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辉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多向编织炭/炭的复合材料烧蚀性能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行为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形貌的在线实时监测及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是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的综合作用,构件边缘区域以机械剥蚀为主,中心区域表现为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相互耦合,没有明确的分界;基体炭与炭纤维的抗烧蚀性能相差较大,炭纤维的抗热化学烧蚀性能、抗机械剥蚀性能明显高于基体炭,烧蚀后试件烧蚀表面仅剩下凸起的纤维束骨架结构;三维5D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在轴向体现为单根纤维失去周围基体支持而发生剥离,抗烧蚀性能相比较好;在径向体现为烧蚀表面脱层,抗烧蚀性能相比较差.
- 孟松鹤陈妮许承海白光辉韦利明
- 关键词:烧蚀性能
- 碳/碳材料体积烧蚀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体积烧蚀在材料内部造成的微结构演变情况。给出了材料微结构沿烧蚀轴线方向的分布规律。研究了体积烧蚀对碳/碳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役条件下碳/碳材料发生体积烧蚀会使材料内部的密度、石墨化程度等发生变化,这些微结构变化对材料整体烧蚀性能的影响存在复杂的耦合效应。体积烧蚀对碳/碳材料整体烧蚀性能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在一定条件下反而有利于材料烧蚀性能的提高。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碳/碳材料的烧蚀性能理论预测的精度。
- 白光辉孟松鹤张博明梁军杜善义
- 关键词:微结构
- 基于神经网络的碳/碳复合材料烧蚀性能预测
- <正>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碳/碳复合材料烧蚀性能进行了预测。确定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密度、石墨化程度和基体碳类型为其烧蚀性能的关键控制因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表征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密度、石墨化程度与其烧蚀性能之间的关...
- 白光辉孟松鹤
- 文献传递
- 防热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技术的需求及挑战
- 热防护材料与结构技术是发展高超声速机动飞行器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高超声速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典型服役环境出发,探讨了新型飞行器对防热材料在耐高温、抗氧化、高强韧、轻质化与耐久性等方面的综合匹配性能...
- 孟松鹤许承海白光辉韦利明
- 关键词:热防护材料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力学性能性能表征
- 文献传递
- 防热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技术的需求及挑战
- <正>从典型服役环境和新型热防护材料特征出发,分析了发展科学的热防护材料性能测试和表征技术的需求。高超声速飞行器全航程承受巨大的气动热/机械载荷,'热力耦
- 孟松鹤许承海白光辉
- 关键词:防热材料高温性能测试技术性能表征
- 文献传递
- 基于神经网络的炭/炭复合材料烧蚀性能预测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炭/炭复合材料烧蚀性能进行了预测。确定了炭/炭复合材料的密度、石墨化程度和基体炭类型为其烧蚀性能的关键控制因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表征了炭/炭复合材料的密度、石墨化程度与其烧蚀性能之间的关系。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对神经网络结构与参数发生变化时的网络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网络训练集规模、隐层节点数、初始学习率与动量项等参数的取值分别为35、7、0.5和0.2时网络预测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对炭/炭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进行了预测与评价。实践证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进行预测时误差小于11%,满足工程实践的精度要求。
- 白光辉孟松鹤杜善义张博明梁军刘洋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 强磁环境中基于光电技术的位置控制方法
- 2008年
- 基于光电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在强磁干扰环境中实现高精度位置补偿控制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应装置。通过实践证明,该装置在大于50 T的强磁干扰环境中稳定运行,其误差不超过0.15 mm,可被推广到其他要求位置控制的领域。
- 白光辉孟松鹤郭悦张沫金立君
- 关键词:光电技术位置控制
- 材料烧蚀过程中发射光谱检测方法及装置被引量:1
- 2008年
- 该文提供了一种通过分析烧蚀后的材料产物的发射光谱,从而由其获得烧蚀产物非接触式在线检测方法。在防热材料烧蚀过程中,通过探测交流等离子射流作用下气态产物的特征光谱,得到材料烧蚀的中间产物成分及浓度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规律。
- 郭悦孟松鹤白光辉张巍
- 关键词:发射光谱烧蚀试验防热材料
- 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侵蚀特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烧蚀/侵蚀特性进行了考核,通过对材料烧蚀表面温度、烧蚀后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了该类材料的烧蚀行为。研究发现,烧蚀/侵蚀耦合作用下,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烧蚀表面的升温速率、烧蚀平衡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烧蚀平衡温度增幅约为200~300℃;多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内部微结构特性引起纤维、基体及界面间的烧蚀不均匀,界面烧蚀破坏了纤维束与基体间的联系,使得纤维束与基体同时失去了支持,形成烧蚀表面脱层;烧蚀表面存在少量的Al2O3粒子沉积,垂直烧蚀表面的纤维裸露出表面,因粒子撞击所施加的弯曲动量而折断,不会形成热化学烧蚀下的针状纤维结构,纤维断裂较平齐;粒子侵蚀作用在产生直接的材料质量损失同时,间接损伤使材料表面变得"松软",促进了材料的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线烧蚀率显著增大。
- 许承海孟松鹤白光辉韦利明齐菲胡江华
- 关键词:烧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