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中心血站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等位
  • 4篇等位基因
  • 4篇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血清
  • 3篇血清学
  • 3篇遗传学
  • 3篇外泌体
  • 3篇间充质
  • 3篇RHD基因
  • 2篇血型
  • 2篇血型鉴定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生物学
  • 2篇脐带

机构

  • 15篇沈阳中心血站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李剑平
  • 13篇李晓丰
  • 3篇黄旭颖
  • 1篇樊华

传媒

  • 5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自主创新振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阳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抗体检测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和交叉配型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提高输注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6月期间42例临床送检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使用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
王宏阳李晓丰周助人李函频丛日娇李剑平
一种类孟买血型FUT1 508dupT等位基因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类孟买FUT1 508dupT等位基因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一种类孟买血型FUT1 508dupT等位基因,为Hh血型系统变异型FUT1基因编码区域由起始密码子第508位重复一...
李剑平 林凤秋李晓丰 王宏阳
A糖基转移酶基因变异导致A_(m)表型的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1例A_(m)亚型的血清学特性和分子遗传机制。方法对1例ABO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进行ABO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和包括内含子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分段直接测序,对第6~7外显子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对变异位点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该标本血清学检测为A_(m)表型,在第6、7外显子存在261delG、467C/T和912C/A杂合,在内含子1中未发现碱基缺失和改变。进一步的TA克隆和测序显示该标本存在ABO*O.01.01等位基因和ABO*A1.02等位基因背景下c.912 C>A(p.S304R)变异的新等位基因。该新等位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数据库收录,登录号为JX489776。PolyPhen2和PROVEAN算法分别预测c.912C>A变异“可能有害”和“有害”。自由能变化(ΔΔG)值预测其可能影响蛋白的稳定性。蛋白模拟模型提示p.S304R可造成α-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局部氢键网格的改变。结论α-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基因的c.912 C>A(p.S304R)变异可能造成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失稳,进而导致A抗原表达减弱。
章旭周助人黄旭颖李丽春李晓丰李剑平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
辽宁地区HLA-B*51:36的进一步调研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HLA-B^(*)51:36在辽宁地区基因频率。方法:用PCR-SSP、SSO和SBT方法对50 000例辽宁健康人群进行HLA-A、B、DR基因分型,统计其中HLA-B^(*)51:36的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说明。使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测定其中1例HLA-B^(*)51:36样本的血清学Ⅰ类抗原特异性。结果:检出34例HLA-B^(*)51:36,基因频率为0.068%,占B^(*)51位点的0.42%。对其中1例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其单体型遗传规律为HLA-A^(*)03-B^(*)51:36-DRB1^(*)01,检测其中1例样本血清学结果为B44、B51、B37。结论:B^(*)51-DRB1*01显著的连锁不平衡。DRB1^(*)01可能促使B^(*)51:08更易发生基因位点特异性碱基突变从而形成了B^(*)51:36。抗原特异性出现三联体现象为检测样本特有还是HLA-B^(*)51:36碱基突变影响氨基酸表达产生的位点特异性结果,仍需多个相关样本进一步试验分析原因。
陈阳李剑平
关键词:三联体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外泌体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微小囊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会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病程进展。外泌体生物标志物的判定有可能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或者预后判断的依据。本文就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外泌体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李伟伟李归冀樊华李剑平
关键词:外泌体血液病免疫生物标志RNA
沈阳地区献血者疑难血型鉴定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沈阳中心血站检验科送检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确保血型鉴定准确,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2个厂家的试剂进行血型血清学比较,检测沈阳中心血站检验科送检的初筛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或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标本。结果沈阳中心血站检验科送检的288例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血清中抗体减弱196例,不规则抗体26例,ABO亚型22例,冷凝集素3例,抗原减弱3例,抗体减弱加不规则抗体1例,其他37例。结论献血者出现血型鉴定困难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抗体减弱、ABO亚型、冷凝集素、抗体减弱加不规则抗体等。对初筛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献血者一定要进行血清学鉴定,如仍无法定型则需进行基因定型,从而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
