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磊

作品数:33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7篇卵巢
  • 7篇病理
  • 6篇细胞
  • 5篇临床病理
  • 5篇免疫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腺肿瘤
  • 3篇多囊
  • 3篇多囊卵巢
  • 3篇多囊卵巢综合
  • 3篇多囊卵巢综合...
  • 3篇预后
  • 3篇乳头状癌
  • 3篇综合征
  • 3篇组织化学
  • 3篇文献复习
  • 3篇腺癌
  • 3篇卵巢综合征

机构

  • 29篇温州医学院附...
  • 5篇温州医学院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福建卫生职业...
  • 1篇南京艾迪康医...

作者

  • 33篇董磊
  • 10篇陈国荣
  • 6篇尹晓娜
  • 5篇宋张娟
  • 4篇卢山珊
  • 4篇吴亮
  • 4篇黄卡特
  • 3篇万丽
  • 3篇陈祥义
  • 3篇尤捷
  • 3篇汪洋
  • 3篇姬秀焕
  • 3篇吴秀玲
  • 3篇林伟
  • 2篇蔡畅
  • 2篇李玉苹
  • 2篇陈玲
  • 2篇张玮
  • 2篇王瓯晨
  • 2篇鲍方

传媒

  • 7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癌变.畸变....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生理学报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年份

