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颉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淀粉
  • 3篇微孔淀粉
  • 3篇罗非鱼
  • 3篇木薯
  • 3篇木薯微孔淀粉
  • 2篇多酚
  • 2篇鱼油
  • 2篇吸油
  • 2篇吸油率
  • 2篇罗非鱼油
  • 2篇酶法
  • 2篇复合酶
  • 1篇蛋白
  • 1篇多酚提取
  • 1篇氧化速率
  • 1篇油脂
  • 1篇乳化
  • 1篇乳化剂
  • 1篇水化合物
  • 1篇水解率

机构

  • 6篇海南大学
  • 1篇华南热带农业...

作者

  • 7篇潘颉
  • 4篇钟秋平
  • 4篇易美华
  • 2篇赵新河
  • 2篇袁学会
  • 1篇张桂和
  • 1篇林向东
  • 1篇冯爱国
  • 1篇李斌
  • 1篇张雪娇
  • 1篇李鹏
  • 1篇申铉日
  • 1篇陈烨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海南2个品种余甘子功能性成分及多酚提取条件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实验测定了海南2个主要余甘子品种的Vc、多酚、多糖、SOD等功能性成分,以及使用DPPH法进行了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余甘子果实内多酚物质的最佳提取溶剂和最佳提取工艺。
赵新河潘颉钟秋平
高吸油性木薯微孔淀粉复合酶法的制备工艺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木薯微孔淀粉复合酶法的制备工艺,以吸油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正交试验,研究淀粉乳浓度、复合酶用量、复合酶的配比、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木薯微孔淀粉吸油性能的影响。复合酶法生产木薯微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浓度60%,酶用量2.5%,α-淀粉酶和糖化酶酶活力配比为1∶5,pH为6.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h,所得木薯微孔淀粉的吸油率和比表面积比原淀粉分别提高了53%和54%。
潘颉易美华钟秋平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复合酶吸油率
粉末罗非鱼油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胶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罗非鱼油及其生产方法,是由罗非鱼油、粉末形成基础物、水、复合乳化剂、抗氧化剂和有机酸经混合均质后喷雾干燥而制成;所述粉末形成基础物是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中的一种或混合。本发...
易美华钟秋平潘颉袁学会李斌张雪娇陈烨
文献传递
活性成分缓释型罗非鱼胶原蛋白微粒子的制备
申铉日易美华张桂和林向东冯爱国潘颉李鹏
该课题重点研究了制备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微粒子的过程当中,天然架桥剂替代化学架桥剂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活性成分包埋微粒子缓释材料在溶液当中的安定性及缓释效果。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提取、纯化高纯度高分子罗非鱼鱼皮...
关键词:
关键词:罗非鱼缓释材料
木薯微孔淀粉微胶囊化罗非鱼油技术研究
罗非鱼油是罗非鱼废弃物精深加工产品之一,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变质。为了降低罗非鱼油的变质,拓宽罗非鱼油的使用领域,本实验以木薯淀粉作为壁材研究对象,探讨了木薯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建立了评价木薯微孔淀粉性能的快速表征...
潘颉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罗非鱼油微胶囊喷雾干燥过氧化值
文献传递
余甘子功能性成分研究和多酚的提取被引量:10
2009年
以余甘子果实为原料,测定了"大油甘"和"甜油甘"2个品种的VC含量、多糖含量、SOD活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余甘子多酚浸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油甘"的VC、多糖含量较高,SOD活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较强,具有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价值;提取多酚时,甲醇的提取效果最佳,其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8,浸提次数2次,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70min。
潘颉钟秋平赵新河
关键词:功能性
酶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
2009年
为了优化包埋粉末油脂的木薯微孔淀粉工艺、提高吸附性能,利用糖化酶和α-淀粉酶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先通过六组单因素试验确定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以及糖化酶和α-淀粉酶配比最佳范围,再通过L18(37)正交试验,研究这些因素对木薯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7h、温度60℃、pH6.0、底物浓度40%、酶浓度2.5%、糖化酶和α-淀粉酶配比为1:4(m/m)时制备的木薯微孔淀粉的吸附性能最佳,木薯微孔淀粉对油脂的吸附性与原淀粉相比,从11.5%提高到52%,提高了4.52倍。
袁学会易美华潘颉
关键词:木薯微孔淀粉复合酶吸油率水解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