侯萍李晓丰李剑平
关键词:献血者疑难血型鉴定血清学
RHD^(*) 1227A等位基因在辽宁汉族Rh阴性人群和随机人群中的频率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调查辽宁地区汉族RHD^(*)1227A等位基因在Rh阴性人群和随机人群中的频率。方法采用吸收放散实验筛查Del表型,RHD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筛查RHD^(*)1227A等位基因,RHD全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确认RHD^(*)1227A等位基因,杂交合子技术检测RHD基因的杂合性。结果在117例Rh阴性献血者中,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到24例Del表型,PCR-SSP方法和RHD全编码区测序共检测到23例RHD^(*)1227A等位基因携带者;23例RHD^(*)1227A等位基因携带者通过基因测序19例基因型RHD^(*)1227A/RHD^(*)01N.01,另外4例基因型是RHD^(*)1227A/RHD^(*)1227A纯合。在1 045例随机献血者中检测到11例RHD^(*)1227A等位基因携带者,9例基因型是RHD^(*)1227A/RHD^(*)01,2例基因型是RHD^(*)1227A/RHD^(*)01N.01。结论辽宁地区RHD^(*)1227A等位基因在Rh阴性人群中的频率为0.115 4,在随机人群中的频率为0.005 3。
章旭李晓丰李剑平
关键词:RHD基因等位基因频率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抑制Th22细胞的表达及功能被引量:5
2018年
背景:Th22细胞是一种新型CD4^+辅助T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Th22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STR基因分型鉴定细胞株特性。收集第4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形态与粒径,Western blot检测表面特异标志CD63、CD81的表达,BCA法测定外泌体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淋巴细胞刺激剂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6 h,流式细胞术检测Th22细胞的比例以及对CD3^+CD4^+T、CD3^+CD8^+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共培养72 h,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介素22的含量。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细胞系且可稳定传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典型的外泌体形态及标识性蛋白,可明显抑制CD3^+CD4^+T细胞(P<0.05)和CD3^+CD8^+T细胞(P<0.01)的增殖,抑制Th22细胞的表达比例并降低其主要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2的表达含量(P<0.01)。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抑制Th22细胞的表达及功能,具有免疫调节能力,有望成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新选择。
李伟伟李晓丰侯萍李剑平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白细胞介素22干细胞脐带间质干细胞外泌体
由RHAG基因p.R191G变异导致血清学弱D表型的遗传学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1例RHAG基因变异导致血清学弱D表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对1例血清学弱D表型标本进行RHD、RHCE和RHAG基因的全编码区直接测序,并对变异位点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该标本血清学检测结果为弱D和正常Rh Ccee表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RHD和RHCE基因序列正常,RHAG基因检测到1个纯合子变异c.572G>A(p.R191Q)。PolyPhen2、PROVEAN和Mutation Taster算法分别预测c.572G>A变异对蛋白结构“可能有害”、“有害”和“有影响”。突变后的蛋白质稳定性自由能变化(△△G)值预测其可能影响蛋白的稳定性。三维蛋白模拟模型提示p.R191Q可造成RhAG蛋白空间结构的改变。结论由RHAG基因p.R191Q纯合子变异导致血清学弱D表达,但不影响RhCE抗原的表达。
章旭李晓丰李剑平
关键词:RHD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沈阳地区20例ABO亚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2例ABO新等位基因的认定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20例ABO亚型标本的血清学特征和分子遗传背景。方法对20例ABO血型定型不一致的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ABO基因的全编码区和内含子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测序。结果在20例标本中,共检出亚型10种(Am、Bw、Bx、B3、A;B、AxB、A;Bw、A;Bx、AwB和ABw),其中以AB亚型最多;共检测出ABO等位基因16个,其中常见ABO等位基因5个(A1.01、A1.02、B.01、O.01.01和O.01.02)、罕见等位基因9个(AW.37、BW.03、BW.08、B3.07、cisAB.02、cisAB.03、cisAB.06、BA.04和O.01.04)以及新等位基因2个(AM.03和cisAB.07);AM.03新等位基因与A1.02比对存在1个碱基c.912 C>A突变,导致304位丝氨酸变成精氨酸;cisAB07新等位基因与B1.01比对存在1个碱基突变,差异仅在797位碱基T>C错义突变,导致266位甲硫氨酸变成精氨酸,血清学发生改变,同时表达A和B抗原。结论研究揭示了20例ABO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并首次发现了2个新等位基因ABO;AM.03(c.912C>A突变)和ABO;cisAB.07(c.797T>C突变)。
章旭李晓丰周助人黄旭颖李丽春李剑平
关键词:ABO亚型分子遗传学基因测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