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虑远 作品数:4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基于改进N-FINDR算法的华北平原冬小麦面积提取 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解决MODIS数据中普遍存在的混合像元问题,该文利用2008年和2009年多时相的MODIS13Q1影像,以经过优化的N-FINDR算法进行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各省的误差均控制在正负4%左右。利用同期多时相的HJ-1星分类数据作为参考值,在试验区域选择14个均匀分布的样区验证混合像元分解结果。结果显示6个样区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其余8个样区的误差基本在15%左右。该研究可为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监测提供参考。 郝虑远 孙睿 谢东辉 唐侥 汪艳关键词:冬小麦 基于纹理分析的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分类研究 随着卫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用传统的基于像元的遥感影像处理方法不仅无法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影像中的空间细节信息,还会因为“同物异谱”以及“同谱异物”的现象导致分类结果出现较多的漏分和误分,同时分类结果还会呈现严重... 郝虑远关键词:面向对象分类 灰度共生矩阵 蚁群算法 文献传递 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响应 被引量:10 2014年 采用涡动相关法对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生长季(6—9月)CO2通量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以碳吸收为主,夜间以碳排放为主,CO2吸收的最大值出现在灌浆期,峰值为-1.426 mg·m-2·s-1;农田生态系统在4个生育期均表现为碳吸收,但吸收CO2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日吸收总量灌浆期>拔节期>成熟期>苗期。利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和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分别分析了光合有效辐射对白天CO2通量的影响,及温度对夜间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CO2吸收强度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而增大,在低光阶段,光照是控制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之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净吸收量增加减缓;玉米的光量子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0.00098~0.0022 mg·μmol-1。夜间生态系统呼吸与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不同生育期的主导因子不同,苗期土壤温度是主导因子,其余生育期气温是主导因子。 张蕾 孙睿 乔晨 刘绍民 徐自为 唐侥 郝虑远 张荣华关键词:CO2通量 光合有效辐射 基于高光谱指数的林农复合系统小麦冠层氮含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以杨树-小麦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Field Spec Pro FR2500地物光谱仪采集的小麦叶层光谱180份,选取基于单作麦田冠层氮含量估测模型中精度较高的9个指数用于估测林农复合系统中小麦冠层氮的含量,探讨不同水平枯落物覆盖量、林分密度、施肥量条件下小麦叶层氮含量的光谱特征。随机选取116份样本作为训练集基以9个指数分别建立估测模型,其余48份样本作为预测集对估测模型进行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FDNDNI、SDr-SDb两种指数的P-R2与C-R2达到了0.839、0.777与0.844、0.758,此系统预测杨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叶片冠层的氮含量的精度较高,其余7个指数预测精度不理想。以9个指数所建立的估测模型的精度均低于其对单作麦田氮含量的估测精度。 刘旻帝 薛建辉 褚军 郝虑远 金梅娟关键词:林农复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