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事干预在儿童生长激素使用管理中的作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药事干预在儿童生长激素使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为构建专科药物管理新体系提供思路。方法:比较药事干预前后生长激素处方量、不合理处方数、患者投诉的情况,分析药事干预的效果。结果:药事干预前生长激素处方量剧增,医院控费压力巨大,患者投诉频繁,药事干预后生长激素处方量显著下降,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改善,针对生长激素的投诉降为零。结论:药事干预是规范药物相关医疗行为、控制药费增长的有效手段,可提高医院对专科药物的管理水平,增强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 曹忠强陈泽彬郭育鑫湛敏李学娟苏喆张洲吴越
- 关键词:生长激素合理用药满意度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7例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引起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分析,总结临床应用该药时的注意事项,为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我院应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儿病例7例,应用Excel软件从用法用量、发生不良反应时间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给药过程中或给药结束2 h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在第1次给药时。结论:临床上给予患儿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在第1次给药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症状、体征,并做好充分的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准备,以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过敏体质者,建议做皮试后再用。
- 李学娟陈泽彬刘丹秦尚够吴越湛敏
- 关键词: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微循环
- 新生儿科维生素K1注射液超说明书应用情况分析
- 吴越魏红湛敏李学娟陈泽彬
- 一例氟康唑治疗失败的白色念珠菌骨髓炎患儿抗真菌治疗分析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真菌性骨髓炎患儿抗真菌治疗中的药学服务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氟康唑治疗失败的白色念珠菌性骨髓炎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协助医师调整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不良反应处理及用药教育等方面...
- 湛敏陈泽彬欧阳珊何艳玲吴玮哲
- 关键词:抗真菌治疗
- 文献传递
- 1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分析与药学监护
- 2021年
-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的策略。方法借助相关指南及文献,对1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抗感染治疗、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TDM)和剂量调整进行分析及讨论,向临床医生提供药物治疗措施和建议。结果通过对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用药分析,结合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停用美罗培南,加用利福平;根据万古霉素监测浓度,延长其输注时间以达目标范围,医生部分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依据药物治疗相关指南及最新研究证据为临床提供用药建议,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有效。
- 刘婷曹忠强湛敏张洲吴越李学娟陈泽彬
-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抗感染血药浓度监测药学监护儿童
-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新生患儿肾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通过监测新生儿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及肾功能检测,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为新生儿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的研究方法,选取深圳某三甲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新生儿,收集患者的出生日期、孕周、性别、体重、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ScysC)、血尿素(BUN)以及万古霉素的疗程和血药浓度等指标。根据上述收集的资料分析万古霉素不同血药浓度对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73例患儿病例,男女比例49:25。用药前,不同谷浓度组患儿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血药谷浓度大于10 μg/mL时,患儿用药前的肾功能指标对比用药后的肾功能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万古霉素谷浓度大于10 μg/mL对新生患儿肾功能有影响。
- 何健许栒湛敏王国锵陈泽彬
- 关键词:万古霉素新生儿血药浓度肾功能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Jumonji do-main containing 1A)通过羟基化作用使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而参与转录调节,参与精子生成、能量代谢、干细胞调控,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本文就JMJD1A的结构、催化反应机理、底物特异性、生物学功能和抑制剂作一综述。
- 湛敏周宏灏
- 关键词:基因转录调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 338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儿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减少患儿ADR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2014年上报的338例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8例ADR病例中,新的和严重的病例占28.40%;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最多达75.70%;引发ADR最多的为抗菌药物达58.88%;ADR病例数量最多的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达11.54%;338例ADR几乎累及了全身系统,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最多达76.33%;严重ADR在联合用药中的比例(22.00%)高于无联合用药中比例(10.07%);按照类型分,最多的为B型高达82.25%;时间关联性以B型最明确,发现时间在给药后2 h内高达87.77%;A型ADR新的和严重的报表所占比例最高达41.82%。结论:本次调研发现静脉给药30 min内ADR发生率较其他给药途径高;严重的ADR更倾向于在给药后数分钟内发生;联合用药可能是严重ADR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B型ADR所占比例最高可能与其时间关联性强有关。
- 李学娟陈泽彬邱宝明魏红湛敏
- 关键词:儿童药品不良反应
- SLCO1B1突变致1例甲氨蝶呤清除延迟患儿的药学监护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清除延迟的影响因素,使临床更加合理地使用甲氨蝶呤(MTX)、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1例发生MTX排泄延迟、出现胃肠道黏膜损伤症状并继发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高危患儿的生理病理因素、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测序法分析SLCO1B1多态性,探讨影响MTX清除延迟的相关因素。结果:根据MTX血药浓度,临床药师判断该患儿Block-1时发生了MTX早期清除延迟,Block-2时发生早期和晚期清除延迟。另结合相关文献,临床药师选择SLCO1B1的3个SNP位点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患儿为SLCO1B1c.521、c.1865+4846和c.1865+248 3个位点的突变纯合子。SLCO1B1突变和合并使用奥美拉唑可能是导致患儿发生MTX早期清除延迟的原因;腹水可能是导致其发生晚期清除延迟的原因。结论:临床医师在使用MTX治疗ALL患儿时,应综合考虑患儿的生理病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如有条件,可同时检测相关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和肾脏清除率等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或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同时尽量避免选择会导致患儿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相关药物,以减少MTX不良反应的发生。
- 湛敏张洲李学娟吴越魏红陈泽彬
- 关键词:甲氨蝶呤腹水
- 1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儿的抗感染治疗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儿抗感染治疗方案。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患儿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寻找疗效不佳的可能原因,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医疗机构相关性肺炎(HCAP)患儿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68 mg/kg,q 12 h)合理,但给药第5天起降低头孢哌酮/舒巴坦剂量(45mg/kg,q 12 h)可能是导致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肺泡灌洗液提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药师建议更换抗生素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5 mg/kg,q 6 h),患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治愈出院。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儿病情评估为轻中度,可以选择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头孢哌酮/舒巴坦建议选择足量足频次(如50 mg/kg,q 8 h)的给药方案;如患儿病情评估为重度,建议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时要考虑不同药物之间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 湛敏陈泽彬欧阳珊何艳玲岑菡婧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