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蕾

作品数:33 被引量:142H指数:5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缺血
  • 8篇卒中
  • 7篇血性
  • 7篇疗效
  • 6篇通路
  • 5篇炎症
  • 5篇脑出血
  • 5篇脑缺血
  • 5篇出血
  • 4篇信号
  • 4篇信号通路
  • 4篇帕金森
  • 4篇脑卒中
  • 4篇红花
  • 3篇蛋白
  • 3篇再灌注
  • 3篇神经元
  • 3篇帕金森病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缺血性卒中

机构

  • 30篇邯郸市中心医...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邯郸市第二医...

作者

  • 33篇李晓蕾
  • 13篇朱海生
  • 8篇赵伟光
  • 7篇王旭东
  • 5篇刘利
  • 5篇刘振武
  • 5篇郭敏
  • 3篇颜继英
  • 3篇李佳
  • 3篇贺冠强
  • 2篇姚利
  • 2篇江丽强
  • 2篇周涛
  • 2篇白水平
  • 2篇石彩英
  • 2篇林欣
  • 1篇袁怀武
  • 1篇佟梦琦
  • 1篇栾玉杰
  • 1篇李菁晶

传媒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康复学报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侧股骨干并股骨颈骨折漏诊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同侧股骨干并股骨颈骨折属于骨科少见的高能量创伤,占股骨干骨折的1%~9%[1]。由于其独特的致伤机制和诸多合并损伤,虽临床上对其关注度逐渐提高,但漏诊率仍较高,20%~50%的病例会延迟或遗漏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及时识别股骨颈骨折有助于早期固定,降低骨不连和缺血性坏死的风险[2-3]。相反,若在固定股骨干之前遗漏该骨折则可能会导致手术时股骨颈骨折移位加大,且由于初次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的限制易造成二期对股骨颈的固定难度加大等[4-5]。
赵伟光颜继英石彩英王志云郭微李晓蕾刘振武赵建龙刘利杨朝晖
关键词: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漏诊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2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CVST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结结果等。结果:(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或误诊。(2)常见症状头痛、呕吐和(或)神经功能障碍。(3)年轻患者及女性多发。结论:CVST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对可疑患者尽早CT、MRI及MRV检查。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泉峰武玉琴李晓蕾
闭合性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隐性失血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闭合性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82例采用PFNA固定方案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身高、体质量及手术前后红细胞比容,应用Gross方程计算失血总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围手术期失血总量(489.32±6.41)mL,显性(术中)失血量(78.24±8.98)mL,隐性失血量(412.63±5.27)mL,隐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84.33±1.24)%。结论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远远超过术中出血量。在评估出血量时要充分考虑隐性失血,并注意监测血常规。
江丽强岳亚玲李晓蕾颜继英魏萌刘振武刘利赵伟光
关键词:隐性失血髓内固定转子间骨折血常规
塞来昔布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异位骨化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目前吲哚美辛已作为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的常用药物,但是该药物常伴有严重不良胃肠道反应,而塞来昔布作为COX-2特异性抑制剂理论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但其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的作用目前尚缺乏研究。目的:观察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的效果,为伴有胃肠道症状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12/2011-05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年龄55~72(65.40±3.24)岁,左髋19例,右髋31例。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25例和吲哚美辛组25例,分别给予塞来昔布200mg/d或吲哚美辛75mg/d,连续服用6周。结果与结论:塞来昔布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2.0%,吲哚美辛组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塞来昔布组与吲哚美辛组分别为88.0%,7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塞来昔布组和吲哚美辛组分别为16.0%,3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9)。结果可见塞来昔布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位骨化是可行的,并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赵伟光刘利李晓蕾刘振武
关键词:塞来昔布吲哚美辛
三柱分型固定理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在三柱分型固定理论指导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按手术内固定方法是否按照三柱固定理论施行而分为符合组40例和不符合组40例,分别采用Rasmussen影像评分和改良HSS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8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60个月。符合组内术后初期与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符合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Rasmussen评分和末次随访改良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三柱理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但可获得即刻牢固稳定性,而且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江丽强李晓蕾刘振武刘利赵伟光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固定术
丁苯酞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hs-CRP、HCY及脑血流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血流量影响,探讨其在vMCI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0例vMCI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B组)、尼莫地平治疗组(C组)及丁苯酞治疗组(D组)各30例,进行12周的临床观察,并选健康查体的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A组);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清hs-CRP、HCY及脑血流量,同时给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结果 B、C、D组治疗前hs-CRP、HCY较A组明显增加(P<0.01),脑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治疗12周后B组hs-CRP、HCY、脑血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C组hs-CRP、HCY较治疗前下降(P<0.05),D组下降更明显(P<0.01);C组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D组改善更明显(P<0.01);A组MMSE评分正常,B、C、D组治疗前均有明显认知障碍;B组治疗后MMSE、H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后评分增加(P<0.05),D组治疗后评分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血管源性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血hs-CRP、HCY水平,提高脑血流量,改善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病情及预后。
朱海生栾玉杰白水平李晓蕾
关键词: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丁苯酞超敏C反应蛋白脑血流量
急性脑出血应用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对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与疗效研究
2021年
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选取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入组,共计80例,患者入院时间在2019年9月—2020年7月之间,将抽签分配法作为此次分组方法,共设置2个小组,每小组均分40例患者,将应用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的小组命名联合组、将应用奥拉西坦治疗的小组命名为单一组,评价指标: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IL-8、hs-CRP)、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对比联合组、单一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两组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显著降低,具备炎症因子指标有较强的对比优势(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奥拉西坦联合鼠神经因子治疗可改善机体炎性反应,提升治疗效果。
李晓鹏耿伟李建波张倩李晓蕾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治疗有效率
托拉塞米+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疗效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2020年
研究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给予单纯甘露醇注射以及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研究价值。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研究价值。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帮助脑出血脑水肿患者早日康复。
李晓蕾
关键词:甘露醇脑出血脑水肿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中病因不明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中病因不明(UE)型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4例,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各项辅助检查,采用CISS分型方法对每位患者进行亚型判定,通过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UE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和穿支动脉(PAD)型在人口学特征、病史、危险因素、血液检查方面的差异。结果:UE型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吸烟比例及发病年龄高于PAD型(P<0.05),与LAA型无显著差异。UE型合并心脏病者比例高于其它2组(P<0.05)。UE型饮酒比例高于LAA型(P<0.05)。UE型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总胆固醇(TC)低于PAD型(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LAA型(P<0.01),其余指标则三者间无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病史、饮酒史、年龄与UE型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属于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病史、饮酒及年龄因素与UE型卒中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
谭庆晶廖晓凌李晓蕾季兴
关键词:卒中
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及有效性评价
2020年
分析氯吡格雷+阿托伐他丁钙对脑栓塞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选择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三科于2018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栓塞患者,共78例,根据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单药组和双药组。单药组仅以常规药物治疗,双药组采取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TC、TG、LDL-C以及HDL-C、Barthel指数、血清CRP浓度等相关指标,双药组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够保证患者预后恢复效果,有效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李晓蕾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脑梗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