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路面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成型和养护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室内试验,对影响PCC路面施工的材料成型方式、养护制度等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采用SEM扫描电镜观测PCC的内部微观结构,探讨了不同养护方式下的作用机理,以达到路面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最佳力学性能。
- 梁敏峰张哲熊剑平
- 关键词:路面工程养护工艺
- 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路基填料浸水前后的变形特性被引量:3
- 2010年
- 为研究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路基填料浸水前后的变形特性,选用大型压缩仪对3种不同岩性的软弱变质岩路基填料进行浸水前后的常规压缩试验、循环荷载下的压缩试验与不同浸水荷载下的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的浸入及循环荷载的施加加大软弱变质岩填料变形,但不同岩性的软弱变质岩填料由浸水及循环荷载引起的变形具有一定差异性;另外,随着浸水荷载的增大,软弱变质岩填料的湿化变形量增大,而总的压缩变形量却减小。通过常规压缩试验结果与循环荷载下的压缩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可得:循环荷载加剧软弱变质岩路基填料的变形。因此,路基浸水与行车荷载是影响软弱变质岩路基变形不可忽视的2个重要因素。以上结论对采用软弱变质岩作为路基填料的秦巴山区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杨凌云王晓谋张哲刘鹏
- 关键词:道路工程循环荷载
- 水泥混凝土路面塑性收缩定量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主要研究了水灰比对路面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定量测试了裂缝最大宽度、水分蒸发速度、开裂总面积等参数,并推荐了相关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水灰比小于0.42时,其表层水分蒸发速度小于0.423 kg/m2.h,混凝土开裂面积显著增加。
- 曾保军张哲王延娟
-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水灰比配合比塑性收缩
- 黄土地基高能级强夯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研究高能级强夯加固黄土地基过程中的土体变形规律与加固效果,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采用多组平行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强夯能级、夯锤落距和锤径变化对高能级强夯黄土地基夯沉量的影响,并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有效加固深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黄土地基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时,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最好;采用6000、8000、12000、15000 kN·m能级强夯加固同一黄土地基的最优夯击次数分别为13、12、10、9击;采用“重锤低夯”达到设计加固效果所需的夯击次数较“轻锤高夯”少;相较于大锤径夯锤,采用小锤径夯锤更能提升强夯加固效果;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采用6000、8000、12000、15000 kN·m能级加固同一黄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8.8、9.9、11.1、12.2 m。
- 卞海丁魏进张哲
- 关键词:强夯室内模型试验黄土地基夯沉量有效加固深度
- 高能级强夯黄土地基振动衰减规律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为研究高能级强夯黄土地基的振动传播衰减规律,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布设竖直向、水平向及对角向三条测线,分别研究了夯击次数、含水率、夯击能、落距和锤径等参数变化对高能级强夯黄土地基的振动影响,并结合甘肃庆阳黄土高能级强夯加固项目现场振动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室内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黄土地区,当达到一定夯击次数时,继续增加夯击次数无法进一步提升强夯加固效果,可根据所测得的振动加速度最大值判断最小振动安全距离,在计算振动安全距离时只需采用地表上的振动加速度;地基土含水率的改变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较小,当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时,振动加速度峰值较其他含水率地基略高,衰减幅度略大,加固范围略广;能级的改变对振动加速度的变化影响较大,能级越大,振动越强烈,影响范围越广;“轻锤高落”与“重锤低落”产生的振动衰减速率相近,但“重锤低落”加固深度更深,影响范围更广,实际工程应优选“重锤低落”;相较于小锤径夯锤,采用大锤径夯锤的加固深度稍浅,地表振动影响范围更广,实际工程应优选小锤径夯锤;模型试验与现场监测数据拟合的振动加速度衰减曲线可较好的衔接,证明了室内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曹利卞海丁张哲张晨李鹏程张梦涵
- 关键词:岩土工程高能级强夯室内模型试验黄土地基振动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