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 作品数:23 被引量:333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通调带脉法针刺治疗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6
- 2018年
- 目的:观察通调带脉针刺对腹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代谢、性激素、体脂参数的影响。方法:将腹部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饮食运动监督,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双侧带脉、天枢、大横、肾俞、次髎、归来、足临泣、外关,带脉、天枢连接电针仪(2Hz/100Hz,4~8mA),每周3次,均连续治疗12周。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LH与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INS、HOMA-IR、T、LH、LH/FSH、BMI、WC、W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组FINS、HOMA-IR、WC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P<0.05)。结论:通调带脉针刺法可显著降低腹部肥胖型PCOS患者FINS、HOMA-IR、WC,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方面优于饮食运动指导。
- 沈凌宇梁翠梅杨文津潘良李华胡慧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腹型肥胖性激素
- 中药外敷法对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WOMAC评分和VA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99
- 2017年
- 目的:采用WOMAC评分和VAS评分,评估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外敷组(n=36)与口服西药组(n=36)。中药外敷组,选取阿是穴,每次外敷48 h,隔1 d或2 d再次换药,治疗2次/周;口服西药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次,3次/d。2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采用WOMAIC评分表及VAS疼痛量表评价疗效。治疗后3个月测量VAS疼痛量表以评价远期疗效。结果:中药外敷组脱落2例,予以剔除。口服药物组无脱落。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WOMAC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两周后,中药外敷组VAS评分与口服西药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外敷组WOMAC评分与口服西药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中药外敷组VAS评分、WOMAC评分与口服西药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中药外敷组出现了1例轻度过敏患者,不良反应率占3%;口服西药组出现了3例胃肠道反应患者,不良反应率占8%。结论:中药外敷疗法短期止痛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性高,有一定远期疗效的治疗方法。
- 李华方志远柏立群李运海徐愿胡慧
- 关键词:中药外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VAS评分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0
- 2021年
-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中药注射剂因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等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丹红注射液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丹红注射液由丹参与红花2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主要含有酚酸类、丹参酮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是中医"脑心同治"的代表药物,其药理作用涉及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性、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血管新生、保护血管内皮、抗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系统、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另有一些研究也从不同程度上阐释了丹红注射液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与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发挥保护作用,但仍有一些未知的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笔者拟梳理当前丹红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研究情况,以及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多靶点、多通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介绍丹红注射液最新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陈寅萤李华吴萍王忠王阶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多通路多靶点
- 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腧穴谱及刺激参数的数据挖掘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腧穴谱及常用刺激参数。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建库至2021年12月收录的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文献,建立膝骨关节炎的电针取穴及刺激参数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对纳入的51篇文献中的51首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率高的腧穴依次为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阿是穴;腧穴归经以足阳明胃经、经外奇穴、足太阴脾经为主;电针最常连接的2个穴对是内膝眼-犊鼻、梁丘-血海;聚类分析得出8个聚类集群;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犊鼻-内膝眼。最常使用的刺激参数为:疏波、疏密波,2 Hz、2/100 Hz,强度耐受,30 min/次,隔日治疗1次,总治疗时间4周。结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辨证为辅,筋骨并治,注重电针穴对与波形的选择,治疗的间隔时间不可过长,可在安全范围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为临床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取穴及参数选择提供参考。
- 李月馨刘迪方志远李华崔雨洁李源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电针取穴规律数据挖掘
- 基于络病理论应用肛周坐浴方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基于络病理论,观察肛周坐浴方治疗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的60例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肛周坐浴方熏洗坐浴,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皮损直径、瘙痒程度、患处渗出评分,统计2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复发率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皮损形态评分、皮损直径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患处渗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及患处渗出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28/30)比73.3%(22/30),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0.0%(2/20),低于对照组的40.0%(4/1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肛周坐浴方熏洗坐浴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能安全有效地促进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患者的皮损修复,明显减轻患处瘙痒程度,减少渗出,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 李源李华祁雄飞代红雨马建华玄权哲
