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晓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青年
  • 2篇志愿
  • 2篇志愿者
  • 2篇青年志愿者
  • 2篇中青年
  • 2篇公共
  • 2篇公共事件
  • 2篇12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压力
  • 1篇行为体
  • 1篇药物成瘾
  • 1篇药物成瘾者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抑郁
  • 1篇哲学
  • 1篇直升

机构

  • 12篇北京青年政治...
  • 4篇陆军航空兵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外交学院
  • 1篇北京青少年研...

作者

  • 14篇景晓娟
  • 4篇景晓强
  • 1篇程黎
  • 1篇张宁
  • 1篇张雨青
  • 1篇刘世保
  • 1篇袁光亮
  • 1篇韩珊珊
  • 1篇张宁
  • 1篇丁晓鹃

传媒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北京青年研究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德育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外交评论(外...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3
  • 4篇2010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青团服务青年婚恋模式研究
2020年
婚恋是青年个人的人生大事,青年婚恋则是家国大事。本文在回顾共青团服务青年婚恋历史的基础上梳理现状,分析新时代青年婚恋及其服务中出现的新需求和新挑战,并探索共青团服务青年婚恋模式的新发展。共青团服务青年婚恋的模式优化,可在以长链完整服务、以社交推动婚恋、以制度保障婚恋、以定制服务多元、以科学促进发展、以公益获得收益等六方面重点着力。
景晓娟
关键词:共青团青年婚恋
北京市7-12岁儿童对“责任”概念自由描述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责任感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主题,强烈的责任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以随机抽取的267名北京市7-12岁儿童为样本,采用儿童自由描述的方法进行实施。结果表明:北京市7-12岁儿童责任概念包含八个要素,按提名频率高低降序排列分别是事情/任务、角色/职务、承诺/委托、主客体、过失承担、时间、完成和质量。其责任概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年级发展趋势,表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由片面到全面、由他律到自律的特点。
景晓娟景晓强
关键词:儿童
中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戒烟行为改变技术使用情况及其与戒烟成功率的关系研究
2024年
背景戒烟行为改变技术(BCTs)是指可以改变参与者吸烟行为的干预内容的明确表述,目前尚缺乏研究探索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BCTs使用现状。目的了解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并探讨医务人员BCTs使用情况、感知效果与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3月,通过“问卷星”向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发放线上问卷,调查其44项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感知效果、所在门诊的戒烟成功率,以及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征。采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医务人员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对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的影响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采用简单斜率分析进一步检验BCTs使用项数和感知效果的交互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85份。285名戒烟门诊医务人员平均使用BCTs项数为(29±13)项,对BCTs的感知效果平均评分为(3.15±0.96)分,所在戒烟门诊的平均戒烟成功率为(37.0±24.3)%。不同最高学历、所在门诊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情况医务人员的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戒烟门诊工作年限、医院职务、所在门诊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情况医务人员的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戒烟门诊工作年限、医院职务、所在门诊是否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3项变量后,医务人员BCTs感知效果能正向预测戒烟门诊的戒烟成功率[b(95%CI)=10.070(7.066~13.075),P<0.05],而BCTs使用项数不是戒烟门诊戒烟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纳入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后,模型对戒烟门诊戒烟成功率的解释度增加2.2%,BCTs感知效果[b(95%CI)=11.711(8.548~14.874),P<0.05]、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b(95%CI)=2.921(0.958~4.884),P<0.05]对戒烟成功率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医务人员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对�
洪秋棉廖艳辉景晓娟张宁
关键词:戒烟门诊戒烟成功率交互效应
关于同伴接受性和友谊对儿童适应的影响的研究
同伴关系是儿童发展适应的重要背景因素.该研究探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4、6、8年级共490名儿童,做同伴接受性和友谊这两类同伴关系对儿童适应的影响横断研究.结果表明:1.友谊和同伴接受性的发展趋势接近,该趋势存在性别差异...
