分混合,同时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完全能满足混纺比的准确要求;通过分析发现,粘胶纤维与棉纤维在纱线横断面内的分布并不均匀,粘胶纤维有向内转移的趋势,同时粘胶占据纱线外表面的主要部分;此外,粘胶/棉混纺纱线的条干及强伸等指标,均会随着粘胶纤维含量的提高而改善,而精梳棉品种整体也要好于普梳棉,其中粘胶纤维含量对强伸指标更敏感。
- 焉瑞安徐亚军杨瑞华杨雪琴邵秋
- 关键词:喷气涡流纺
- 苎麻牵切及其纺纱工艺研究
- 传统的苎麻纺纱中存在着因开松、梳理环节造成纤维损伤严重、易纠缠产生麻粒等缺点,而且梳麻条中存在的超长、倍长纤维严重影响了成纱均匀度。通过生产实践表明,苎麻的牵切工艺可以代替传统苎麻纺纱中的开松和梳理环节,以减小对纤维的机...
- 徐亚军
- 关键词:苎麻预牵伸
- 文献传递
- 轻薄型聚氨酯涂层去除方法研究
- 2021年
- 对轻薄型聚氨酯涂层面料只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剥离,效果不太理想。通过试验发现,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先对样品进行碱处理,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对轻薄型PU涂层的剥离效果大为改善,丙酮、乙酸乙酯对基布与涂层也能实现分离。分离后基布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碱处理后溶剂选择范围也得到扩大,对不同基布纤维成分的试样有很好的适用性。
- 茅沈杰徐亚军朱玲玲王静刘娟
- 关键词:涂层织物碱处理纤维成分
- 改善苎麻牵切质量的工艺研究及其成纱质量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针对苎麻牵切纺牵切条中硬条、集束多的问题,探索了几点改善措施:如加装针辊,可使牵切条中硬条减少18%左右,"集束"降低25%左右;对喂入的精干麻进行预牵伸,可使牵切条中硬条减少26%左右,"集束"降低31%左右;对牵切条进行针梳后,硬条减少20%左右,"集束"减少32%左右;并比较分析了苎麻牵切纱和常规纱的成纱质量,结果表明:苎麻牵切纱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纱。
- 徐亚军季晓雷李兴高刘秀梅郁崇文
- 关键词:苎麻
- 16.67 tex 55/45精细化亚麻/棉色纺纱生产实践被引量:4
- 2015年
- 当前国内亚麻纺纱主要以湿法为主,不仅难以与其他纤维混纺,而且成纱细度低,同时由于本色纱粗硬,刚度较大,无法应用于针织产品。通过对亚麻纤维进行精细化加工(脱胶),再与经过漂白、染色后的棉纤维进行混纺,成功开发出16.67 tex 55/45亚麻/棉色纺纱,拟定出各道纺纱工艺参数及工艺配置,同时测试了该混纺纱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该混纺纱的断裂强度达9.58c N/tex,条干CV达18.26%,条干均匀,可满足后道织造工序要求,从而为亚麻纤维的针织产品开发和高档亚麻面料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 张毅徐亚军郁崇文
- 关键词:亚麻精细化色纺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