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泽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血吸虫
  • 4篇吸虫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体外
  • 3篇教学
  • 2篇血吸虫感染
  • 2篇日本血吸虫感...
  • 2篇实验教学
  • 2篇体外培养
  • 2篇培养基
  • 2篇尾蚴
  • 2篇吸虫感染
  • 2篇瘤胃
  • 2篇瘤胃纤毛虫
  • 2篇毛虫
  • 2篇共生微生物
  • 2篇反刍
  • 2篇EGCG
  • 2篇病原生物
  • 2篇病原生物学

机构

  • 12篇江汉大学

作者

  • 12篇张泽华
  • 8篇宋文剑
  • 8篇胡松
  • 5篇邱文洪
  • 4篇黄丽霞
  • 4篇刘锴
  • 3篇袁发浒
  • 3篇程喻力
  • 3篇孔争
  • 3篇冯金梅
  • 2篇刘楷
  • 1篇艾永循
  • 1篇张慧
  • 1篇徐德
  • 1篇陈琳
  • 1篇贺贤然
  • 1篇李智
  • 1篇许楚娟
  • 1篇李卫玲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验室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多酚及其衍生物在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多酚及其衍生物在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与预防医学领域。所述茶多酚及其衍生物可以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特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疫水中尾蚴结构的破坏,减弱尾蚴的钻肤功能,预防日本血吸虫经...
徐德宋文剑孔争张泽华胡松陈琳艾永循刘楷
文献传递
显微互动系统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资源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胡松宋文剑程喻力张泽华孔争刘楷黄丽霞邱文洪
关键词:实验教学病原生物学
一种应用于反刍厚毛虫体外培养的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反刍厚毛虫的体外培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反刍厚毛虫体外培养的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反刍厚毛虫的培养方法,属于原生动物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培养基包括:胎牛血清、马血清、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双抗溶液、蔗糖溶液和厌氧SP盐溶液。本发明虫体培养步骤...
冯金梅徐勤辉何金英王宇嘉袁发浒张泽华熊杰缪炜
冠状病毒主蛋白酶小分子有机硒化合物抑制剂筛选
2024年
[目的]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筛选抑制冠状病毒主蛋白酶(M^(pro))活性的小分子有机硒化合物。[方法]将两种冠状病毒M^(pro)蛋白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基于FRET确认M^(pro)蛋白的体外活性并对13种小分子有机硒化合物进行筛选;进一步用MTT法测定有效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最后利用计算机软件AutoDock 4.2.6对有效化合物和两种冠状病毒M^(pro)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成功表达纯化出具有酶活性的两种M^(pro)蛋白;筛选发现11种化合物对两种M^(pro)均具有抑制效果,其中SLL-1A-46的抑制效果最显著,其对两种M^(pro)的酶活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3.95μmol/L(MERS-CoV)、24.97μmol/L(SARS-CoV);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SLL-1A-46对三种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CC_(50))分别为75.41μmol/L(Vero E6)、39.96μmol/L(A549)和65.06μmol/L(293T);分子对接结果提示SLL-1A-46与两种M^(pro)活性位点处的结合能分别为-8.26 kcal/mol(MERS-CoV)和-8.37 kcal/mol(SARS-CoV)。[结论]初步筛选到11种抑制两种冠状病毒M^(pro)酶活性的小分子有机硒化合物,SLL-1A-46具有作为广谱冠状病毒M^(pro)抑制剂的潜力,其与两种M^(pro)的结合特点为广谱冠状病毒M^(pro)抑制剂的药物设计提供线索。
孙攀贺贤然王承海李卫玲孙宾莲张泽华乔嘉璐
关键词:冠状病毒SARS-COV抑制剂
一种应用于反刍厚毛虫体外培养的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反刍厚毛虫的体外培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反刍厚毛虫体外培养的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反刍厚毛虫的培养方法,属于原生动物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培养基包括:胎牛血清、马血清、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双抗溶液、蔗糖溶液和厌氧SP盐溶液。本发明虫体培养步骤...
冯金梅徐勤辉何金英王宇嘉袁发浒张泽华熊杰缪炜
关于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索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方法:以日本血吸虫的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为主线,将日本血吸虫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同时将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辅以临床病例讨论,并总结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与体会.结果: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结论:血吸虫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符合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程喻力宋文剑刘锴孔争张泽华胡松
