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凤
- 作品数:1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氏杆菌性骨关节炎12例临床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在骨关节、腰椎、骶髂关节影像学特征表现,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12例经布氏杆菌补体结合试验为阳性的确诊病理,分别作了X线、CT、MRI检查。结果:12例布氏杆菌病,单关节或脊柱发病6例,多关节和脊柱同时发病6例,从X线、CT、MRI表现的影像学分析做了总结。结论:布氏杆菌性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
- 李惠明张云凤钟秀
- 关键词:X线计算机
- 布氏杆菌性骨关节炎临床影像学诊断
- 颈椎磁共振检查采用快速回波技术扫描已有报道。但低场机报道不多,为获得更好的扫描图像以利诊断,笔者对48例颈椎患者T2WI进行了采用常规FC序列及GR序列扫描成像检查,并对这两种方法所产生的图像进行了对照分析。探讨两种序列...
- 李惠明尤壮志张云凤钟秀
- 关键词:布氏杆菌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检查扫描图像
- 文献传递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撕裂的MRI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112例(120膝)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8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MRI正确诊断112例(120膝),诊断敏感度为5.3%。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撕裂的MRI表现主要为半月板增厚、肥大,内见异常高信号影。外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并撕裂的检出比例(99/120)明显高于内侧(22/120),盘状半月板并发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比例较高。结论MRI是诊断盘状半月板及撕裂的较好方法。
- 张云凤于静红付金乐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多层螺旋CT(MSCTA)后处理技术对椎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
- 本文对20例临床均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MSCTA检查,结果表明,椎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可很好地显示双侧动脉的走行,解剖结构及椎动脉与横突孔的关系。现对CTA的优点进行了简述。
- 张云凤于静红贺永雄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椎动脉造影
- 文献传递
- 颈椎椎弓根螺钉误置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价
- 目的:通过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患者的术后CT测量结果并结合临床,总结椎弓根螺钉误置率并分析误置的原因和后果,评价精确置钉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8年5月96例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患者行术前、术后...
- 贺永雄刘斌张沛常志强吴春利钟秀张云凤于静红
- 关键词:颈椎椎弓根螺钉影像学评价
- 文献传递
- 颈椎骨巨细胞瘤一例报道
- 2006年
- 岳利霞张云凤
- 关键词:外伤后
- 椎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在颈椎外科临床价值
- 目的对颈椎病和颈椎外伤的患者行椎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评价椎动脉的情况,协助诊断和治疗,评价手术的疗效和预后。方法2009年4月至6月对我院就诊的22例患者行椎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10例,颈椎外伤致颈...
- 贺永雄刘斌张沛常志强钟秀张云凤于静红吴春利
- 关键词:椎动脉造影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外科
- 椎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在颈椎外科临床价值
- 目的:对颈椎病和颈椎外伤的患者行椎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评价椎动脉的情况,协助诊断和治疗,评价手术的疗效和预后。方法:2009年4月至6月对我院就诊的22例患者行椎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10例,颈椎外伤...
- 贺永雄刘斌张沛常志强钟秀张云凤于静红吴春利
- 关键词:椎动脉造影颈椎外伤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外科
- 文献传递
- MR在剥脱性骨软骨炎中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MRI在剥脱脱性骨软骨炎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或关节镜证实的剥脱性骨软骨炎的MRI资料17例,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17例中膝关节内外侧髁14例,距骨滑车3例,其不同病程的MRI表现与关节镜或手术病理所见一致。结论:剥脱性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是诊断该病的理想检查方法。
- 尤壮志宋津玲李惠明黄恕芳张云凤
- 关键词:剥脱性骨软骨炎磁共振成像
- 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 本文介绍了成软骨细胞瘤(chondroblastoma)又称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软骨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以协助临床做出正确的诊断。通过资料分析:成软骨细胞瘤不但发生于骨骺的部位,而且凡是软骨内成骨的...
- 张云凤李惠明于静红
- 关键词:成软骨细胞瘤影像诊断软骨组织X线诊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