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血液灌流凝血危险因素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调查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血液灌流凝血危险因素并讨论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医院86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血液灌流期间凝血发生情况,根据血流灌注期间凝血发生情况设为凝血组与非凝血组,以是否发生凝血为因变量,合并肿瘤、合并糖尿病、血管通路功能不良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血液灌流凝血危险因素。结果86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血液灌流时19例发生凝血,Ⅰ级9例,Ⅱ级8例,Ⅲ级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凝血组与非凝血组合并肿瘤、合并糖尿病、报警器处理不及时、预冲洗不及时、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肿瘤、合并糖尿病、报警器处理不及时、预冲洗不及时是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血液灌流凝血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血液灌流时的凝血情况,受到合并肿瘤、预冲洗不充分、报警器处理不及时等因素影响,应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凝血发生。
- 张莹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凝血
- 2型糖尿病患者chemerin水平变化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糖尿病主要危害是其血管并发症,其中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肥胖、胰岛素抵抗/(IR/)、脂肪细胞因子、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各环节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已有研究显示TNF-...
- 张莹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
- 文献传递
-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微炎症、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T2DM患者,配对后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68例完成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3个月后,hs-CRP、MDA、ET-1值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NO、SOD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hs-CRP、NO、ET-1、MDA、SOD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在降血糖同时,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应激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 孙婷婷张莹王慧陈福琴
- 关键词:糖尿病C反应蛋白质内皮素氧化性应激瑞格列奈
- 一种加压冷疗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冷疗装置,包括水箱、冷疗装置和多个冷疗袖带,冷疗装置输入端与水箱连接,输出端与冷疗袖带连接;冷疗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制冷模块、控制模块、水泵、加压气泵和压力传感器;制冷模块、水泵、加压气泵和压力传感器分别...
- 魏慧石润琇张莹
- 文献传递
-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apelin和TNF-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pelin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初诊肥胖T2DM患者(T2DM组,n=61),随机接受二甲双胍(Met组,n=31)和罗格列酮(Rog组,n=30)治疗,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n=30)。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pelin、TNF-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以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T2DM患者Apel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均<0.05),且与BMI、FIN、FBG、HOMA-IR均呈正相关(P均<0.05);治疗后Apelin、TNF-α、FB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中Rog组Apelin、TNF-α水平较Met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Met组BMI显著下降(P<0.05),Rog组无显著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Apelin与TNF-α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肥胖T2DM患者血清高水平Apelin、TNF-α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过程。
- 徐华侯为开张莉朱蕾娄福臣张莹王倩于姗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APELIN肿瘤坏死因子-Α
- 2型糖尿病患者chemerin水平变化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chem erin水平变化及其与T2DM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80例,根据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及病变程度不同分为四组:单纯2型糖尿病无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组16例(DM0组);合并下肢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组19例(DM1组);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硬化组23例(DM2组);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组22例(DM3组)。另外选取正常健康查体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chem erin水平,并分析血浆chem erin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 I)、体脂成分(FT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结果 T2DM及T2DM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浆chem er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且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相关(P<0.05)。血浆chem erin水平与BM I、FAT%、HbA1c、HOMA-IR呈正相关(P<0.01)。结论 T2DM患者血浆chem erin水平升高且可能与T2DM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 张莹王倩侯为开张莉徐华朱蕾于珊刘骞黄庆先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CHEMERIN
- 2型糖尿病性腹泻与肠神经系统病变关系的探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泻与肠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因2型糖尿病性腹泻而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4例为糖尿病腹泻组,以其他原因进行结肠镜检查而结肠正常的非糖尿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神经丛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结合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肠神经丛形态、结构改变。结果电镜检查显示,糖尿病腹泻组结肠黏膜层神经纤维束轴索腔空化、雪旺细胞胞质基质呈低电子密度、无髓神经纤维外基膜增厚等改变;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应用PGP9.5标记结肠黏膜层神经纤维后,糖尿病组肠黏膜PGP9.5阳性面积占上皮间质总面积的平均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4.13±1.12)%vs(2.18±1.0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腹泻可能与肠黏膜神经丛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关;肠黏膜神经丛内肠神经纤维数量的改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腹泻症状的产生过程。
- 王倩张莹侯为开张莉徐华王鹏于珊刘骞黄庆先
- 关键词:糖尿病腹泻肠黏膜超微结构
-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FOXP3、GITR及CD25基因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研究Graves病(GD)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及IL-2受体α链(CD25)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GD患者90例,按病情分为GD初诊组30例(男13例,女17例);GD缓解组30例(男10例,女20例);GD复发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健康查体者30例(男14例,女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GITR及CD25mRNA含量,同时利用电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结果GD各组患者外周血FOXP3mRNA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GD缓解组FOXP3mRNA水平较GD初诊组显著升高(P<0.05),复发组FOXP3mRNA水平虽低于缓解组(P<0.05),但明显高于GD初诊组(P<0.05);GD各组女性患者FOXP3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Graves初诊及复发组GITRmRNA、CD25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OXP3、GITR及CD35可能参与了Graves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过程。
- 王宏伟张莹陈福琴
- 关键词:GRAVES病CD4^+CD25^+调节性T细胞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甲状腺疾病
- 2009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炎性反应、创伤修复和免疫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 张莹陈福琴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格雷夫斯病产后甲状腺炎
- 基于认知行为的个案管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究基于认知行为的个案管理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基于认知行为的个案管理,45例)、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护理,45例)。比较2组患者的肾功能、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结果 护理3个月后,2组的血清肌酐、血尿氮素和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正确认知、并发症正确认知等自护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2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肾脏病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评分均较入组时升高,且观察组的KDQ各方面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将基于认知行为的个案管理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不仅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而且对提升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效果。
- 梁化贤武玉品张莹侯宪华丰晓波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认知行为干预个案管理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