  • 1篇2016
  • 9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卵巢卵泡膜细胞
2011年
探讨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快速、有效地分离大鼠卵泡膜细胞.选取23~25 d雌性大鼠卵巢,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卵泡膜细胞分离纯化,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组织化学染色用于卵泡膜细胞纯度检测.分别用0.1 U/mL和1.0 U/mL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及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处理细胞,无血清培养48 h后,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雄烯二酮和雌二醇的水平.分离所得细胞中,3β-HSD染色阳性细胞与总细胞数之比大于90%;LH组的雄烯二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SH组(P〈0.05),LH组中1.0 U/mL组的雄烯二酮水平又高于0.1 U/mL组.各组均未检测到雌二醇及孕酮.3β-HSD组织化学染色可快速有效地检验所分离的卵泡膜细胞的纯度,分离所得的卵泡膜细胞可对LH产生反应,且其中几乎没有混杂颗粒细胞.
董磊宋张娟汪洋王青
关键词:离心法细胞分离
具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的腺癌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4例不同部位具有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腺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预后情况。方法:对4例具有MPP结构的腺癌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4例具有MPP结构的腺癌分别发生于乳腺、膀胱、肾及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大体观察与发生在相同部位的普通腺癌无明显差异。组织学观察肿瘤组织中均可见比例不等的典型MPP结构。肿瘤中央及周边区可见明显的淋巴管癌栓,4例均见淋巴结转移。短期随访:手术后1例复发,1例死亡。结论:伴有MPP结构的腺癌可发生于乳腺、膀胱、卵巢、大涎腺、肺、胰腺及女性生殖道等多个部位,具有高的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率。在生物学行为上预后极差,需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高度重视。
卢山珊董磊万丽
关键词:预后文献复习
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在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旨在探讨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的表达变化。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组(PCOS组),PCOS组大鼠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 rone,DHEA)以建立PCOS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激素(孕酮和雌二醇)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睾酮水平。取各组卵巢组织,用免疫组化法对3β-羟基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 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17β-羟基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 steroid dehydrogenase,17β-HSD)和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tochrome P450 aromatase,P450arom)进行细胞定位分析,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这三种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PCOS组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显著升高,孕酮无显著变化。与NC组相比,PCOS组3β-HSD和17β-HSD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450arom的mRNA和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3β-HSD和17β-HSD共同参与了PCOS大鼠模型卵巢的激素调节,P450arom并未直接参与雌二醇的调节。
林伟宋张娟孙玮明董磊金可可王万铁汪洋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年轻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预测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年轻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年轻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盆腔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1.7%,以闭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旁侵犯及脉管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和脉管浸润为年轻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晚、存在宫旁侵犯、肌层浸润≥1/2及存在脉管浸润为年轻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景钊龚玲董磊邹长林李文峰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l、CyclinE、p16和p21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检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及其抑制因子p16、p21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5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33例,制作石蜡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CyclinD1、CyclinE、p16、p21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联系。结果:CyclinD1、p21在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与高级别浆液性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CyclinE、p16在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均低于高级别浆液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种蛋白的表达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高级别浆液性癌的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可能不同,CyclinE的过表达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发病中的作用较CyclinD1重要;细胞周期调控的紊乱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卢清艺尹晓娜董磊陈国荣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P16P21
PAX2和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PAX2和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3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选取正常卵巢10例、包涵囊肿10例及输卵管内膜异位腺体或囊肿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X2、P53和Ki-67在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差异及临床病理意义。结果:①PAX2在正常卵巢表面上皮及包涵囊肿上皮中不表达,而在输卵管内膜异位腺体或囊肿上皮中有表达。②PAX2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30/35)、67%(22/33)和16%(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P53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35)、39%(13/33)和8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PAX2和P53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PAX2可能与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良恶性分化有关;P53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形成。②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低级别浆液性癌可能均来源于输卵管内膜异位腺体或囊肿;高级别浆液性癌的来源可能与之不同。
尹晓娜董磊陈玲姬秀焕鲍方陈国荣
关键词:PAX2P53卵巢浆液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法
33例乳腺外具有微乳头结构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与目的:探讨乳腺外不同部位具有微乳头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材料与方法:对33例具有MPP结构的癌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MA、E-cd、CD44v6及Ki67检测,并加以随访。结果:33例具有MPP结构的癌发生于肺、膀胱、胰腺、肾及结肠。组织学观察肿瘤组织中均可见比例不等的典型MPP结构,肿瘤中央及周边区可见明显的淋巴管癌栓,其中25例见淋巴结转移。在MPP结构区,Ki67阳性率与周围普通型癌相同,但EMA、E-cd、CD44v6表达部位与普通型癌不同。随访时间6~103个月,死亡23例,复发3例。结论:乳腺外伴有MPP结构的癌可发生于膀胱、肺、胰腺及大肠等多个部位,具有较高的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率,预后极差,需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高度重视。
卢山珊吴秀玲董磊黄卡特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双酚A对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双酚A(bisphenol A,BPA)对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及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予出生后第21天起分别给予不同剂量[(2.4μg/(kg.d)、1mg/(kg.d)、200mg/(kg.d)]的双酚A灌胃至出生后第35天。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玉米油灌胃。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重、睾丸重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睾丸Leydig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睾酮浓度,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睾丸Leydig细胞GR、11β-HSD及StAR的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组Leydig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睾酮下降(P<0.05)。低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G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11β-HSD蛋白及StAR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双酚A可以干扰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的睾酮合成,GR、11β-HSD及StAR的蛋白表达改变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张虎祥张海燕陈祥义廖鸿力董磊吴亮陈国荣
关键词:双酚ALEYDIG细胞睾酮糖皮质激素受体
特殊类型肾盂尿路上皮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的肾盂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00年~2006年间收集的8例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肾盂癌作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行随访。结果肾盂尿路上皮癌特殊的组织学表现为:肉瘤样癌(3例),鳞癌和伴鳞癌(2例),微乳头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伴有横纹肌样及印戒样细胞特征(1例)。其中2例肉瘤样癌肉眼观呈弥漫浸润型,组织形态最具多样性,瘤细胞呈短梭形束状或假血管肉瘤样或弥漫多角形排列,间质伴假肉瘤样反应或黏液变性等。病理分期:1例高分化鳞癌为PT2,余7例均为PT2-PT4。8例均见尿路上皮乳头状癌或原位癌。免疫组化:微乳头癌、透明细胞癌表达CK7、CK20、CD15、CEA,肉瘤样细胞表达AE1/AE3、CK7、vimentin。横纹肌样及印戒样细胞表达AE1/AE3、CK7、3413E12、vimentin。随访3—6I)个月(平均29.3个月),1例高分化鳞癌至今存活,1例伴有鳞癌的低分化尿路上皮癌术后至今8个月存活,但伴广泛转移,余6例于术后2—28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肾盂尿路上皮癌多为低分化、高分期,类似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多种细胞形态特征,易发生广泛浸润及转移,预后较差。其特殊的形态学变异和免疫组化特点,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吴秀玲万丽董磊卢山珊黄卡特
关键词:肾肿瘤输尿管肿瘤肉瘤样癌鳞癌透明细胞癌
双酚A对大鼠未成熟Leydig细胞类固醇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双酚A(bisphenol A,BPA)对大鼠未成熟Leydig细胞睾酮合成及类固醇代谢关键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出生后第21天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2.4μg/kg)、中剂量组(1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实验组每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BPA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玉米油灌胃。第35天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睾丸Leydig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睾酮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3β-羟甾脱氢酶(3β-HSD)、17β-羟甾脱氢酶(17β-HSD)、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细胞色素P45017α-羟化酶(P450c17)和细胞色素P450芳香酶(P450arom)mR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睾酮浓度下降(P<0.05),睾丸组织P450scc及3β-HSD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中剂量组大鼠血清睾酮维持正常水平,各关键酶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睾酮维持正常水平,睾丸Leydig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线粒体嵴排列紊乱,睾丸组织StAR及17β-HSD mRNA的表达下降(P<0.05),而3β-HSD mRNA的表达升高(P<0.05)。各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光镜下形态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BPA可能通过Leydig细胞线粒体损伤及类固醇代谢关键酶的变化影响大鼠未成熟Leydig细胞的睾酮合成。
姬秀焕鲍方尹晓娜陈玲苏志涛王蓉蓉董磊陈国荣陈三妹
关键词:双酚ALEYDIG细胞关键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