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潇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连接相邻结构的黏滞流体阻尼器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连接相邻结构的非线性黏滞流体阻尼器的控制效果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阻尼器布置位置的不同共定义了3种分析工况.首先确定了各工况耦联结构耗能体系的动力响应;其次通过参数化研究得到了各工况中阻尼器的优化阻尼系数;最后基于阻尼器的最大输出力和最大冲程,对阻尼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评价.研究表明:不同布置方式下阻尼器的优化阻尼系数大致相同;目前的技术条件可以满足不同布置方式下所需阻尼器的最大输出力和最大冲程.
- 黄潇朱宏平
-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
-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滞流体阻尼器设计方法
-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滞流体阻尼器设计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阻尼器设计方法,解决现有粘滞流体阻尼器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3)第二控...
- 朱宏平閤东东黄潇
-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
-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阻尼器设计方法,解决现有阻尼器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3)第二控制目标优化...
- 朱宏平閤东东黄潇
- 文献传递
- 连廊连接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的连接参数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根据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的3-DOF模型,以平稳白噪声为地震动激励,推导了塔楼位移的频响函数及功率谱密度函数,建立了结构振动能量表达式.以连廊两端的连接刚度和连接阻尼为研究参数,分别以单体塔楼结构和整体结构的振动能量最小为控制目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连廊两端连接刚度和连接阻尼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得到了多种工况下的优化连接参数分布和在EI Centro波、Taft波及人工波激励下的时程分析对比了减震效果.最后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位移反应功率谱密度分布分析和地震作用时程分析,对比了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连廊两端连接参数对底部塔楼结构动力反应具有交叉影响,塔楼结构不能同时达到最优减震效果,但可根据不同控制目标选取优化参数以取得较好减震效果.
- 孙黄胜朱宏平黄潇
- 关键词:双塔连体结构白噪声地震反应连廊
- 连接相邻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优化设计研究
- 对地震作用下连接相邻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的优化布置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相邻结构间Kelvin型被动控制单元的最优参数表达式,求出了粘弹性阻尼器的优化刚度和优化阻尼。再利用优化设计两步法,以二次型性能指标为控制目标,对阻尼器...
- HUANG Xiao黄潇ZHU Hongping朱宏平
- 关键词:建筑工程粘弹性阻尼器优化设计地震作用
- 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碰撞反应及控制
- 现代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且土地有限,建筑物建造的越来越密集,这就导致相邻建筑结构之间的间距过小。或者由于建筑造型或者使用功能的要求,许多高层建筑都设计成由多个子结构组成的主-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结构之间可能会发...
- 黄潇
- 关键词:地震作用
-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相邻隔震结构的碰撞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Kelvin碰撞模型,推导了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与相邻建筑物相碰撞的动力方程,研究了碰撞时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并将隔震建筑与限位装置、与相邻非隔震结构以及与相邻隔震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相碰撞时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碰撞使得基础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增大,但仍小于非隔震时发生碰撞的加速度响应。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地震作用时隔震建筑与两边相邻结构相碰撞的次数要远多于仅一边结构相碰撞的次数。
- 黄潇朱宏平
- 关键词:隔震结构近断层地震碰撞
- 基于领域理论的生活性街道空间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保成路为例
-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生活性街道的稳定运行是城市安定与活力的保障。在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塑造良好的街道活力同建设优质的街道空间一样重要。现有研究更多从技术层面与设计层面出发,局限于“环境—行为”研究,将...
- 黄潇
- 关键词:权力关系
- 地震时桥梁结构碰撞分析的等效Hertz刚体模型
-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伸缩缝两边的主梁会由于相对位移大于伸缩缝的间距而发生碰撞,引起桥梁结构破坏。本文运用Hertz接触理论和波动力学理论来描述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邻梁的碰撞过程,在Hertz damp碰撞模型的基础上...
- 黄潇朱宏平
- 关键词:碰撞HERTZ接触理论桥梁结构
-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
-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阻尼器设计方法,解决现有阻尼器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3)第二控制目标优化...
- 朱宏平閤东东黄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