- 关键词:肛周湿疹熏洗坐浴
-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联合针刺治疗督脉瘀阻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联合针刺治疗督脉瘀阻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收治的57例督脉瘀阻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手术加针刺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分别于术前、术后12 d(围术期)、术后2年(长期)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术后12 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1%(31/36)比61.9%(13/21)](P<0.05);术后2年,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和术后2年两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针刺联合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及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方志远李华李运海谭明生胡慧董笑克柏立群
- 关键词:椎管狭窄针刺减压术
- 糖皮质激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糖皮质激素(GC)联合(或不联合)透明质酸钠(HA)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疗效的差异。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有关膝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5月。排除文献中发表重复、无法获取全文及研究数据不全或有误的,并由2位研究者从文献类型、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及结局指标方面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数据并评价偏倚风险,使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7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计检索相关文献2098篇,最终纳入49个RCTs,包括13种用药方案,具体为HA、复方倍他米松(CB)、地塞米松(DXM)、醋酸甲泼尼龙(MPA)、曲安奈德(TA)、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为主要成分的安慰剂(PLA)、HA+CB、HA+PLA、HA+DXM、HA+MPA、HA+TA、CB+PLA、TA+PLA。治疗KOA过程中,网状Meta分析发现:(1)在提高有效率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分别是:HA+CB[与TA相比,比值比(OR)=22.13,95%(置信区间)CI(6.32,77.47)]、HA+TA[与TA相比,OR=20.39,95%CI(5.49,75.73)]、HA+DXM[与TA相比,OR=19.30,95%CI(4.77,78.20)];95%CI不包含1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降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DXM[与CB相比,均数差(MD)=-22.46,95%CI(-38.01,-6.90)]、HA+TA[与CB相比,MD=-13.87,95%CI(-27.38,-0.36)]、HA+CB[与CB相比,MD=-11.03,95%CI(-21.47,-0.60)];95%CI不包含0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降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HA+TA[与MPA相比,MD=-4.65,95%CI(-6.78,-2.51)]、CB+PLA[与MPA相比,MD=-2.60,95%CI(-4.69,-0.51)]、HA+CB[与MPA相比,MD=-2.50,95%CI(-4.06,-0.94)]。(4)在降低Lequesne指数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HA+TA[与PLA相比,MD=-6.72,95%CI(-9.
- 李志文李远志李华方志远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透明质酸
- 穴位埋线术后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被引量:20
- 2016年
- 穴位埋线疗法因操作简单、疗效持久、价格低廉而被临床医师及患者逐渐接受。随着此项技术应用的推广,埋线术后的不良反应也陆续被学者以文献的形式报道。虽然大多数的临床文献均提到该疗法不良反应少,但对其临床安全性评价却缺乏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该文通过对CNKI、VIP、万方数据库中的中文期刊、会议,以及Medline(Pubmed)外文数据库近16年来文献(2000年至2015年)的检索,将所报道的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表现、原因分析等进行了归类总结,建议严格规范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患者注意事项,并选择新型材料的埋植线体,以避免产生埋线术后的不良反应。提出对线体植入的深度、刺激量、埋线的频次对机体安全性和疗效的影响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覃蔚岚胡慧杨文津李华邹怡潘良
- 关键词:穴位疗法埋线
- 杨甲三教授单手进针法经验总结被引量:5
- 2015年
- 介绍杨甲三教授的单手进针法。杨甲三教授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中独创其特有的单手进针法,其法汲取了传统双手进针法的一些特点,将传统的"刺手"与"押手"归于一手,并将针具、进针的多种手势与角度相互结合,具备了准确、少痛、轻巧、快速、实用等特点。其进针方式有空压式、角度压式、捻压式、连续压式等4种。每式的持针、进针及操作都有严密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 李华胡慧
- 关键词:毫针刺法
- 肱骨干骨折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扎带相关生物力学测量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临床模拟的方法,测量有经验的临床医师使用小夹板技术治疗模拟肱骨干骨折时扎带捆绑的各项力学数据,并探讨数据之间的关系,为小夹板技术治疗的标准化、改进及其推广提供参考基准数据。方法:召集45名骨科临床医师依次模拟捆绑10名志愿者,通过电测法测量不同体位及功能锻炼24h后扎带的张力以及扎带对内侧夹板的压力。结果:(1)扎带的张力:不同体位及功能锻炼24h后,组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组组间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推荐两组均值为临床参考值:捆绑即刻中立位扎带张力为(847.96±79.01)g;捆绑即刻屈肘握拳位扎带张力为(1 412.11±137.57)g。(2)扎带对内侧夹板压力:组间与组内方差分析结果与扎带张力相同。故同理推荐两组均值为临床参考值:捆绑即刻中立位扎带对内侧夹板压力为(692.36±63.47)g;捆绑即刻屈肘握拳位扎带张力为(1 222.67±120.37)g。(3)扎带的张力与扎带对内侧夹板压力之间关系:即刻中立位,两者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13.682+0.800x(y为捆绑即刻中立位的扎带对内侧夹板压力,x为捆绑即刻中立位的扎带张力)。结论:职称因素并不影响小夹板扎带捆绑的力学效果。小夹板扎带的张力与内侧夹板压力呈直线相关。
- 方志远李华李运海佟欢欢孙宇胡岳柏立群
- 关键词:小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