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华
- 作品数:50 被引量:18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对辽宁省岫岩地区2次5级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报及思考被引量:4
- 2000年
- 详细记述了对辽宁省岫岩地区 1 999年 1 1月 2 9日MS5 .4地震和 2 0 0 0年 1月 1 2日MS5 .1地震的短临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预测意见和地震实况对比表明 :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分布特点是地震短临预报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一次较大地震发生后 ,其震后趋势的判定往往也是十分复杂的 ,需发挥综合分析的作用 .某地区历史上的地震类型只能作为参考 ,一次地震的震型主要应根据该次地震本身的特点来判定 .在对地震发生后趋势判定有较大分歧和较多疑点的情况下 ,不应过早地宣布这次地震已进入晚期的衰减阶段 .
- 陈荣华
- 关键词:临震预报地震类型短临预报
- 引潮力与潮汐应力对强震触发的研究被引量:55
- 2007年
- 本文讨论了在构造应力水平达到岩石破裂临界值时引潮力、潮汐附加应力的动态变化与地震序列之间的关系,选用了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7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分析了引潮力水平分量动态变化与强震发震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前震、主震及余震序列发震时刻的引潮力存在优势方向,多数地震发震时刻与选取时段引潮力水平分量的方位角相位比平均值仅为35%;对于构造复杂地区,结果显示引潮力水平分量的方位角不仅存在一个优势方向,还明显存在其他优势方向,可能与发震构造有关.根据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潮汐正应力和滑动方向的剪应力及其变化率,结果显示多数地震发震时刻潮汐剪应力接近最大值.
- 张晶郗钦文杨林章陈荣华王武星
- 关键词:引潮力潮汐应力触发地震序列
- 帕米尔东北侧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可能发震地点的判定被引量:1
- 2001年
- 通过地震活动性周期估计、地震活动性层次模型和对大震前地震活动异常分布的分析 ,研究了帕米尔东北侧地区未来地震危险性以及可能发生强震的地点。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未来几年存在着发生 7级以上或 8级左右地震的危险性 。
- 陈荣华
-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地震预报发震地点地震活动异常
- 地震活动模糊集中度和模糊集中-增强度及其在地震危险性估计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89年
-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中从属函数的概念,引进地震活动模糊集中度μ_c和模糊集中-增强度μ_T这两个定量指标,用来研究地震活动高潮期出现之前中等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性(集中程度)和时空分布特性(增强-集中程度)。作为实例,文中详细分析了华北地区前两次地震活动高潮期中第一次大震即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和1937年菏泽7.0级地震发生前中等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所得结果表明,邢台地震和菏泽地震都发生在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模糊集中度μ_c最高的区域,并且在地震发生前10年左右及前1至5年该区域的模糊集中-增强度μ_T值两次超过0.5的高值。文章最后用μ_c和μ_T对近期华北地震形势作了估计。
- 陈荣华冯德益
- 关键词: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
- 一至数年内地震活动区最大地震震级的统计—模糊综合估计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介绍了几种应用于地震活动区一至数年内最大地震震级综合估计的统计方法与模糊数学方法。所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分类概率预报方法、穿过理论方法和改进的极值理论方法。使用的模糊数学方法则有模糊聚类分析、模糊信息检索、地震活动平静异常的模糊识别与模糊自相似等方法。这些大都是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应用实例,文中给出了这几种方法对华北地区1989年最大地震震级的综合估计与检验结果。
- 冯德益聂永安蒋淳徐云波陈荣华
- 关键词:地震活动区震级
- 对辽宁省岫岩地区两次5级多地震的短临预测及其思考
- 1 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M5.4地震的短临预测及其依据的讨论 辽宁省岫岩地区1999年11月9日发生了M4.0和4.2地震,11月25日又发生M4.0和4.2地震,11月26日再次发生 M4.4地震,笔者根据岫岩...
- 陈荣华
- 文献传递
- 引潮力对显著地震触发作用与大震关系及在雅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31
- 2003年
- 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震源区及其附近地壳应变能的积累和快速释放过程。当地震孕育到后期,震源区及其附近应变能高度积累,处于极不稳定的临界状态。因此,地震短临预报方法必须基于临界状态的特点。临界状态的最重要特点是触发因素将起重要作用。固体潮的引潮力是一种重要的触发因素。笔者改进了过去仅用月亮固体潮引潮力的地方平太阴时方法,而用月亮与太阳整个固体潮引潮力作为触发因素,显然这样更为科学和合理。研究表明,大地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发生的几次显著地震易受固体潮引潮力某个方位附近触发。并应用这一现象结合其他地震前兆方法成功预报了2001年2月23日四川雅江6.0级地震。
- 陈荣华
- 关键词:触发作用引潮力显著地震
- 近十几年汾、渭地震带和燕山地震带地震危险性分析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分析了渭河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燕山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认为这三个地震带数百年积累的主要地震能量虽已基本释放,但最近十几年内在怀来至原平一带有可能发生Ms6—7级地震。
- 陈荣华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分析震中分布图强震活动唐山地震
- 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在地震预报中的综合应用被引量:5
- 1992年
- 把研究不确定信息的两种理论方法,即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综合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初步研究结果:(1)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在灰色系统理论 GM(1.1)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和灰色突变预测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为地震预报实用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的途径,并给出了初步应用实例;(2)地震模糊聚类预测中指标优劣的灰色建模判断.仍以 GM(1,1)灰色建模为基础,在模糊聚类分析之前作指标择优处理,减少了指标选择的盲目性.以1975年以来江苏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资料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比较清晰,比一般模糊聚类结果有所改进:(3)关联度和模糊聚类在地震预报中的联合应用.把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方法和模糊集理论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联合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当中,以华北地区每年地震强度预测为例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震预报所依据的不少信息和指标都带有灰色模糊的性质,因而,综合使用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可望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
- 冯德益林命周顾瑾平陈荣华何建树蒋淳姜长宁杨彩霞
- 关键词:地震模糊集理论
- 中国华北地区地震大形势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比较了华北地区第3地震活动期和第4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特点,对华北地区中小地震G-R关系,青藏块体8级地震和华北地区7级地震的关系,日本海沟欧亚板块一侧8级地震和华北地区7级地震的关系以及郯庐带地震活动周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北地区未来3年甚至未来10年地震活动水平为6级,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陈荣华李志海
- 关键词:地震活动期青藏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