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东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附20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介绍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1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例出现一过性尿崩,无永久性尿崩,1例出现脑脊液漏。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能减少垂体腺瘤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 汤德刚张相双王维东
- 关键词:垂体腺瘤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外科
- 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除血肿量达90%以上,5例再次出血,2例死亡,植物状态生存4例。术后6个月随访,愈后良好30例,其中16例基本可生活自理。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有利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张相双王维东王维东童加谋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
- 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经手术治疗共存活34例;5例再次出血,其中2例死亡。随访3~6个月,ADL分级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2例、Ⅳ级2例、Ⅴ级2例。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张相双王维东童加谋汤德刚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手术
- 大脑镰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对16例经手术治疗的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3例,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9例,SimpsonⅡ级切除4例,其余3例SimpsonⅡI级切除。术后随访6~72月,2例复发,无手术死亡。结论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治疗力争达到全切除,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重要回流静脉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张相双汤德刚王维东童加谋
- 关键词:大脑镰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
-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某医院手术治疗的16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死亡2例,在随访的14例患者中,8例恢复满意。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重要救命措施,但要把握手术时机和术式。
- 汤德刚张相双王维东童加谋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标准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
- 5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对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根据出血部位、血肿量、发病时间、意识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锥颅血肿抽吸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存活45例,死亡11例。随访3~6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断: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2例、Ⅳ级5例、Ⅴ级4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前要综合分析病情,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灵活机动地选择手术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汤德刚张相双王维东童加谋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附42例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微创颅骨钻孔血肿外引流术3种手术方式,并结合脑室置管尿激酶灌注溶解血肿治疗。结果常规组病死率最高;小骨窗组(55%)和钻孔组(50%)近期疗效优良率高于常规组(40%),尿激酶灌注能促进血肿清除。结论个体化的微创血肿清除手术结合纤溶药物的应用是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法。
- 王维东徐亮袁宝超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室手术
- 超早期介入栓塞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体会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在破裂出血急性期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超早期(24 h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51例急诊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合Raymond分级标准,对术中及术后栓塞情况进行分析,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为基础,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RaymondⅠ级栓塞35例,Ⅱ级及Ⅲ级栓塞分别有10例、6例,其中动脉瘤术中破裂3例,予以快速填塞弹簧圈等急救措施后完全栓塞;4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给予替罗非班溶栓等措施后血流恢复。患者预后情况用GOS评分进行评估,其中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死亡患者数量分别为36例、8例、4例、3例,死亡率为5.88%,总体预后良好。结论 急诊超早期对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栓塞方法治疗,可以减少动脉瘤二次破裂出血的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 徐亮王根汤德刚王维东马骏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时机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