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昊娟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延安组
  • 1篇油田
  • 1篇主控因素
  • 1篇成藏
  • 1篇成藏模式
  • 1篇成藏主控因素
  • 1篇成岩作用
  • 1篇储层
  • 1篇储层评价
  • 1篇储层特征
  • 1篇川口油田

机构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刘昊娟
  • 1篇查理
  • 1篇王震亮
  • 1篇任战利
  • 1篇高潮
  • 1篇梁利平
  • 1篇赵筱燕

传媒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川口油田川46井区石油成藏主控因素
低渗油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和机理是近年来石油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川口油田川46井区长6、长(4+5)2段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含油性复杂,油、水分异不明显。但因目前对该区块石油成藏的控制因素和机理研究和石油富集规律认识不够充...
刘昊娟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成藏模式成藏主控因素
文献传递
志丹延安组下部储层特征与物性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志丹延安组下部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为储层的分类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储层岩性和实测物性资料,结合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反映出的孔隙结构特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统计不同地质因素对物性的影响程度。结果研究区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粒、细粒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溶孔次之。孔隙结构以小孔隙—粗喉道为主,储层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强。结论该区储层的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了储层物性。
刘昊娟王震亮任战利赵筱燕高潮梁利平查理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评价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