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聪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宽带音频压缩编码的研究与应用
-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DVD中的AC-3解码器的软件和硬件方案,它从DVD串行PCM端口提取AC-3码流并用DSP实时解码.经测试表明,该AC-3解码器方案能很好的完成实时解码并重建多声道立体声的任务.相信我们的努力能够为...
- 余永聪
- 关键词:感知编码心理声学模型AC-3
- 文献传递
- MEC打通5G应用场景的“经络”被引量:2
- 2019年
- 在万物互联时代,多接入边缘计算将成为打通5G应用场景的关键技术之一。多接入边缘计算(MEC)作为云计算的演进,将应用程序托管从集中式数据中心下沉到网络边缘,更接近消费者和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在靠近移动用户的网络边缘提供IT和云计算的能力,并利用网络能力开放获得高带宽、低延迟、近端部署优势,从而产生新的业务和收入的机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 吴英娜余永聪佟巍
- 关键词:MEC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的问题,基于瑞利衰落信道及无线链路,建立了一种跨越物理层与媒质接入层的能耗模型,并针对IEEE 802.11 DCF和时隙ALOHA协议进行了具体的能耗分析.考虑到无线信道的多变特点与信道饱和度的情况,以及用户对信道质量的要求与接入方式,对网络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节点平均功耗、净荷能耗率及发送功率与传输速率的变化对能耗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能耗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值吻合良好;发送功率与传输速率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节约能耗;联合控制更易于降低能耗.
- 崔海霞韦岗余永聪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功率传输速率
- 5G核心网关键技术网络切片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本文阐述了5G网络中网络切片的基本特征和管理架构,介绍了核心网使能网络切片的关键技术(网络虚拟化、服务化、灵活的切片组网、选择等),并且对网络切片规划部署中切片的颗粒度和灵活度之间的平衡进行了分析。
- 吴英娜余永聪佟巍
- 关键词:NS
- WCDMA Iu接口协议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
- 2008年
- 文章首先介绍了WCDMAIu-CS/Iu-PS接口的IuUP、GTP-U协议,并分析了ATMAAL2和AAL5的适配层结构,进而深入阐述了作者在实际工程中得到的基于ATM承载的Iu-CS/Iu-PS接口计算方法。
- 余永聪
- 关键词:WCDMA计算方法
- 无线协作传输系统性能分析及多址干扰抑制
- 协作传输作为一种开发空间分集增益的新技术,为传统无线通信系统引入了又一维可用的空间,使得提高传输速率和改善频谱利用率成为了可能。单天线配置、便携式的移动终端相互协调共享彼此的无线资源,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形成多条通信链...
- 余永聪
- 关键词:多址干扰分集空间复用机会中继信道状态信息
- 文献传递
- 5G核心网组网方案分析及演进路线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本文对SA和NSA的各种选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运营商实际网络情况,给出了4G网络向5G网络演进的目标和多种路线选择以及演进步骤。
- 吴英娜余永聪
- 关键词:NSASAEPCNR
- 一种基于正弦模型的音频压缩算法被引量:2
- 2003年
- 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移动通信的低码率音频压缩算法。该算法基于正弦模型,而且针对极低码率的应用做了修正,提高了重建音频的质量。这些修正包括:自适应变换的分析长度,用于匹配跟踪算法和参数量化的心理声学模型以及频域的无相位音频重建算法。主观测试表明,在0.5bit/抽样的码率要求下,重建信号达到并超过了调幅广播的音频质量。
- 宋少鹏尹俊勋余永聪Moussawy Raed
- 关键词:正弦模型心理声学模型音频编码无线移动通信
- IMS接口带宽测算方法研究
- 2014年
- 目前IMS已经成为国际主流标准组织对下一代网络控制架构的共同选择,各运营商都在着手开展IMS网络的试点或商用建设。随着IMS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实施,针对性强的IMS接口带宽测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的协议流程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具有较强实际指导意义的IMS测算方法及典型工程设计值,为提高工程设计规范性和质量、支撑业务和网络的快速部署奠定基础。
- 余永聪宋琦杨威孙凌波
- 关键词:IMS工程设计
- 协作网络中基于DTR协议的改进算法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分布式无线协作网络中多中继接入信道的复杂频谱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TR协议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取局部博弈的方式选择单个接入信道的中继节点,避免了DTR协议中随机接入带来的大量退避或碰撞时延消耗;同时,采用门限策略灵活控制接入信道的标准和中继与源节点局部交互信息的方式,取代了基站或AP选择最优中继的集中式控制,使算法适用于分布式网络,所需通信开销也远小于退避或碰撞传输所付出的代价.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未明显增加网络开销的情况下,新算法在减少端到端平均传输时延和改善系统吞吐量方面比传统DTR算法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 余永聪冯穗力
- 关键词: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