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志
-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冀东南地区稀土元素演化特征及基准值研究
- 2014年
- 从冀东南地区系统采集了地表水(n=37)、地下水(n=31)、水系沉积物(n=81)、土壤(n=242)和岩石(n=472)的稀土样品,利用统计学和岩性岀露加权方法分别对14个稳定的稀土元素(REE)含量及各类稀土基准值和分布模式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地下水和地表水系统中稀土元素迁移和分布模式的研究表明,随土壤的发育,REE出现富集,并出现分异,HREE比LREE更易在土壤中富集;Eu在岩石和土壤中由负异常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正异常演化特征。地表水和地下水中REE的含量和分布模式相近。
- 徐国志邓金火徐锦鹏田恒川
- 关键词:稀土元素岩石河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邯邢铁矿区土壤与玉米中重金属的演化特征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邯邢铁矿区的土壤及玉米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来评价土壤及玉米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程度,又对土壤及玉米中的重金属进行相关性研究来探究重金属在土壤和玉米中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土壤均没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玉米中Cr按无公害食品标准超标严重,Pb虽未超标,其含量也较高;矿区玉米中Pb、Cr、As、Cu、Pb、Hg的含量与土壤中相应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 段玲玲徐国志刘泰峰
- 关键词:土壤玉米重金属
- 大功率激电在内蒙古扎鲁特旗某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4
- 2009年
- 随着多金属矿产调查由浅部转向深部找矿的发展,大功率激电方法在多金属找矿中已被得到广泛重视。结合内蒙古扎鲁特旗某多金属成矿区普查找矿任务,配合地质和化探工作,开展了大功率激电找矿方法的应用研究,采取了大功率激电中梯扫面圈定隐伏蚀变矿化异常区,大功率激电测深剖面查明重点蚀变矿化的地下分布的物探工作模式。与此同时开展大功率激电测量参数和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于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下行之有效的大功率激电深部找矿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其成果对于本区及同类地区的深部找矿工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刘国辉王天意徐国志吕继东
- 关键词:大功率激电多金属矿
- 河北邯邢铁矿区矿山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在河北邯邢西石门及周边铁矿区系统地采集了各类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样品,包括土壤(n=242)、玉米(n=110)、地表水(n=37)、地下水(n=31)和水系沉积物(n=81)。通过对矿区各样品元素含量特征和元素富集程度的研究,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基准值和地质累积指数定量评价了矿山污染扰动程度。研究表明,矿区土壤、玉米、地表水、地下水、水系沉积物中相对富集较高的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及主要的伴生元素,部分重金属元素超标,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Se、As、Cd、Cu、As、Cd、Cu、Co元素超标,玉米中F、Cr、Cd元素接近食品卫生限值,地表水和地下水部分指标浓度接近三类水质限值。研究表明,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铁矿尾矿沙和煤矸石中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导致重金属淋滤转移,另一来源是燃煤降尘的积聚。
- 徐国志董迎春邓金火田恒川
- 关键词:地质累积指数
- 河北邯邢式铁矿尾矿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
- 2014年
- 邯邢铁矿是中国重要的铁矿山之一,利用钻探方法对西石门铁矿后井尾矿56种元素进行地球化学评价,了解元素在尾矿库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尾矿库中Fe、Cu、S、Co元素可进一步开采利用,局部可达到或超出原生矿的工业品位要求。后井尾矿中Fe、S、Cu、Co资源量分别是28.5×104t、4.5×104t、0.36×104t和0.2×104t,适合二次综合开发利用,同时研究中也探索了这些元素在尾矿沙中富集作用和富集机理及影响因素,旨在探索出一种利用地球化学评价尾矿的资源量勘查方法,加速实现中国尾矿资源化。
- 徐国志邓金火徐锦鹏
- 关键词:尾矿地球化学资源量
- 化探资料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5年
- 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总结了应用土壤地球化学资料解决基础地质问题的实例,其中包括判断下覆岩性、圈定构造、地层对比划分等问题,阐述了在解决地质问题中的地球化学原理和应用条件,介绍了如何利用残积晕在浅覆盖区、干旱草原区、热带雨林区扩大地质填图的基岩出露面积,识别推断下覆地层岩性;通过残积晕和上置晕推断隐伏构造;通过地球化学建造晕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认为在矿产地质调查中充分利用地质调查区的化探资料,是可以提高地质填图质量的,并有助于解决常规地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地质与化探的结合也可以提高化探异常的地质解释能力。
- 徐国志徐锦鹏段玲玲
- 关键词:矿产地质调查
- 正态分布规律在试卷命题难度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教育评价技术方法中教育测量理论是应用教育统计学方法来实现的,众所周知,正态分布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重要分布,按照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经统计分析(样本数≥30)93%的考试成绩分布状况在直观上呈现为“中间多,两边少,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因此被测验对象的学习或某种能力指标和某种能力指标的测验结果ζ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 N(μ, σ2)来描述。因而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某些特征(如均值或方差)推理判断, 已成为教育研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用统计学原理确定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及正态分布曲线,并将其作为对试卷分析评价的基础。
- 董迎春徐国志董振宇
- 关键词:试卷命题教育研究试卷分析应用教育
- 新疆东天山地区伊山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被引量:4
- 2013年
- 通过对区内金矿特征及地质背景的分析,发现伊山、柳村一带蚀变岩型金矿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形成于华力西中期。研究指出:区内金矿体严格受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均产出于华力西中期闪长岩体与地层的外接触带断裂蚀变破碎带中,尤其是断裂拐弯、产状变缓处或不同方向断裂交汇部位是金矿成体赋存有利地段。
- 邓金火徐国志魏奎王金贵
- 关键词:脆韧性剪切带成矿条件找矿标志新疆东天山
- 镉地球化学行为与我国西南地区镉污染被引量:16
- 2014年
- 采用地球化学观点,分析了镉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富集、迁移条件以及自然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西南地区镉污染的起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污染防治的建议。
- 田恒川徐国志
- 关键词:地球化学行为
- 客观评价“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被引量:6
- 2005年
- 文章通过对“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考试的利弊,提出利用“教考合一”和“教考分离”各自的优点,采取扬长避短对不同阶段、不同课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方式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 董迎春徐国志董振宇
- 关键词:教考分离教师教学方法创造思维能力闭卷笔试学科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