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磊
- 作品数:2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可燃药筒/盒浆料配方及可燃药筒/盒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燃药筒/盒的浆料配方及可燃药筒/盒的制备方法。所公开的配方包括100份丙烯酸树脂、1~4份光引发剂、40~100份活性稀释剂、100~246份炸药晶体,其中炸药晶体为1,3,5‑三硝基‑1,3,5‑三氮杂...
- 杨伟涛胡睿杨建兴李曼曼肖霞梁磊
- 一种发射药压伸成型药条尺寸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对多根发射药的药条参数进行同时测量,且测量到弧厚、孔径及药体内部颗粒物的发射药压伸成型药条尺寸测量方法。本发明采用采用X射线探头的方法,能够精确的获得发射药药条的各类信息,包括药条内部孔径、弧厚、...
- 张江波魏学涛赵颖梁磊刘毅肖霞严文荣周媛丽赵晓梅闫光虎赵煜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发射药燃速计算方法
- 本发明属于发射药燃速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对给定配方组成发射药的燃烧速度进行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发射药各燃烧产物的摩尔分子数;采用内能法的能量计算算法计算发射药的燃烧产物的摩尔分子数;采...
- 张江波赵煜华梁磊严文荣周媛丽肖霞闫光虎刘毅韦丁赵晓梅
- 文献传递
- 一种发射药压伸工艺参数的图像对比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对任意方位成像的药条直径进行对比计算,实时测量修正,从而获得较合适的压伸压力参数的发射药压伸工艺参数的图像对比计算方法。本发明采用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能够精确的获得发射药药条的各类信息,实现了真实成像...
- 张江波魏学涛白娟肖霞梁磊刘毅严文荣闫光虎赵煜华周媛丽赵晓梅
- 文献传递
- DAGQ发射药膛内静态和动态燃烧性能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研究DAGQ发射药在膛内的燃烧性能,以经典内弹道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发射药膛内燃烧测试系统和处理方法,通过密闭爆发器燃烧试验和微波干涉法发射药膛内动态燃烧性能试验,研究了DAGQ发射药的静动态燃烧规律及不同温度下的动态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试验系统和处理方法,能够很好地获得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过程。DAGQ发射药的静动态燃速都存在转折现象,静态燃速在转折点前压力指数大于1,转折点后压力指数都远小于1,动态燃速压力指数基本都小于1。在膛内燃烧过程中,由于高速气流对发射药的燃面冲刷,使得膛内的动态燃速要大于密闭爆发器内的静态燃速,并且随着膛内压力的增大,燃速相差越来越大。
- 闫光虎赵煜华张玉成刘毅崔鹏腾梁磊李强肖霞
- 关键词:密闭爆发器微波干涉仪燃烧性能
- 一种预定设计尺寸发射药的压伸成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工艺设计、参数推送、参数测量循环运行,进行设计数据的实时反算,从而获得较合适的压伸工艺参数的发射药压伸成型方法。本发明采用协同平台技术,实现了工艺设计、参数的推送、参数测量结果的读取分析、流程的循...
- 张江波魏学涛白娟梁磊刘毅肖霞严文荣闫光虎赵煜华周媛丽赵晓梅
- 一种新型固体随行弹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实现固体随行装药的随行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固体随行装药试验弹,对不同发射药进行了密闭爆发器试验,并开展了30mm火炮内弹道试验,分析了不同点火延迟机构的点火延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RGD7-4/7发射药和2/1樟燃速相比5/7和4/7单基药更符合随行装药的速燃性要求,主装药采用5/7或4/7单基药装药,随行药室采用RGD7-4/7和2/1樟发射药,通过点火延迟机构控制合适的时间点燃随行药,可实现膛压P——t曲线压力平台;与常规装药对比,在膛压300MPa基本不变条件下,初速最高提高4.25%,表现出良好的随行效果。
- 梁磊闫光虎赵煜华刘毅张江波
- 关键词:内弹道点火延迟初速
- 一种火药发射烧蚀产物中氮化物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药发射烧蚀产物中氮化物测量方法,包括:将待测样品与溴、乙酸甲酯混合,在60~70℃下进行冷凝回流反应2~4h,冷却后减压抽滤得到氮化物残渣,残渣清洗、干燥后得固体产物A;将固体产物A与硝酸、氢氟酸、高氯...
- 韦丁张衡梁磊肖霞王琼林刘毅
- 文献传递
- 一种发射药压伸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不依靠经验数据及人工经验,对新的发射药配方进行计算,给出较合适的压伸压力范围的发射药压伸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采用对发射药药料流变性能测试,进而获得发射药药料的本构方程,拟合获得较合适的方程参数,...
- 张江波魏学涛白娟肖霞刘毅梁磊严文荣闫光虎赵煜华赵晓梅周媛丽
- 文献传递
- 铜丝钛丝电爆炸对硝胺发射药的点火特性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研究铜丝、钛丝电爆炸对硝胺发射药的点火作用机理,搭建了金属丝电爆炸点火试验平台,采用不同直径的铜丝、钛丝对硝胺发射药进行了电爆炸点火试验,并对电爆炸产物及样品进行了形貌分析。结果表明:铜丝、钛丝电爆炸总的燃烧持续时间分别约为38.1ms、25.1ms;随着铜丝直径的增加,电爆炸后铜颗粒的直径增大,发射药表面烧蚀坑的数量增加、直径增大,最大分布数量的烧蚀坑直径均约为7μm;钛丝电爆炸的颗粒产物形态较难控制,发射药表面出现了大量的相互重叠与嵌套的烧蚀坑,改变钛丝直径不能有效地调节颗粒的大小和数密度的分布;金属丝电爆炸等离子体对硝胺发射药的点火过程符合五阶段点火机理。
- 张江波肖霞赵煜华梁磊
- 关键词:金属丝点火发射药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