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糖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与机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究不同n-3/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否能够调节视网膜细胞的高糖损伤,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APRE-19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高糖损伤环境,筛选细胞能耐受的5种PUFAsα-亚麻酸(ALA)、亚油酸(LA)、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最高安全浓度,并以此浓度分别协同高糖处理细胞,测定细胞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脂氧素A4(LXA4)的分泌量及胞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 APRE-19细胞株对上述五种PUFAs耐受量存在差异,100μmol/L是其均可耐受的最高安全浓度。与高糖协同处理时,LA、EPA显著下调TNF-α分泌,LA、ALA、EPA、DHA显著下调IL-6分泌,LA、ALA、AA、DHA显著下调IL-4分泌,ALA显著上调LXA4分泌(P<0.05);ALA恢复SOD酶活力至正常水平,ALA、LA和DHA上调CAT酶活力。结论 PUFAs能够调节高糖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发生可能是其主要的机制之一,氧化应激调控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 马颀于海宁倪晓锋徐健张程程沈生荣
-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高糖ARPE-19视网膜
- 低盐卤用量腐乳白坯自动化生产关键工艺被引量:2
- 2016年
- 以大豆为原料对腐乳生产中泡豆、点卤等关键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构建了腐乳白坯标准化、自动化、关键节点协调一致的具有低盐卤用量的腐乳白坯加工工艺,其关键工艺技术参数为:豆水比例1∶3.5(g∶mL)泡豆12 h;干大豆按豆水质量比1∶7的比例磨浆;20 min将生豆浆煮沸到100℃,闷浆5-10 min;82-86℃下35r/min搅拌30 s(点卤时间20 s)以盐卤与添加豆浆的质量的1.2%进行点卤。该工艺的最大特征是低盐卤用量,且腐乳水分自由度比发酵前的腐乳白坯明显降低,有利于品质和保藏,可以实现腐乳白坯的全自动加工。
- 哈尔乐哈西.布勒斯别克倪晓锋徐健贾银炜沈生荣
- 关键词:生产工艺自动化生产水分分布
- 低毒高效提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工艺优化被引量:6
- 2015年
- 随着虾青素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提取剂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以雨生红球藻为原料,研究了多种提取剂的得率,以选出低毒高效的提取溶剂。同时,还研究了料液比、温度及提取时间对雨生红球藻中活性成分虾青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参数,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提取溶剂。提取溶剂、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时间的最佳条件分别是:乙酸乙酯∶乙醇(1∶1)、1∶100、40℃、20 min,最佳得率为49.96%。
- 徐健倪晓锋沈生荣
-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虾青素
- 腐乳白斑的化学组成及其抑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探寻腐乳白斑的抑制手段,揭示白斑的物质基础,以腐乳白斑和不同品牌、不同品种腐乳为供试材料,测定溶解性、燃烧性、氨基酸组成,粗蛋白和钙离子含量,并通过毛霉菌株诱变、加入抗氧化剂处理研究腐乳白斑的抑制方法。结果表明:腐乳白斑易溶于甲酸溶液,粗蛋白含量为38.45%,钙含量为0.05 g/100 g,表明白斑的构成是以游离酪氨酸为主的氨基酸等结晶混合物。不同品牌、不同品种腐乳的氨基酸含量比较发现,白斑的形成与腐乳发酵工艺有关。毛霉菌株诱变后的白腐乳氨基酸含量有差异并出现白斑,说明物理诱变毛霉菌并不能彻底解决腐乳白斑问题。调节酒精度数发现,酒精度为13%的腐乳白斑形成率最低。在后期发酵向配料中加入抗氧化剂大豆异黄酮和茶多酚,在室温下后发酵半年,无白斑出现,表明抗氧化剂的添加有明显抑制腐乳白斑形成的作用。
- 哈尔乐哈西.布勒斯别克徐健沈生荣
- 关键词:腐乳白斑酪氨酸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