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峰
- 作品数:38 被引量:145H指数:8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多措并举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接种疫苗
- 梁晓峰
- 关键词:合理膳食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 2010—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脑卒中死亡及寿命损失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2010—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脑卒中死亡及寿命损失变化趋势,为南山区脑卒中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010—2020年南山区脑卒中的死亡数据来自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管理系统。使用Excel 2019软件、R软件V 4.2.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绘图。计算粗死亡率、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10—2020年南山区共有1301人因脑卒中死亡,其中男性780人,女性521人,平均死亡年龄(68.0±16.6)岁,男性为(65.8±16.5)岁,女性为(71.3±16.2)岁。2020年南山区脑卒中死亡率为8.18/10万,中标率为16.64/10万,世标率为12.37/10万。2010—2020年男性居民脑卒中死亡率、YLL率均高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YLL率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2010—2014年脑卒中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47.90%,P<0.05),2014—2020年脑卒中死亡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PC=-7.89%,P>0.05)。2010—2015年脑卒中YLL率呈上升趋势(APC=27.30%,P<0.05),2015—2020年脑卒中YLL率呈下降趋势(APC=-16.57%,P<0.05)。结论南山区脑卒中死亡率、YLL率较高,2014年以后脑卒中死亡率保持相对稳定,2015年以后YLL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居民以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重点关注对象。
- 赵信星陈洪恩董晓邹泉徐珊吴静王长义梁晓峰
- 关键词:脑卒中死亡率
- 国外百日咳疫苗免疫原性与保护效果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2年
- 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向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转换后,越来越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百日咳再现”,报告百日咳病例增加且向青少年和成人转移。疫苗的转换被认为是百日咳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疫苗抗原的种类和数量、生产工艺和佐剂的差异可能对疫苗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对国外百日咳疫苗抗原成分及其免疫机制、疫苗免疫原性与保护效果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优化现有百日咳疫苗免疫策略和新疫苗研发提供支持。
- 张梦吴丹李艺星郑徽尹遵栋梁晓峰
- 关键词:百日咳疫苗免疫原性
-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气PM_(2.5)中金属浓度预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基于2013—2018年哈尔滨市气象数据、大气污染物数据和细颗粒物(PM_(2.5))中金属成分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探索大气PM_(2.5)中金属浓度预测模型,并选择最优模型进行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MLR)、人工神经网络(BP A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4种模型中,RF对大气PM_(2.5)中5种金属[锑(Sb)、砷(As)、铅(Pb)、镉(Cd)、铊(Tl)]的浓度预测效果最佳,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表现均较稳定,其中相关系数(r)均>0.7,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数值较小。RF在大气PM_(2.5)中金属浓度预测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可在缺乏监测和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实现对大气颗粒物中金属浓度的快速预测,为全面了解颗粒物中金属污染特征提供数据基础。
- 伍亚邹凤娟高丽洁刘晓波马文军梁晓峰朱穗
- 关键词:细颗粒物金属
- 全球病毒性肝炎现状及消除进展
- 2024年
- 病毒性肝炎是导致全球死亡人数增长的传染病之一,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现状及消除病毒性肝炎进展的相关文献和报告进行总结,阐述了全球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各国在消除病毒性肝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进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全球和我国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黄文琪温卉妍李佳昕徐妙邱聪龄曾芳芳刘丹梁旭竞梁晓峰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 2023年
- 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同时具有三种不同体制下的公共卫生体系,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对我国未来公共卫生体系优化和升级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我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及能力建设战略研究”,深入分析大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健全和创新大湾区公共卫生风险协同防控、资源协同和共研共享、信息共享和交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机制,全面提升大湾区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 刘涛王炯余斯文陈芷清朱启炯杨尚峰马文军梁晓峰
- 关键词:公共卫生体系
- 从全球卫生视角看我国公共卫生
- 2025年
- 本研究从全球卫生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部分应对策略。近年来,我国在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的降低等。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应急响应方面的不足,对我国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了挑战。本研究强调了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4大挑战:重大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卫生问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以及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未来中国公共卫生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李佳昕温卉妍刘丹曾芳芳邱聪龄梁晓峰
- 关键词:公共卫生全球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大力推动我国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被引量:11
- 2021年
- 病毒性肝炎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其每年造成的相关死亡人数超过了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为控制全球病毒性肝炎的流行,WHO提出了《2016-2021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GHSS),并成立了艾滋病病毒、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策略技术咨询委员会(STAC)。本文总结了GHSS目标和2020年STAC会议主旨,分析了我国消除病毒性肝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结合本期刊发的论文进行评论,为进一步推动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提供技术指导。
- 崔富强王富珍郑徽梁晓峰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 西太平洋区域疫苗可预防疾病预防控制现状和未来战略框架
- 2023年
- 西太平洋区域国家在过去30年中通过实施免疫规划使脊髓灰质炎、麻疹、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疫苗可预防疾病(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VPD)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一些高风险社区发生VPD暴发或再发。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组织制定了2021-2030年西太平洋区域VPD和预防接种战略框架,以加强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覆盖、预防非传染性疾病、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增强卫生安全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本文总结了西太平洋区域VPD预防控制现状及其未来战略框架内容。
- 邱聪龄李佳昕石程宾刘志平梅青松肖珩向征梁晓峰
- 关键词:预防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综合监测系统
- 中国2019年乙型肝炎监测试点报告病例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乙型肝炎(乙肝)报告情况和质量。方法下载2019年全国200个乙肝监测试点NNDRS报告的乙肝个案调查表和附卡,计算附卡有效填写率;根据附卡信息,按照乙肝诊断标准(WS 299-2008)对报告乙肝进行复核,用Kappa检验评价报告与复核分类的一致性;分析导致分类不一致的原因。结果2019年NNDRS中200个乙肝监测点共报告乙肝64686例,急性、慢性和未分类乙肝分别为5.8%、92.4%和1.8%。报告乙肝总发病率为56.7/10万,其中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3.3/10万,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52.4/10万。报告病例平均年龄为47(47±15)岁,64.4%为男性。ALT平均水平为214.2(214.2±1253.4)U/L。报告病例中50.6%(32722)为农、林、牧、渔和水利业生产人员。东、中、西部地区报告乙肝发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2.5%(27501)、22.1%(14315)和35.4%(22870)。报告乙肝复核分类总一致率为58.8%,Kappa=0.15;对于能够明确乙肝分类的39271例急性和慢性乙肝,复核分类总一致率为96.9%,Kappa=0.73。病例分类不一致的原因中附卡信息缺失占94.5%(24267/25681)。结论监测地区乙肝分类诊断能力提高,但NNDRS中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有效填写率有待提高。
- 孟彤彤缪宁王富珍郑徽尹遵栋梁晓峰张国民
- 关键词: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