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瑞林

作品数:4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翻译
  • 3篇译学
  • 2篇知识
  • 2篇翻译学
  • 1篇性知识
  • 1篇语言
  • 1篇整合型
  • 1篇知识论
  • 1篇知识生产
  • 1篇融通
  • 1篇理据
  • 1篇理性知识
  • 1篇劣构
  • 1篇劣构问题
  • 1篇经验知识
  • 1篇课程
  • 1篇跨语言
  • 1篇建构性
  • 1篇翻译课
  • 1篇翻译课程

机构

  • 4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瑞林
  • 1篇贺莺

传媒

  • 2篇中国翻译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东方翻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关于翻译终极解释的知识论探索被引量:28
2015年
相关研究表明,歧义性、干扰性和非对称性体现在翻译空间的不同向度,从而使翻译成为劣构问题显著的一个学科领域,也引发了学界对翻译本质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不断探索,形成了语言观、文化观、认知观、社会观和技术观,为学科的内部建构提供了多元要素互补的宏观概念框架,同时亦催生了翻译多本质论与无本质论的论争。自反思、元反思是翻译学科臻于完善的必然要求。
李瑞林
关键词:知识论翻译学科劣构问题
整合型翻译课程设计假设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首先反观国内翻译课程的演进过程,对实在化、集群化、模块化三类课程形态进行评述。其次,从翻译研究的多科性、翻译过程的体验性、翻译能力的系统性等维度阐发翻译课程整合的理据。最后,基于"课程-教学整合"这一后现代课程论命题,围绕内容、过程、效果三个范畴,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体验为轴心、以能力为指向的翻译课程整合理念和假设模型。本文认为,整合型翻译课程是融合教育环境、任务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体验翻译问题求解为核心,以任务嵌入、技能交互、反思评价为内涵,以双语共现、技术支持为条件,以知识驱动、理论观照、文化透视为依托的一体化翻译课程形态。提出的模型旨在合理配置课程因子,优化课程内部结构,强化课际逻辑关系,促进学习者多元翻译能力的协同发展。
贺莺李瑞林
关键词:理据
译学知识生产的建构性反思被引量:21
2020年
译学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以交叉研究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架构,产生了相应的知识形态和话语结构。知识生产是学科内在建制的核心所在,元反思和自反思是学科知识臻于完备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回溯译学知识建构的大致脉络,然后讨论影响译学知识系统化与创新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即研究对象认知赤字、多元视角分而不合、理论实践二律疏离。囿于这些问题的制约,译学尚没有真正实现整体研究与领域研究的协调统一,未能沉淀出具有内部连贯性和外部指向性的一体化知识形态。针对上述问题,译学研究需要融通真理导向型的西方二元模式与过程导向型的东方一元模式,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范式;融通译学研究与他学科的关联知识,促进产出公理性学术观念;融通知识生产过程与翻译生产过程,增强译学的生态效度、学术品质以及社会关联度。
李瑞林
关键词:翻译实践
知识翻译学的知识论阐释被引量:48
2022年
建制性的翻译研究历经50年的发展,主要采取还原主义的研究进路,从不同向度揭示了翻译的分殊之理,呈现典型的界面研究特征,产生了各自一体的知识结构和话语形式。反观翻译研究的历史境脉和当下状态,多元跨学科视角持续介入,但始终缺乏实质性的对话与联通基础,客观上已造成诸多知识孤岛,因而尚不能对复杂多变的翻译现象做出系统解释,也无法对现实世界的翻译活动产生整体影响。鉴于此,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整合概念,联结迥然各异的研究视角,建立内外连贯一致的概念框架,理应是翻译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元理论问题。本文将翻译研究纳入知识论阐释空间,分析融合不同翻译观念的学术前提和逻辑理路,对照翻译的本体事实、逻辑事实和话语事实,解蔽翻译蕴含的跨语言知识转移本性,揭示知识翻译学之于汇通翻译观念、解释翻译现象、改善翻译生活的潜在价值,以此推动本研究方向的深度探索,提升翻译研究的学术品质,促进翻译知识的自治性建构。
李瑞林
关键词:经验知识理性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