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增宝

作品数:21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中药
  • 5篇教学
  • 4篇中药化
  • 4篇中药化学
  • 3篇学成
  • 3篇实验教学
  • 3篇中药化学实验
  • 3篇化学成分
  • 3篇化学实验
  • 3篇教学改革
  • 2篇羊蹄甲
  • 2篇唐古特白刺
  • 2篇维药
  • 2篇木脂素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教学改革初探
  • 2篇番茄酱
  • 2篇酚酸
  • 2篇白刺
  • 2篇PHYTOE...

机构

  • 18篇石河子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华北制药集团...
  • 2篇延安常泰药业...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吴增宝
  • 8篇陈文
  • 4篇彭代萍
  • 3篇梁鸿
  • 3篇赵玉英
  • 3篇张珂
  • 3篇张华
  • 2篇韩博
  • 2篇刘雯霞
  • 2篇赵文彬
  • 2篇王恒
  • 2篇陈韩英
  • 2篇田洁
  • 2篇朱启军
  • 2篇仙园园
  • 2篇田珊珊
  • 2篇李梦良
  • 1篇王翔飞
  • 1篇冯洁
  • 1篇张庆英

传媒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药学学报
  • 2篇Agricu...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农垦医学
  • 1篇Journa...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新教育时代电...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古特白刺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对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溶剂提取,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显示从水溶性部位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和一对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4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醛(4)、糠酸(5)和(-)-(1S,3S)-1-甲基-1,2,3,4-四氢咔啉-3-羧酸(6),一对异构体的结构鉴定为(E)-香豆酸(2)和(Z)-香豆酸(3)。其中化合物1,3-6为首次从白刺属中分离得到。
吴增宝李梦良常敏陈文
关键词:唐古特白刺化学成分
Study on Extraction Process of Phytoene from Tomato Paste
2017年
With tomato paste as raw material,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of phy- toene from tomato paste was explor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on the basis of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for phytoene from tomato paste was as follows: extractant, acetone; solid to liquid ratio, 10:1; extraction time, 40 mi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45 ℃. The developed extrac- tion process was stabl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Under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 ces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hytoene reached 0.044 4%.
吴增宝彭代萍陈文
关键词:PHYTOENE
维药刺山柑果实硫代葡萄糖苷酶解条件的研究及产物的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刺山柑果实中硫代葡萄糖苷酶解的影响因素,确定硫苷酶解的最佳条件并分析和鉴定酶解产物。方法:以刺山柑果实粉末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pH以及时间等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优化水解硫代葡萄糖苷的最佳条件,并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析鉴定了酶解产物。结果:酶解时间为140 min,水解温度为50℃,pH值为7.0是最佳酶解条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析鉴定出3种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占硫苷酶解产物中挥发性化合物总量的80%。结论:确定了刺山柑果实中硫代葡萄糖苷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刺山柑果实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仙园园张华吴增宝韩博陈文
关键词:刺山柑硫代葡萄糖苷异硫氰酸酯
中药专业开展技能实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2012年
探讨适应21世纪的中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集中实践教学,从中药鉴定与品质评价技能、中药提取与炮制技能以及中药生产GMP见习3方面进行为期4周的中药专业技能实训。
王琪李鹏刘雯霞朱芸陈韩英吴增宝
关键词: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技能实训
显脉羊蹄甲中查耳酮类化合物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民间药用植物显脉羊蹄甲茎中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等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显脉羊蹄甲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查耳酮类化合物,分别为紫铆花素-4-甲醚(1),异甘草素(2),紫铆花素(3),异甘草素-2′-甲醚(4),2,′4′-二羟基查尔酮(5),异甘草素-4-甲醚(6),4-羟基-2,′4′-二甲氧基查尔酮(7)。结论:化合物1,3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得到。
吴增宝王邠赵玉英杨秀伟梁鸿
关键词:豆科查耳酮
维药刺山柑果实的炮制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刺山柑果实炮制方法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分别建立UV和GC测定刺山柑果实中有效部位(总酚酸和总硫苷)及刺激性成分量的方法,并以其为指标筛选蒸、煮、烘及炒4种刺山柑果实的炮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用渴求函数处理数据,对该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刺山柑果实的最优炮制方法为炒法,最佳工艺为选用过40~50目筛的刺山柑果实粉末,炒制过程中药材温度为80℃,炒制时间为15 min。结论炮制后的刺山柑果实在保证有效成分量的同时降低了其刺激性。
仙园园郭小娜张华吴增宝韩博陈文
关键词:总酚酸刺激性
Flavonoids from Millettia nitita var. hirsutissima被引量:6
2006年
Aim To 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tures were identified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iUettia nitita var. hirsutissima.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and the strucby spectral evidences. Results Four flavonoi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including liquiritigenin ( 1 ), naringenin (2), maackiain (3), and 3R-vestitol (4). Conclusion Compounds 1 and 2 were obtained from the genus Millettia for the first time ; 3 and 4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冯洁梁鸿赵玉英吴增宝
关键词:FLAVONOIDS
创新性为导向的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和效果评价
2019年
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中药化学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中国中药行业的未来国际竞争力,对中药化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了近年的举措,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吴增宝赵文彬张珂
关键词:中药化学实验教学
案例分析模式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
案例分析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师提出的,后来开始在教学中实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案例分析模式才逐渐应用到我国高校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以案例的选取为基础,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在实践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通常来说,案例的选取决定教学的效果,中药化学专业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实验来演示化学知识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案例分析模式教学时,中药化学专业教师选取案例应联系实际教学内容,选取适合的题材,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首先对青蒿素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包括青蒿素的药用价值、在实际案例中的用法用量以及青蒿素药用结构的调整,然后对案例分析模式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张珂吴增宝王恒
关键词:案例分析中药化学教学创新
传感器二步修饰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修饰技术,该技术以节约成本,简单高效,易于推广到工业规模化生产为特色,解决了传感器大批量制造过程中常见的质量因数降低,产品一致性低,可控性和测量信号重复性不佳等问题。该技术是通过两步方法制备复合膜来实...
李迎春吴增宝徐坚唐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