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世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辛伐他汀(1)纳米脂质载体(1-NLC),考察了其理化特性、在体肠吸收特性和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1-NLC平均粒径为(72.1±47.2)nm,包封率为(94.6±2.5)%,载药量为(5.78±0.57)%。在体肠吸收研究表明,与原药相比,1-NLC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提高了0.5、1.3和0.6倍。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与1混悬液组相比,1-NLC组的1及其活性代谢物辛伐他汀酸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22%和269%。
- 刘泽莹沈淑慧蒋世军张志文崔景斌
- 关键词:辛伐他汀纳米脂质载体药动学
- 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坎地沙坦的质量浓度及胃肠道吸收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建立灵敏、简便的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坎地沙坦的质量浓度,用于研究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Eclipse XC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体积分数0.1%磷酸,体积分数0.1%三乙胺,pH值2.7)-乙腈(体积比42∶5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测定坎地沙坦的线性范围在0.01~1 mg·L-1时,回归方程为A=7.028ρ+4.200×10-2(r=0.999 8);线性范围在0.3~30 mg·L-1时,回归方程为A=0.237ρ+1.00×10-3(r=0.999 2),定量下限达到10μg.L-1。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0.0%,提取回收率大于75%。该方法用于评价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原料药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结论该方法灵敏、简单、可靠,可用于测定血浆中坎地沙坦的质量浓度。与原料药相比,坎地沙坦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胃和小肠部位的吸收均有显著提高。
- 高芳张志文刘丽蒋世军赵春杰
- 关键词:坎地沙坦酯坎地沙坦血浆胃肠道吸收
- 热熔挤出技术制备普罗布考固体分散体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以Soluplus为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普罗布考固体分散体,并评价其平衡溶解度、溶出度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表明,普罗布考-Soluplus比例为1:3(w/w)的固体分散体,在30 min时的体外累积溶出率为97%。差示扫描量热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药物主要以分子状态分散于固体分散体中。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普罗布考固体分散体的c_(max)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是原药的3.26倍和3.02倍。
- 黄健顾王文蒋世军张志文陈伶俐
- 关键词:固体分散体溶出度生物利用度
- 自组装Tween 20-SDS纳米混合胶束提高普罗布考口服吸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Tween-20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两亲性结构,与普罗布考混合,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混合胶束,其中药物浓度可达到20 mg/ml。所得制品平均粒径为(44.6±1.6)nm,多分散系数为0.179±0.058,且用不同pH介质稀释后粒径未发生显著变化。采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观察表明,制品能影响Caco-2细胞骨架蛋白,增强细胞膜流动性。建立了UPLC-UV法测定生物样品中普罗布考的浓度。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细胞摄取试验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均表明,本品可显著提高普罗布考的口服吸收。
- 王一鑫蒋世军黄健王玲娇孙国祥
- 关键词:口服吸收
- 鱼藤酮纳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以三嵌段聚酯聚乙二醇共聚物(PLGA-PEG-PLGA)为材料制备鱼藤酮纳米凝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法制备鱼藤酮纳米凝胶,并分别对其粒径分布、药物分散状态和药物释放特性等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鱼藤酮纳米凝胶平均粒径为120 nm,多分散系数0.190,药物主要以非晶型均匀分散在纳米凝胶中;纳米凝胶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10 d释放<40%,药物的释放与释放介质和纳米凝胶中的药物含量密切相关。结论该方法成功制备了难溶性药物鱼藤酮的纳米凝胶制剂,能够显著改善其水溶性和药物释放特性。
- 马莉张志文蒋世军薛大权
- 关键词:鱼藤酮纳米凝胶体外释药
- 单分散自组装纳米混悬剂提高难溶性药物普罗布考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纳米混悬剂是以表面活性剂为助悬剂将药物颗粒分散在水中,通过粉碎或者控制析晶技术形成的稳定的纳米胶态分散体系。近年来研究发现,纳米混悬剂能显著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进而改善药物的治疗效果。普罗布...
- 蒋世军
- 关键词:纳米混悬剂自组装口服生物利用度
- 文献传递
- 固态自微乳提高普罗布考口服吸收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27nm普罗布考固态自微乳(1-SSME),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药物以非晶型状态存在于固态自微乳中。在0.1 mol/L盐酸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1-SSME的1 h溶出率分别为56%和66%。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与1原药相比,口服1-SSME后的C_(max)和AUC显著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50%。
- 包晓悦蒋世军但招陵许磊磊陈大为
-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
- 普罗布考混合胶束的制备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制备普罗布考混合胶束(Probucol loaded mixed micelles,PMM)用于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选择磷脂、脱氧胆酸钠为辅料,以共沉淀法制备普罗布考混合胶束(PMM),并对其体外理化特性以及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评价。结果制备了普罗布考混合胶束,其优化处方组成为磷脂︰脱氧胆酸钠︰普罗布考(3︰4︰1)。PMM平均粒径为82.28 nm,多分散系数为0.179,药物主要以非晶型状态存在于PMM中。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与原料药相比,口服PMM后,普罗布考的峰浓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了2.28倍和4.43倍。结论混合胶束能够显著提高普罗布考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解决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 蒋世军刘秀洁黄健高芳顾王文崔景斌
- 关键词:混合胶束差示扫描量热法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