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文霞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曝气
  • 4篇河道
  • 3篇底泥
  • 3篇水体
  • 3篇自净
  • 3篇污染
  • 3篇污染底泥
  • 3篇搅拌
  • 3篇河道底泥
  • 2篇水体自净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机物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剂
  • 1篇水体富营养
  • 1篇水体富营养化
  • 1篇水体修复
  • 1篇气垫
  • 1篇微生态环境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1篇四川省建筑设...

作者

  • 5篇史文霞
  • 3篇孙井梅
  • 2篇常素云
  • 2篇席兆胜
  • 1篇赵新华
  • 1篇刘晶晶
  • 1篇王志超
  • 1篇郑毅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污染底泥对水体自净的影响
史文霞
关键词:曝气搅拌河道底泥
污染底泥对水体自净的影响及强化自净模式
目前我国淡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江河流域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呈发展的趋势,河道的修复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河道修复方法,如人工曝气复氧、微生物修复等在治理过程中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其可控性...
史文霞
关键词:曝气搅拌河道底泥
文献传递
扰动强化污染底泥有机物自净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扰动能够强化水体溶解氧的恢复并加快传质,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有利于水体和底泥COD的降解,是一种常用的污染水体的修复方法。文章通过人工模拟的水体,构建搅拌和曝气两种上覆水扰动条件,研究了在这两种条件下水体中有机物含量以及底泥中微生物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扰动对水体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情况相比,在搅拌、曝气条件下水中ρ(溶解氧)分别由0.2 mg.L-1提高到1.0和8.0 mg.L-1左右;曝气条件下底泥中蛋白含量及细菌数均最高;(2)底泥中w(脱氢酶活性)在搅拌和曝气条件下分别为0.52和0.46μg.g-1左右;(3)曝气条件下对上覆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呈现出较好的降解趋势。因此,运用曝气技术既能加速有机物的生化降解,改善水质;又可强化水体溶解氧的恢复,创造了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增强了水体中微生物的活性,促进了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在治理河道污染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孙井梅刘晶晶史文霞席兆胜唐先权
关键词:曝气微生态环境
扰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人工构建的模拟水体系统,观察搅拌和曝气条件下水体中氮磷含量和形态的变化规律,研究和探讨了扰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改善。结果表明:(1)扰动对上覆水体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但是能够有效促进底泥中氨氮向水体扩散,从而使底泥中氮含量明显降低,运行99 d后,曝气反应器中底泥总氮含量从初始3.46 g.kg-1降至0.68 g.kg-1,仅为对照反应器的1/4;(2)搅拌对上覆水中磷的去除效果最佳,反应器运行期间,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37%左右;(3)扰动能增加底泥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合理运用扰动能够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改善微生态环境,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利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改善。
孙井梅王志超席兆胜常素云史文霞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曝气搅拌生物多样性
用于城市河道修复的药剂投加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河道修复的药剂投加装置,包括气垫,所述气垫的顶部依次与固定板、支撑杆和药剂罐连接,所述药剂罐的侧壁或底壁上设置阀门,所述药剂罐的顶壁上设置有进液口,绳索与所述气垫或支撑杆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
常素云孙井梅史文霞赵新华郑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