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仇建东

作品数:49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南黄海
  • 7篇沉积物
  • 6篇第四纪
  • 5篇晚第四纪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陆架
  • 4篇陆架区
  • 4篇南黄海西部
  • 4篇空海
  • 4篇环境演化
  • 4篇沉积环境
  • 3篇地层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污染
  • 3篇海洋环境
  • 3篇表层沉积物
  • 3篇沉积速率
  • 2篇导航

机构

  • 33篇青岛海洋地质...
  • 17篇中国地质调查...
  • 13篇国土资源部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浙江省水文地...
  • 2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临沂大学
  • 1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49篇仇建东
  • 17篇刘健
  • 16篇陈斌
  • 13篇岳保静
  • 12篇邹亮
  • 12篇徐刚
  • 12篇胡睿
  • 11篇孔祥淮
  • 6篇王飞飞
  • 5篇王双
  • 5篇张勇
  • 4篇张军强
  • 4篇印萍
  • 3篇胡日军
  • 3篇张勇
  • 3篇陈斌
  • 3篇孙丽莎
  • 2篇刘森
  • 2篇高茂生
  • 2篇陈彬

传媒

  • 18篇海洋地质与第...
  • 5篇海洋地质前沿
  • 3篇中国地质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标准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9篇2024
  • 1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空海两栖航行器的水面航行切换系统
本发明属于空海两栖航行器运行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海两栖航行器的水面航行切换系统,包括服务器、数据全面采集模块、切换模型运行模块、策略执行模块、执行偏离性检测模块、切换效率检测模块以及后台管控终端;本发明通过切换策略...
陈斌张艺严仇建东胡睿许帅
浙江近岸泥质区全新世沉积演化研究
刘健仇建东王红王飞飞徐刚孔祥淮
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地层沉积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南黄海是典型的物源供给丰富的宽广陆架海,全新世沉积记录十分丰富,具有分辨率高、空间分布不连续和沉积记录片段性等特征。根据近年来在南黄海采集的大量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多个钻孔的岩性特征和AMS14C测年数据,较为系统精细地揭示了南黄海全新世沉积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沉积体空间分布范围、成因机制和物质来源,南黄海全新世沉积可划分为4个独立的沉积体,呈现出不同的声学反射特征,主要为加积进积反射、平行或透明弱反射、中高角度进积反射和中高角度倾斜-斜交反射。根据估算,河流物质输入约占到南黄海全新世沉积总量的78%,其他物质来源主要为海侵过程中较强的海洋动力侵蚀、改造和再分配的底床物质。本文的研究可为厘清南黄海全新世沉积体精细演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
仇建东张勇张勇王松涛程世秀张龙王伟
关键词:物源分析地层分布全新世南黄海
中国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现状与展望
2024年
海洋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海洋强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基础。为全力支撑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职责(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海洋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开展我国重点海域海洋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试点示范。基于我国已开展的海洋自然资源相关的综合性调查评价数据资料,结合我国重点海域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补充调查评价结果,基本查明了我国海洋矿产、海洋能、海洋生物、海洋空间等海洋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自然资源体系研究进展,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以自然资源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向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为基本原则,结合资源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初步提出了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海洋自然资源三级分类体系,从分类体系、空间分层、工作流程等不同角度,提出了3种构建海洋自然资源调查标准体系的方法。下一步,将大力加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动态海洋自然资源数据库,快速提升海洋自然资源公益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海洋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体系,推动海洋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
陈斌邹亮徐刚薛碧颖王蜜蕾岳保静仇建东许帅胡睿张艺严
瓯江口动力地貌演化的水沙环境研究
2025年
瓯江口地处东海与瓯江交汇处,是浙江省温州市沿海产业带核心区,也是温州重要产业聚集区。本文在对瓯江口水文泥沙、地形地貌、沉积环境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口动力地貌演化及水沙输运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滩槽动力地貌体系是瓯江口地貌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地貌格局是瓯江径流以及河口浪、潮、流等多种动力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海床地形表现为北支“槽冲”、南支“滩淤”为主的分布格局特征。河口输水表现为南支落潮下泄流占优,北支大潮潮流上溯、小潮潮流下泄特征明显,同时径流、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潮流不对称现象明显。优势输水输沙作用下的瓯江南口泥沙净输运量为224~8876 kg,瓯江北口泥沙净输运量为20~15506 kg,底沙运动较为活跃。河口动力地貌与水沙环境是径流、潮流的相对作用、河口人类建设工程及近海环流系统共同塑造的结果。
吴承强董超王建强陈选博周宇渤张朋仇建东
关键词:沉积动力地貌水文泥沙输运
一种基于空海一体化水环境获取路径分析系统
本发明属于水样采集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空海一体化水环境获取路径分析系统,包括服务器、采样管控制模块、飞行导航模块、水面稳定性评估模块和智能管控终端;本发明通过智能管控终端将目标位置的坐标经纬度发送至飞行导航模块,...
陈斌邹亮仇建东薛碧颖胡睿
海洋牧场全要素监测传感器多数据融合系统
本发明涉及特定计算模型的计算机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洋牧场全要素监测传感器多数据融合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获取当前各要素对应的待检测传感器序列;将待检测传感器序列输...
陈斌邹亮仇建东岳保静徐刚王蜜蕾薛碧颖林曦
渤海南部莱州湾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11
2018年
晚更新世以来渤海南部莱州湾发生了3次重要海侵-海退事件及沉积演化过程,渤海南部多源河流三角洲对莱州湾沉积环境改变作用明显。本文选择莱州湾剖面进行沉积地层对比,结合调查资料和测试数据,初步建立莱州湾沉积地层格架,分析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沉积演化过程。研究发现,渤海南部中小河流与黄河泥沙为莱州湾沉积物的共同物质来源,二者在不同阶段分别对莱州湾沉积演化起主导作用。提出本区沉积地层具有分期性、分段性和相关性规律。在124.6~72.0 ka B.P.,60.0~24.4 ka B.P.和10.2~4.0 ka B.P.出现过3次暖湿期,分别对应沧州海侵、献县海侵和黄骅海侵,主要发育滨浅海相沉积,向南退积为三角洲/潮坪—河流沉积;由陆向海,短源河流沉积贡献降低,黄河沉积贡献增加。在72.0~60.0 ka B.P.和24.4~10.2 ka B.P.出现2次冷干期,分别对应玉木早冰期和玉木晚冰期,河流相发育,三角洲进积。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晚更新世以来渤海南部莱州湾大致经历了浅海相—三角洲—潮坪—浅海相—三角洲—陆相的沉积演化。
高茂生郭飞侯国华侯国华孔祥淮仇建东黄学勇孔祥淮
关键词:晚更新世
一种海洋能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能发电装置,其包括机架、设备平台、造浪池,设备平台上安装有海洋能采集机构、储气罐、能量转化机构,海洋能采集机构包括活塞泵、延长杆和浮球,以及导气管与单向气阀;能量转化机构包括涡轮发电机和电池蓄电器;...
胡睿陈斌岳保静王蜜蕾薛碧颖邹亮仇建东林曦
一种海洋数据处理与分类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洋数据处理与分类方法,属于海洋科学和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首先利用自适应水下系统和水面系统采集海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通过K‑means算法模型进行聚类,得到海洋数据的...
陈斌薛碧颖邹亮胡睿岳保静仇建东许帅张艺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