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廊坊市农业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动物繁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介绍了牛、猪、羊3种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过量或不足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指出在动物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动物的不同生殖阶段来配备适量水平的蛋白质饲料,以最大限度保障其繁殖率。
- 高雅丽刘丽张志刚
- 关键词:饲料蛋白质水平
- TMR中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水平的TMR日粮对奶牛瘤胃消化性能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为(650±10)kg的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三种试验日粮精料补充料完全相同,粗饲料由长度不同的玉米青贮和羊草配制而成的三种peNDF水平的日粮,即Ⅰ组(长度为5cm^7cm)、Ⅱ组(长度为3cm^5cm)、Ⅲ组(长度为1cm^2cm)。试验分三期,每期试验共17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增加,Ⅰ组、Ⅱ组、Ⅲ组的产奶量差异不显著,Ⅰ组、Ⅱ组的乳脂率与4%标准乳显著高于Ⅲ组,Ⅰ组与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荷斯坦奶牛TMR日粮中不同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对奶牛的产奶量影响不大,但是会影响到奶牛的乳脂率及4%标准乳的含量,综合本试验结果建议奶牛TMR日粮中粗饲料的长度在3cm^5cm较为适宜。
- 张志刚
- 关键词: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
- 猫血巴尔通体病综合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血巴尔通体病是以血巴尔通体寄生于猫或犬血液中红细胞表面损伤红细胞,引起机体严重贫血、甚至死亡为特征的疾病。人感染血巴尔通体一般称为"猫抓病",猫血巴尔通体病也有人称之为"猫附红细胞体病,是引起猫传染性贫血原因之一。为此对此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等几方面做出分析,仅供参考。
- 高雅丽张志刚
- 关键词:发病机理
- 提高外购仔猪成活率技术措施
- 2015年
- 一般外购仔猪进场后10-15天开始发病,甚至出现大批死亡,由此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顺利生产,养好猪、多养猪、多卖猪,必须掌握提高外购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做好准备工作:①根据饲养面积和经济能力,确定购进数量。提前10-15天做好各圈舍的消毒工作。
- 高雅丽张志刚
- 关键词:仔猪成活率外购经济能力饲养面积消毒工作
-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 2013年
- 介绍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及临床诊断方法。
- 张志刚高雅丽刘丽
-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病诊治
-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 2014年
- 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普遍流行.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可导致猪抵抗力降低,极易引起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容易引起误诊,导致病情难以控制而暴发,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该病夏秋季发病较多,常呈地方流行性.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但只有怀孕母猪容易发病,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患病猪接近易感猪群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
1.1 体外吸血的寄生虫如苍蝇、蚊子、虱子、跳骚、疥螨等传播.
- 张志刚高雅丽刘丽
-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地方流行性经济损失怀孕母猪
- 高职院校《兽医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2
- 2014年
- 《兽医药理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从分析行业现状,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突出以适应市场、服务临床为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以致用,培养可与行业一线零对接的高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
- 高雅丽张志刚
-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教学改革兽药
- 提高外购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 2015年
- 众多养殖户反应,一般在外购仔猪进场后10~15 d开始发病,甚至外购猪出现大批死亡,由此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达到顺利生产,养好猪、多养猪、多卖猪,必须掌握提高外购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 高雅丽张志刚
- 关键词:仔猪成活率外购养殖户发病
- 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 2013年
- 绿色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畜产品的迫切要求。就绿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所肩负的责任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利于绿色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 高雅丽张志刚刘丽
- 关键词:绿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畜产品
- 一例鸭长舌病的诊治
- 2019年
- 2018年7月河北省廊坊市某鸭场送20日龄病鸭一只,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初步确诊为鸭长舌病,经过3d治疗病情得以控制。此病为传统病毒病继发,饲料、饮水中氟超标致代谢紊乱引起的营养性代谢性疾病,其表现为以上下喙短,舌头僵硬,神经性麻痹等为特征的疾病,本文依据出现的典型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总结出鸭长舌病的诊治及预防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 高雅丽张志刚
- 关键词:临床症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