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作品数:34 被引量:169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混合型高脂血症与肝脂酶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混合型高脂血症与肝脂酶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95名对照者和105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并研究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混合型高脂血症组HL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GAvs GG,0R=1.446,95%CI:0.829~2.524;AA vs GG,OR=4.076,95% CI:2.068~8.035;A vs G, OR=1.978,95%CI:1.408~2.777。在混合型高脂血症组中除患者年龄和AA型载脂蛋白Al(Apo Al)水平外,其他基因型的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相同基因型有显著差异(P<0.05)。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各基因型间的血脂指标均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AA型的TG水平明显高于GG型、GA型(P<0.05),LDL-C水平则明显高于GG型(P<0.05)。结论:HL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发生相关,并可影响血浆脂类代谢。 季慧峰 倪培华 胡晓波 应雅韵 张洁 吴洁敏关键词:混合型高脂血症 肝脂酶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应用ROC曲线评价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肝硬化辅助诊断的生化指标。方法:对133例肝病患者(肝硬化90例,慢性肝病43例)和28名健康对照组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α2-巨球蛋白(α2M)、结合珠蛋白(HPT)、载脂蛋白A1(apoA1)进行检测。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和特异度(specificity,SPE),并分析多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率。结果:临床常规鉴别诊断肝硬化与慢性肝病的指标ALB、ALT、AST、TBA、GGT、TBIL、α2M、HPT、apoA1,其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8.9%、65.6%、80.0%、68.9%、57.8%、58.9%、83.3%、53.3%、73.3%;特异度为90.7%、53.5%、51.2%、81.4%、62.8%、81.4%、27.9%、88.4%、90.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0.565、0.659、0.774、0.591、0.690、0.570、0.700、0.860。其中,ALB、AST、TBA、TBIL、HPT、apoA1这6项指标在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病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ALB、TBA、HPT、apoA1这4项指标平行试验的灵敏度为99.4.%,特异度为59.0%,阴性似然比为0.01,诊断准确度为89.5%;而4项指标系列试验的灵敏度为24.8%,特异度为99.9%,阳性似然比为248,诊断准确度为56.4%。结论:ALB、TBA、HPT、apoA14项指标的平行试验可作为排除肝硬化的诊断试验,系列试验可作为确诊肝硬化的较好指标。 张洁 王琨 熊立凡关键词:肝硬化 ROC曲线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蛋白质的机制及其组成成分 被引量:1 2008年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降解细胞内蛋白质的主要途径。大致经过两个连续的过程:泛素和蛋白质底物进行连接,在底物的一端形成一段多聚泛素链:此多聚泛素链作为识别信号,26S蛋白酶体复合物对其识别并降解蛋白质。整个降解过程是消耗ATP的过程。本文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蛋白质的机制作一综述。 俞赞临 张洁 于嘉屏关键词:泛素 蛋白 信号转导 肝癌干细胞标志物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干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张洁 俞翀曌 汪铮 葛海良关键词:干细胞标志物 细小病毒 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防治现状 2002年 自体静脉旁路转流术是血管外科常用的术式,但由于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发生,降低了通畅率.本文根据再狭窄形成的机理,从几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再狭窄的防治现状. 王振峰 张洁 张柏根关键词:移植静脉 通畅率 再狭窄 自体静脉 瑞芬太尼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1年 在中国的城市中,剖宫产在分娩方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部分医院已超过40%,且随着孕妇对于阴道分娩的过度顾虑,有严重合并症的产妇和辅助生育技术导致多胎的产妇人数增加,剖宫产增多的趋势还将继续。剖宫产麻醉中,硬脊膜外腔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是比较公认的首选麻醉方式,但对于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孕妇和部分急产的孕妇,全身麻醉成了最后的选择。 张洁 周仁龙 王珊娟关键词:产科麻醉 瑞芬太尼 蛛网膜下腔阻滞 硬脊膜外腔阻滞 辅助生育技术 椎管内麻醉 心血管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3月因心血管病入院治疗的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医院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结果:154例心血管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25例,感染率为16.23%。共培养出病原菌27株,革兰阴性菌16株(占59.26%)、革兰阳性菌7株(占25.93%)及真菌4株(占14.8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等与医院感染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有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14天)是心血管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魏伟 张洁 于振宇 殷令妮 陈德宣关键词:心血管病 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 肝脂酶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连锁不平衡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基因启动子-250G/A、-514C/T、-710T/C和-763A/G4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12名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正常者、103例高三酰甘油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cs,HTG)患者的HL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进行分析,运用群体数理遗传学方法分析HL启动子4个基因位点SNP的遗传平衡吻合度及相互间连锁不平衡关系。结果:在HTG组中,-250A和-514T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均显著大于TG正常组(P<0.05);-710T/C位点仅有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763A/G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则均无差异(P>0.05)。4个SNP相互间均呈强连锁不平衡。对启动子区3个SNP位点两两组合的单倍体型频率分析表明,在HTG和TG正常者中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单倍体型分析中,HTG者增加最显著的是HL-250A/-514T/-710C单倍体型。结论:HL启动子的3个SNP及单倍体型与HTG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提供了HL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倪培华 应雅韵 傅毅 张洁 樊绮诗关键词:肝脂酶 多态性 单倍体型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6年 李继强 张洁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组织MMP-13及TIMP-1表达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肝组织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制中的意义. 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通过高脂饮食制备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 并在20 wk、22 wk分批处死,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MMP-13mRNA和TIMP-1 mRNA的表达,并与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并伴有程度不同的纤维化,部分大鼠出现早期肝硬化.在20 wk肝组织MMP-13mRNA表达,模型组(1.14±0.2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1±0.08),有显著性差异(t=3.71,P<0.01)而TIMP-1mRNA表达,模型组(0.73±0.16)虽高于正常组(0.60±0.03),但差异无显著性.在22 wk MMP-13mRNA模型组(0.84±0.10)表达明显下降,而TIMP-1mRNA模型组(0.75±0.12) 表达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60±0.10),(t=3.13, P<0.01).肝组织HE和Masson染色提示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改变. 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随着纤维化进程MMP- 1.3mRNA表达由强到弱,TIMP-1mRNA表达逐渐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纤维化的机制. 张洁 陈晓宇 彭延申 李继强关键词:MMP-1 TIMP-1 肝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