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洁
- 作品数:33 被引量:203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朊蛋白在结肠癌及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朊蛋白(PrPc)在正常结肠粘膜、结肠炎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rPc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炎及结肠癌组织(各40例)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结肠癌及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炎症程度等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rPc在正常结肠及结肠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结肠炎中表达较低,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24/40),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的35%(14/40)及结肠炎组织的30%(12/40)(P<0.05)。轻度结肠炎中PrP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重度结肠炎,结肠癌中PrPc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级、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PrP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增高,在结肠炎中表达较低,可作为临床判断结肠癌恶性程度及结肠炎炎症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 梁聪胡皓方诚梁洁吴开春聂勇战
- 关键词:朊蛋白结肠癌结肠炎
- 钙周期素结合蛋白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CacyBP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至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平板克隆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体外和体内的成瘤性,通过Western印迹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一些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CacyBP的siRNA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显著抑制了内源性CacyBP的表达。CacyBP表达下调的胃癌转染细胞生长加快;SGC/CacyBP-siRNA1细胞(0·35±0·03)和SGC/CacyBP-siRNA2细胞(0·43±0·05)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细胞(0·18±0·03)(P<0·01),体外成瘤能力增强;SGC/CacyBP-siRNA荷瘤裸鼠形成的瘤体明显大于对照组小鼠(P<0·001),并使荷瘤裸鼠的生存期显著缩短(P<0·01)。转染细胞中COX-2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mRNA和蛋白均显著增加,β-连环蛋白、rac1和热休克蛋白70的蛋白水平升高,而mRNA无明显变化。结论CacyBP表达下调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 宁晓暄孙世仁李源龚卫琴刘理礼孙力梁洁潘阳林程翌吴开春樊代明
- 关键词:胃肿瘤小干扰RNA
- 胃黏膜相关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 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和/或腹部包块为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92.9%。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21例,伴和/或不伴低度恶性成分的高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7 例。结论 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多为B细胞淋巴瘤,最后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治疗首选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化疗或放疗,预后较好。
- 章必成赵勇梁洁杜光祖高建飞李欣
- 关键词:黏膜相关淋巴瘤预后
- 颇得斯安、美沙拉秦灌肠液与糖皮质激素保留灌肠对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比较
- 陈敏韩霜梁洁王飙落时永全吴开春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前景可观被引量:4
- 2008年
-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有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有限,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IBD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有待更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其机制,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干细胞移植治疗IB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IBD的可能机制进行述评。
- 梁洁王新吴开春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炎性肠疾病免疫调节
- 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
- 目的 评价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治疗C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4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32例确诊为CD并符合应用生物制剂的患者,其中应用5-氨基水杨酸类、激素类及免疫抑制剂类患者为对照组...
- 张玉洁刘真真陈敏董涛洪流梁洁王彪落吴开春
- 基因靶向技术在消化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2007年11月8日,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公布获奖名单,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及英国人马丁·埃文斯以干细胞研究成果——“基因靶向”技术分享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在一份公告中说,三位获奖科学家以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利用胚胎干细胞把特定基因改性引入实验鼠的原理”,
- 梁洁吴开春
- 关键词:靶向技术消化系疾病医学奖诺贝尔
- 消化领域2016年度亮点回眸
- 2017年
- 2016年度,关于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Ⅳ诊断标准、幽门螺杆菌(Hp) Maastricht Ⅴ指南更新、亚太胃癌共识制定、世界首款胃镜操作机器人完成动物实验、亚洲-美洲首届炎症性肠病会议(AAAIBD)、《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35周年纪念画册》出版、201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年会听众首次达万人以上等为本年度国内外消化领域的各大亮点.
- 杨云生梁洁时永全
- 关键词:MAASTRICHT功能性胃肠病消化病学炎症性肠病
- Notch信号通路与血管发育被引量:4
- 2008年
- 梁洁韩骅
- 关键词:血管形成NOTCH信号血管发生
- 缺氧状态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对缺氧诱导因子1α和p300在体外结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300在体外结合的影响。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含HIF1α反式激活域(TAD)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珠子纯化原核表达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利用脂质体将含MKP1的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转入SGC7901细胞;借助Pulldown试验和Western印迹检测MKP1或PD98059对HIF1α与协同激活因子p300在体外结合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MKP1对p300表达的影响。结果(1)成功构建了含HIF1αTAD的原核表达载体,使含HIF1αTAD的GST融合蛋白在BL21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2)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珠子纯化得到了含HIF1αTAD的GST融合蛋白。(3)缺氧12h后,GST融合蛋白HIF1αTAD从PD98059处理细胞裂解液中洗脱的p300量低于从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细胞和SGC7901细胞裂解液中洗脱的p300。(4)分别将MKP1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和pcDNA3.1空载体瞬时转入SGC7901细胞;缺氧12h后,GST融合蛋白从MKP1正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SGC7901MKP1)裂解液中洗脱的p300的量低于从空载体转染细胞(SGC7901空载体)和未转染细胞(SGC7901)裂解液中洗脱的p300。(5)缺氧12h后,p300的表达量在SGC7901MKP1、SGC7901空载体和SGC79013组细胞中无变化。结论MKP1抑制HIF1α和p300在体外结合。
- 刘长江时永全杜昱蕾潘阳林梁洁韩霜樊代明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P300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SGC7901细胞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