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山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诺贝特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fenofibrate)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提纯精制后的猪心室肌球蛋白加等体积含灭活的结核杆菌的完全弗氏免疫佐剂充分混匀后,于Lewis大鼠双后足皮下注射制作大鼠EAM模型。于第0天免疫后,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灌胃,EAM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免疫后的第17天,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处死大鼠取心脏评估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及心体质量比,HE染色,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脏的IFN-γ,IL-2,IL-4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非诺贝特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与EAM组相比得到了显著改善。非诺贝特治疗组的心体质量比和心肌的炎症浸润程度也比EAM模型组有明显的降低。另外,非诺贝特治疗组降低了Th1的细胞因子(IFN-γ,IL-2)的表达并增加了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ELISA的结果也显示非诺贝特治疗组血清中IFN-γ的水平降低而IL-4的水平升高。结论非诺贝特治疗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 王焱黄明山李刚常贺
- 关键词:非诺贝特TH1/TH2细胞因子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6例。甲组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乙组采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相比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从而预防心血管有关事件的发生。
- 黄明山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炎症因子
- 非诺贝特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fenofibrate)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提纯精制后的猪心室肌球蛋白加等体积含灭活的结核杆菌的完全弗氏免疫佐剂充分混匀后,于Lewis大鼠双后足皮下注射制作大鼠E...
- 黄明山
- 关键词:非诺贝特TH1/TH2细胞因子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 文献传递
- 心脉隆注射液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及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肥厚型心肌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指南进行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心脉隆注射液,每日2次,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分级评定、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改善症状明显,患者可以从中获益。
- 马超黄明山罗刚袁文金
- 关键词:心脉隆注射液肥厚型心肌病
- DDD模式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对比研究
- 2022年
- 研究DDD模式下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比较。方法:选取时间{2018.3-2021.3},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使用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不同分组,分为心尖组和间隔组,查找患者一年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起搏相关参数;分析患者心功能水平等指标;分析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后QRS(心电图波)时限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LVEF(左射血分数)大于等于0.5患者左心室和心功能重构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LVEF小于0.5患者左心室和心功能重构指标。结果:心电极阻抗术中和术后差异显著(P<0.05);心尖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左心室重构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心尖组术前和术后QRS时限对比,时限增加(P<0.05),患者LVEF值大于等于0.5,心尖组与间隔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径值,术后1年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LVEF值小于0.5,对比LVEF值,心尖组手术1年后值低于术前(P<0.05),对比心尖组术前和术后LAD(左心房内径)、LVEDD指标值,心尖组术后1年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以实施的,具有一定安全性。
- 黄明山罗刚杨超兴
- 关键词:心脏起搏右心室心尖部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从赣州市人民医院选取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和健康对照者7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健康对照组(70例)、动脉粥样硬化组(141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159例),抽取空腹血液检测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组受试者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肾小球滤过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G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γ-GT(r=-0.598,P=0.00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仍显示血清γ-GT(β=-0.345,95%CI为-0.005^-0.511,P=0.036)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γ-GT(OR=0.569,95%CI为0.237~0.867,P=0.029)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保护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γ-GT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监测血清肝酶变化可能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意义。
- 陈丰罗刚付幼林黄明山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原发性高血压Γ-谷氨酰转肽酶
- IL-18BP重组蛋白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rhIL-18BP)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20 ng/ml的TNF-α和不同质量浓度的rhIL-18BP孵育相应时间,提取mRNA并用PCR及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6、IL-8)、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6、IL-8)、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sVCAM-1)的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IL-18BP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2)IL-18BP能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s的凋亡。结论 rhIL-18BP对TNF-α诱导的内皮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并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
- 李刚贺芙云常贺黄明山王焱
-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肿瘤坏死因子-Α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左心房内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从赣州市人民医院选取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0例,根据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左心房增大组及左心房正常组;测量患者肝肾功能、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当中,左心房增大组血清GGT水平[(24.78±10.93)U/L]明显低于左心房正常组[(35.23±12.46)U/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线性回归显示血清GGT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呈负相关(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GGT水平是左心房增大的保护因素(OR=0.424,P=0.02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GGT水平与左心房大小呈负相关关系,监测血清肝酶变化可能对早期发现心房增大有一定意义。
- 陈丰罗刚付幼林黄明山
- 关键词:左心房内径原发性高血压谷氨酰转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