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辉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形貌
  • 2篇
  • 1篇氮气
  • 1篇多孔硅
  • 1篇退火
  • 1篇退火处理
  • 1篇微结构
  • 1篇微结构研究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薄膜
  • 1篇纳米硅
  • 1篇金属
  • 1篇高纯
  • 1篇高纯氮
  • 1篇高纯氮气

机构

  • 4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4篇杨晓辉
  • 3篇李幸福
  • 2篇贾敏
  • 1篇吕健
  • 1篇宋小燕

传媒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河南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孔硅还原铜纳米复合薄膜的微结构研究
2006年
利用扫描电镜(SEM)、XRD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铁钝化多孔硅在沉积前与沉积后的结构变化特点以及沉积时间对所沉积的铜薄膜结构的影响.在浸渍一定时间后,铜/铁钝化多孔硅纳米复合薄膜继承了新鲜制备的铁钝化多孔硅的结构特点,同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铜的沉积量逐渐增加,铜纳米颗粒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长大.
李幸福杨晓辉贾敏宋小燕
高纯氮气退火处理对铁钝化多孔硅形貌的影响
2006年
退火处理对复合薄膜的形貌和结构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对由水热腐蚀技术制得的铁钝化多孔硅进行高纯氮气(99.999 9%)下900℃退火3 h,利用扫描电镜(SEM)、XRD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铁钝化多孔硅在退火前与退火后的结构变化特点.发现在微米层次上,退火后的多孔硅样品基本保持了退火前样品表面的规则阵列排布形式;在纳米层次上,退火后样品表面的硅柱仍呈多孔状,但孔壁的硅晶粒长大,平均晶粒尺寸由退火前的5 nm长大为退火后的17.2 nm.
杨晓辉李幸福
铜/铁钝化多孔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形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由水热腐蚀技术制得的铁钝化多孔硅作为基底,采用浸渍镀膜技术成功制备了铁钝化多孔硅/铜纳米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XRD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铁钝化多孔硅在沉积前与沉积后的结构变化特点以及沉积时间对所沉积的铜薄膜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渍一定时间后,铜/铁钝化多孔硅纳米复合薄膜继承了新鲜制备的铁钝化多孔硅的结构特点;同时,在溶液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反应时间的的延长,铜的沉积量逐渐增加,铜纳米颗粒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长大.
李幸福杨晓辉贾敏
金属/硅基纳米复合体系制备技术
2011年
金属/硅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获得了比相应单纯的纳米硅更为优越的材料性能.为更好地发挥这些材料的性能,需要解决材料表面的形貌(尺寸和形状)、效率及反应条件的可控制性.为此,针对金属/硅基复合纳米体系的制备技术及进展作了概述.
吕健杨晓辉
关键词:纳米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