景晓娟
关键词:同伴接受性情绪适应
文献传递
重大公共事件中青年志愿者利他动机的研究——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为例被引量:19
2010年
本文以北京2008年奥运志愿者为例,采用量化研究法,对青年志愿者利他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志愿者的利他动机具有多层次结构,在多元化中表现出主导倾向性,其中内、外源动机并存并序;随卷入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志愿者的利他动机表现出"由外源到内源"的发展转化。
景晓娟
关键词:志愿者
重大公共事件中青年志愿者的个性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发现一人格上表现外向乐群、情绪积极稳定的青年更倾向于参加志愿活动。 发现二在人性哲学的各个维度上,志愿者的态度更加积极独立。
刘世保景晓娟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公共事件志愿活动人性哲学
内隐健康信念在压力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效应
2024年
目的检验内隐健康信念在青年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探索压力对心理健康负面影响的健康教育介入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企业青年员工,使用内隐健康信念量表、压力量表、抑郁量表和心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son相关、Hayes Process建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企业青年员工的内隐健康信念量表得分为(25.08±4.70)分,压力量表得分为(13.38±6.89)分,抑郁量表得分为(13.82±4.98)分,心盛量表得分为(83.70±23.80)分。Pea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压力与抑郁(r=0.647)呈正相关,与心盛(r=-0.641)呈负相关(P<0.05);内隐健康信念与压力(r=-0.330)、抑郁(r=-0.350)均呈负相关,与心盛(r=0.376)呈正相关(P<0.0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内隐健康信念与压力的交互项显著正向预测心盛(95%CI:0.016~0.112),内隐健康信念对压力与心盛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内隐健康信念与压力的交互项显著正向预测抑郁(95%CI:-0.028~-0.008),内隐健康信念对压力与抑郁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P<0.05)。结论压力负面影响心理健康,内隐健康信念在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故未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应强化健康可塑、可控的部分,缓解压力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景晓娟
关键词:心理健康抑郁
身份建构过程中行为体的施动性--基于社会化理论与社会身份理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世界政治是关于身份建构的政治。对于行为体如何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发挥施动性,社会化理论和社会身份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化理论视角下,社会化者借助强势地位,通过军事强制、利益奖惩、规范传授等机制主导身份建构过程,而受到安全、利益和行为适当性的驱动,被社会化者会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或者内化给定的身份。无论是社会化者还是被社会化者,行为体的施动性表现为对结构的强化性再造。而在社会身份理论视角下,行为体不分强弱,同样都可以主导身份建构过程,身份建构是集体自尊驱动下的自主过程。社会竞争、社会创造和社会流动是常用的身份建构战略。行为体的施动性使结构变革成为可能。在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
景晓强景晓娟
关键词:身份建构行为体社会化理论
新时代青年工作职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实践为例
2022年
党和国家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布局青年工作,青年工作人才培养是战略实现的基础。本文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职业人才培养为例,从青年工作特色专业群建设的角度,探索新时代青年工作职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一是优化培养体系,在青年政治特色人才培养上守正创新。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上提质培优,坚持“用实践讲政治,用实践强技能”的实践育人模式,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机制,进一步开放实践育人平台。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上强基固本。四是夯实科研服务,在青年工作职业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上积累创新。
景晓娟
关键词:青年工作
超常儿童也需要教育公平被引量:19
2021年
在创新驱动、人才强国的背景下,发展超常儿童教育、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保障超常儿童发展权利以服务国家发展利益的必由之路。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目前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需正视并重视超常儿童的特殊性以促进差异性教育公平,需改善超常儿童的不利处境以促进补偿性教育公平,需厘清超常儿童教育内在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以促进平等性教育公平。建议通过给予基础保障、落实融合教育、推动科学普筛、教育全域参与、启动专业建设、强化科学研究等措施来促进超常儿童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超常儿童教育高质量公平发展。
景晓娟程黎
关键词:公平超常儿童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