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凤
- 作品数:186 被引量:5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病毒性心肌炎NK和LAK细胞活性与心肌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3
- 1998年
- 目的:系统地观察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CVB)心肌炎患儿自然杀伤细胞(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活性,并分析两者的内在关系,以及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年龄3~12岁,男26例,女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年龄3~12岁,男16例,女14例。采集静脉血,应用3H-TdR标记法测定NK和LAK细胞活性。结果:(1)心肌炎时NK和LAK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2)心肌炎时NK和LAK细胞活性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2,P<0.01);(3)CVB心肌炎患儿的NK和LAK细胞活性下降更显著,且心脏增大和心电图明显异常者发生率亦高于非CVB心肌炎者。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CVB心肌炎对NK及LAK细胞活性有明显影响。在病毒性心肌炎诊疗中应同时检测NK和LAK细胞活性。
- 方凤沈茜汪隽瑛蒋汉明姜波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NKLAK细胞活性
- 胸腺增生1例随访5年报道
- 2002年
- 蒋玉淮李小珍方凤
- 关键词:胸腺增生随访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病例报告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改变被引量:2
- 2001年
- 陈若华白冲孙德明方凤张殿尧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呼吸功能试验
- 小儿单纯性血尿与泌尿系感染被引量:2
- 1992年
- 泌尿系感染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仅有血尿症状者往往不易及时诊断。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儿单纯性血尿与泌尿系感染的关系的探讨,强调对单纯性血尿患儿应重视泌尿系感染的可能性。
- 张伟方凤杨金云惠雨陆毓何健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儿童血尿
- 夏季如何预防孩子腹泻?
- 2004年
- 夏季小儿容易腹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方凤
- 关键词:夏季孩子腹泻病因
- 社区家庭婴幼儿朗读实施状态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社区家庭婴幼儿朗读实施状态。方法选择2012年3—9月参加"2012年上海市母婴健康社区行"科学育儿专家讲座的6~18个月婴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 388份,有效问卷1 187份。设计婴幼儿朗读实施状态问卷对社区6~18个月家长进行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 187份。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养育中及早给婴幼儿朗读意识的家长人数为668人(56.28%),明显高于"认为7~12个月时可朗读"、"认为13~18个月时可朗读"和"不能确定"组的家长人数(χ2=420.94、277.68、732.36,均P<0.05)。已经"经常给婴幼儿实施朗读"的家庭高达81.97%(973/1 187),显著地高于"经常教婴幼儿认字"的家庭数(均P<0.05)。77.93%(925/1 187)的母亲经常担任朗读者,明显高于父亲、奶奶和外婆担任朗读者(均P<0.05)。结论社区家庭对婴幼儿朗读意识高,母亲是主要朗读者,需要指导选择年龄匹配的朗读内容和方法,并且养育者均可担任朗读者。
- 方凤余旬曹晓红李悦铭杨金龙
- 关键词:朗读语言发育早期教育
- 柯萨奇B病毒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 1999年
- 蒋汉明方凤
- 关键词:柯萨奇B病毒儿童下呼吸道感染
- 非肝脏疾病患儿前白蛋白水平及肝脏功能状态分析
- 2003年
- 于依湘方凤蒋瑾瑾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前白蛋白肝功能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哮喘大鼠ET- 1及 ET-1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 PS)对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发作、内皮素 -1( ET-1)及支气管肺组织 ET-1m 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 PS防治哮喘的机制。方法 :建立哮喘大鼠模型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PS,观察哮喘发作情况及肺组织病理变化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BALF)中 ET-1含量 ,以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支气管肺组织内 ET-1m RNA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血浆、BALF中 ET-1含量及支气管肺组织 ET-1m RNA表达明显增加 ;治疗组哮喘发作及病理改变减轻 ,ET-1含量、支气管肺组织内 ET-1m RNA的表达较哮喘组明显减少。结论 :ET-1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外源性 PS能减轻哮喘发作 ,可能与抑制
- 李慧方凤孙树梅方超平孙雨满立新
- 关键词:哮喘肺表面活性剂内皮缩血管肽类ET-1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139例分析
- 2001年
- 目的 回顾我院儿科 5年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情况 ,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 139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分布及败血症血细菌培养结果 ;比较感染性疾病各组早期感染发生率。结果 1.病种分布 :新生儿脐炎6 5例 (占 46 7% )居首位 ,其次为新生儿肺炎 36例 (占 2 5 9% )。疾病转归 :136例患儿康复 ,死亡 1例、放弃治疗 2例。2 新生儿肺炎组早期感染率为 5 2 8% ,居首位 (P <0 .0 1)。 3 新生儿败血症 2 7例 ,血培养 16例 ,7例阳性中表皮葡萄球菌 5例。 4 2 6例患儿为家中接生 ,其中败血症 13例。结论 新生儿肺炎组早期感染率高 ;败血症血培养多为条件致病菌 ;应加强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管理。
- 魏红霞方凤郭林芳
- 关键词: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