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一洁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讨被引量:10
- 2015年
- 消化内科教学是医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对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后归纳为以下几点:(1)带教教师监督下的学生首诊制;(2)结合病例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查房;(3)网络资源的应用;(4)标准化患者系统的建立和应用;(5)基础内镜观摩;(6)病历书写培训及出科考核。
- 翁一洁江丹贤叶文桃谭文凯
- 关键词:教学消化内科
- 地榆升白片防治结直肠癌FOLFOX方案化疗后免疫功能下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地榆升白片防治结直肠癌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后免疫功能下降的作用。方法 7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化疗开始后,实验组患者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患者不预防用药。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3+T细胞和CD4+T细胞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3+T细胞和CD4+T细胞化疗过程中均下降,其中对照组患者下降较实验组明显(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有防治FOLFOX化疗后中性粒细胞、CD3+T细胞和CD4+T细胞下降的作用,保护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 翁一洁江丹贤梁彩霞庞雅君陈国强
- 关键词:结直肠癌地榆升白片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
- 大鼠内因湿热造模方法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内因造模方法对模型大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I组(高脂饮食+白酒灌服10 d)、模型Ⅱ组(高脂饮食+白酒灌服20 d),模型Ⅲ组(高脂饮食+白酒灌服30 d);运用放免法观察MTL、GAS的变化。结果模型Ⅱ组、Ⅲ组MTL、GAS水平均显著升高,模型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动素、胃泌素指标异常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效应,会出现腹胀、纳呆、大便溏、呕恶等。高脂高糖饮食和白酒灌服20 d是脾胃湿热证病理模型内因造模中较合适的时间。
- 翁一洁郑学宝
- 关键词:湿热证胃动素胃泌素
- GFL方案治疗FOLFOX方案失败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GFL方案(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FOLFOX方案(草酸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失败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7例FOLFOX方案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应用GFL方案治疗2~4个周期。观察疗效。结果 27例均可评价,有效率为33.3%,其中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9例(33.3%),稳定11例(40.7%),进展7例(25.9%),中位生存期5.2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但均为轻度。结论 GFL方案治疗FOLFOX方案失败的晚期胃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江丹贤翁一洁梁彩霞庞雅君陈国强
- 关键词:胃癌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
- 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与研究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构建与人体最接近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客观指标评价体系。方法根据前期研究的方法即结合内因湿热和免疫复合法诱发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观察大鼠证候学、结肠病理学及免疫学指标的改变,判定造模是否成功。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嗜睡懒动、蜷缩,饮少纳呆,精神萎靡,毛发疏松粗糙、晦暗无光泽,腹泻及血便明显。DAI、病理学评分、MTL、GAS、COX-2、IFN-γ、VCAM-1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采用高脂高糖辛辣饮食加免疫复合法可以构建出理想的湿热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
- 翁一洁郑学宝
- 关键词: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 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免疫学机制及中医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9年
- 翁一洁郑学宝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黏膜下层微生物感染
- 地榆升白片对结直肠癌病人FOLFOX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地榆升白片防治结直肠癌病人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三组病人均接受FOLFOX方案化疗。自第一周期化疗开始前2周,实验组A病人持续口服地榆升白片至总化疗疗程结束后3周;实验组B化疗开始后持续口服地榆升白片至总化疗疗程结束后3周;对照组不预防用药。治疗过程中监测血象变化。结果三组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在化疗过程中均有下降;其中,对照组病人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最明显,实验组A、实验组B之间无明显差异;三组病人间血红蛋白无明显下降。结论地榆升白片对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后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有保护作用,化疗前开始用药与化疗开始后用药效果差异不明显。
- 江丹贤翁一洁梁彩霞庞雅君陈国强
- 关键词:地榆升白片结直肠癌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
- 双歧杆菌对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及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5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双歧杆菌组、柳氮磺吡啶组、柳氮磺吡啶+双歧杆菌组及自然恢复组,造模前预防性运用双歧杆菌及造模后运用双歧杆菌及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各组的症状病理表现,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AdCAM-1的变化。结果双歧杆菌组、柳氮磺吡啶组、柳氮磺吡啶+双歧杆菌组MAdCAM-1表达水平均下降,以柳氮磺吡啶+双歧杆菌组下降最明显。结论双歧杆菌可能通过抑制结直肠黏MAdCAM-1的表达而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达到治疗UC的目的。
- 翁一洁江丹贤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双歧杆菌
- 不同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比较与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和探讨2,4,6一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单纯免疫法与免疫复合法介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TNBS/乙醇组(B)、单纯免疫组(c)和免疫复合组(D)。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病理改变、结肠粘膜损伤积分及结肠组织细胞因子TNF一a、IL一6等方面变化结论:免疫复合法重复性好,病变更类似人UC,持续时间长,是较理想的造模方法。
- 翁一洁江丹贤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 检体诊断教学方法新思考被引量:8
- 2008年
- 检体诊断是诊断学临床技能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心肺、腹电脑模拟人的辅助教学、合理应用标准化病人等的实践,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 翁一洁江丹贤
- 关键词:诊断学检体诊断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