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博

作品数:7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玉米
  • 3篇免耕
  • 3篇免耕播种
  • 3篇免耕播种机
  • 3篇基因
  • 3篇耕播
  • 3篇播种机
  • 2篇玉米垄作
  • 2篇破茬
  • 2篇垄作
  • 1篇性状
  • 1篇幼胚
  • 1篇玉米产量
  • 1篇玉米根
  • 1篇玉米根茬
  • 1篇玉米幼胚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圆盘式

机构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沈阳市农业科...

作者

  • 7篇李博
  • 4篇王宏伟
  • 3篇史振声
  • 3篇李宝筏
  • 3篇吕香玲
  • 3篇林静
  • 3篇吕颖颖
  • 2篇张世煌
  • 2篇郝转芳
  • 2篇翁建峰
  • 2篇张焕欣
  • 2篇江培顺
  • 1篇胡艳清
  • 1篇葛云侠
  • 1篇吕长义
  • 1篇朱敏
  • 1篇杨小艳
  • 1篇李新海
  • 1篇钱巍
  • 1篇李明顺

传媒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草甘膦基因(ssu-G2-aroA)转入优良玉米自交系R18-599和齐319,侵染后的愈伤组织转至潮霉素浓度为10 mg/L的筛选培养基上,继代筛选3轮,每轮3周;得到的抗性愈伤组织在含有潮霉素浓度为3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R18-599获得30株再生植株,齐319获得18株再生植株。经PCR鉴定后共得到7株转化抗性植株(4株R18-599、3株齐319)。经PCR-Southern及RT-PCR检测结果表明,ssu-G2-aroA基因已稳定整合到了玉米基因组中,并在RNA水平上得到表达。
王宏伟吕颖颖梁业红史振声李博葛云侠张世煌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农杆菌介导
玉米穗位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41101个SNP标记对159份我国玉米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分析。通过控制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采取混合线性模型,检测到7个与穗位高显著相关SNP(P<0.0001),并确定7个候选基因,其注释功能有GABA-B受体活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活性、转运活性、翻译起始因子活性和酰胺基tRNA水解酶活性。利用BioMercator2-1软件将收集的137个穗位高QTL整合至IBM2 2008Neighbors玉米遗传图谱上,确定19个"一致性"QTL,结合分析7个与穗位高显著相关的SNP位点信息,获得2个候选基因。
李博张焕欣杨小艳吕颖颖江培顺郝转芳吕香玲王宏伟翁建峰
关键词:玉米穗位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影响玉米幼胚组织培养褐化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8种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基因型、2,4-D浓度、AgNO3浓度以及蔗糖浓度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褐化率存在基因特异性,2,4-D浓度在0~3 mg/L时褐化率保持在较低水平,AgN03浓度在1.7mg/L与10 mg/L时褐化率最低,30 mg/L蔗糖有助于降低褐化率.适当激素及添加物浓度是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的必要条件.
吕颖颖李博江大龙史振声李凤海马永光朱敏吕香玲胡海军王宏伟
关键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褐化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借助IBM2 2008 Neighbors高密度玉米遗传图谱整合了1994—2012年文献发表的玉米产量性状(穗行数、行粒数、粒重)584个QTL。采用元分析方法,确定了22个穗行数、7个行粒数和44个粒重Meta-QTL。根据B73基因组序列进行产量相关基因的重定位,在Meta-QTL区段内分别获得10个玉米产量基因和12个与水稻7个产量基因同源的候选基因,分别位于玉米染色体Bins1.04、1.06、1.07、2.04、2.06、3.04、4.05、4.07、4.09、5.03、5.04、5.05、7.02、8.03、9.03、10.06和10.07。玉米产量性状Meta-QTL及相关候选基因分析可以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提供有用的信息。
江培顺张焕欣吕香玲郝转芳李博李明顺王宏伟慈晓科张世煌李新海史振声翁建峰
关键词:玉米产量性状候选基因
东北地区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破茬装置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给东北地区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探求既能保持垄形又可防止堵塞的破茬装置,在阐述农业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移动式、驱动式和滚动式3种破茬方案的机理。结果表明:滚动圆盘式破茬装置土壤扰动较小,垄形的改变程度较低,适合我国东北垄作地区的免耕播种的技术要求,为破茬防堵装置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林静李博李宝筏刘明国胡艳清
关键词:垄作免耕播种机保护性耕作
2BG-2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被引量:37
2011年
基于东北垄作区保护性耕作各类模式的需要,对免耕播种的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免耕播种机的农业技术要求。设计了滚动圆盘式破茬犁刀、圆盘螺旋线形清茬器,该装置既能提高机具通过性又可保持垄形。采用双圆盘施肥开沟器实现侧深施肥,二个地轮行驶在垄沟中可确保播种机横向稳定。设计的2BG-2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田间播种作业与检测结果表明该机达到了设计要求。
林静刘安东李宝筏李博赵德芳吕长义
关键词:玉米免耕播种机垄作
阿基米德螺线型缺口圆盘破茬刀参数优化与试验!被引量:35
2014年
免耕播种机是在地表残茬、秸秆、杂草覆盖条件下进行播种,作业环境差,易造成免耕播种机堵塞、播种深度不稳定等。基于东北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的农业技术要求,为了解决破茬防堵、开沟稳定,减小破茬阻力,提高破茬开沟质量等问题,设计了阿基米德螺线型缺口圆盘破茬刀,确定了其结构特性和尺寸参数为:缺口数11,最大半径215 mm,起始半径175 mm,包角32.72°,并建立了它的运动方程。通过3种圆盘(螺线型缺口圆盘、光面圆盘、半圆型缺口圆盘)破茬刀对比试验,证明了螺线型缺口圆盘破茬刀的优越性。同时建立了螺线型缺口圆盘破茬刀的破茬阻力与破茬盘类型、机器配重、机器前进速度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研究成果为破茬装置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林静李博李宝筏牛金亮钱巍
关键词:免耕播种机玉米根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