关键词:血吸虫医学教育改革
EGCG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IMP-1及α-SMA表达和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3(IL-1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EGCG抑制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感染组及对照组(A组)。感染组小鼠用腹部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5)条/只后,随机分为感染模型组(B组)、EGCG治疗高剂量[400mg/(kg·d)]组(C组)、治疗低剂量[40mg/(kg·d)]组(D组)、高剂量佐吡喹酮治疗组(E组)、低剂量佐吡喹酮治疗组(F组),溶剂+吡喹酮对照组(G组),灌胃溶剂对照组(H组),每组10只。在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后第28d,用EGCG对应灌胃治疗,1次/d,连续治疗8周。其中E、F、G组在感染后第42、43d加用吡喹酮[500mg/(kg·d)]灌胃。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测算肝体指数。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13及TIMP-1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变性、虫卵肉芽肿与胶原沉积等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小鼠肝体指数均升高,肝脏有虫卵肉芽肿形成、胶原沉积及肝纤维化,血清中IL-13、TIMP-1含量升高(P<0.05),肝细胞内α-SMA表达升高(P<0.05)。与感染模型组相比,EGCG高、低剂量治疗组及其佐吡喹酮组IL-13和TIMP-1含量及肝体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小,胶原沉积减轻。结论 EGCG可抑制α-SMA表达及TIMP-1分泌,其抗纤维化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相关,EGCG与吡喹酮伍用可增强其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
袁发浒冯金梅刘锴胡松邱文洪张泽华Stephen Hsu宋文剑
关键词:EGCGTIMP-1Α-SMA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体外抗日本血吸虫尾蚴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其超微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EGCG预防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血吸虫尾蚴感染预防措施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置于空白对照组蒸馏水、药物处理组0.2%EGCG和1%EGCG溶液中,各处理0、30和60min,解剖镜下观察并摄像;分别选取以上3组处理30min的尾蚴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设置蒸馏水对照组、0.1%和1%EGCG溶液处理30min组尾蚴感染小白鼠,饲养43d后解剖小鼠,冲虫,观察感染情况。结果解剖镜下观察,蒸馏水对照组在0min和30min时尾蚴体态柔和,自由运动;60min时尾蚴虫体完整,蜷缩成团,活动停止。0.2%和1%EGCG处理组在30min时尾蚴剧烈运动,尾部急剧摆动、挛缩,体部发生变形,且1%EGCG处理组比0.2%EGCG处理组尾蚴运动更为剧烈,形态变形更明显;60min时,两组尾蚴尾部都已脱落且死亡。扫描电镜观察对照组尾蚴形态修长且虫体完整,口吸盘、头器和腹吸盘的结构正常,体部与尾部连接紧密,尾蚴体被表面光滑,体棘遍布全身,且头部和躯干部体棘的排列和棘的尖端都朝向身体后方。0.2%和1%EGCG处理30min组尾蚴体部高度收缩且皱褶不平,尾蚴口吸盘变形、肿大,腹吸盘肿胀、变窄,其中1%EGCG处理组比0.2%EGCG处理组尾蚴体部的收缩皱褶和腹吸盘变形更明显;两组EGCG处理组尾蚴体部与尾部连接松弛,尾端呈皱褶状变化,其中1%EGCG处理30min组尾蚴的尾部都已脱落,体表体棘散在分布,体棘紊乱、朝向不一,部分体棘脱落。动物感染试验显示对照组和0.1%EGCG处理组尾蚴感染小鼠的感染率均为100%,但0.1%EGCG处理组的减虫率为33.52%;1%EGCG处理组尾蚴感染小鼠的感染率为16.7%,减虫率81.87%。结论 EGCG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具有体外杀伤作用,发生的形态结构可能影响其侵袭宿主皮肤
冯金梅袁发浒刘锴张泽华胡松邱文洪Stephen Hsu宋文剑
关键词:尾蚴EGCG扫描电镜
多元化考核方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实验考核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法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报告评估、设计性实验、标本考试及实验理论考试等在内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结果实践成功证明了其可行性,取得了预期成效。结论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建立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张泽华宋文剑胡松许楚娟程喻力黄丽霞邱文洪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设计性实验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设计性实验新模式。方法设计性实验的课时安排采用设计性实验与其他实验穿插的形式进行;采用课堂辅导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基于多项综合指标的课程考核方法。结果设计性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本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为实验教学改革作出了初步探索。
黄丽霞张慧胡松张泽华宋文剑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免疫学设计性实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