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两相体系中固定化红酵母细胞催化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红酵母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对有机溶剂—水两相体系不对称还原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并与静息细胞转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固定化红酵母细胞在5%辛烷中进行转化,于30℃p、H 8、1.42 mg/mL底物浓度并添加葡萄糖作为辅助底物的条件下,转化效果最佳,经6次重复使用后,仍可保留50%的转化活力。
- 张芳薛颖李莉王旻
- 关键词:固定化红酵母
- 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菌种诱变选育与工艺优化
- 薛颖
- 关键词:生物合成诱变
- 一种红酵母细胞以及不对称转化生产光学活性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酵母细胞,以及使用该细胞生产光学活性醇的方法。以红酵母细胞为催化剂,能够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多种前手性酮底物进行转化,得到相应的光学活性醇。底物的转化率高,产物光学纯度高(对映体过量值均在90%以上),...
- 王旻张芳薛颖吴沁航李莉李建其
- 文献传递
- 两相体系中固定化细胞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被引量:8
- 2009年
- 建立了在有机/水两相体系中固定化酵母细胞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方法。考察了有机溶剂、缓冲液pH、底物浓度、温度、转化时间、辅助底物对转化率和对映体过量值(ee)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辛烷-缓冲液两相体系,缓冲液pH8,初始底物浓度5.55mmol/L,30℃转化36h,转化率和产物的ee值分别为93.2%和96.3%。添加与底物等当量的葡萄糖或蔗糖作为辅助底物,固定化细胞可以反复使用6次,转化率维持在50%以上。
- 薛颖张芳王旻李建其
- 关键词:固定化细胞生物合成两相体系
- 一种红酵母细胞以及不对称转化生产光学活性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酵母细胞,以及使用该细胞生产光学活性醇的方法。以红酵母细胞为催化剂,能够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多种前手性酮底物进行转化,得到相应的光学活性醇。底物的转化率高,产物光学纯度高(对映体过量值均在90%以上),...
- 王旻张芳薛颖吴沁航李莉李建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