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凤
- 作品数:18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抑制多药耐药基因1和P糖蛋白的表达改善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的影响,检测其对原位肺癌小鼠模型吗啡激活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介导的P糖蛋白(P-gp)过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原位肺癌小鼠吗啡耐受模型,采用梯度浓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处理,热辐射甩尾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痛阈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 mRNA和P-gp蛋白的表达;采用凝胶迁移技术检测MDR1基因上游启动子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吗啡组小鼠在第8天的最大镇痛百分率(MPE)为(85.21±6.53)%,第10天和第12天分别下降至(38.45±5.52)%和(28.14±4.52)%,表明原位肺癌小鼠已经形成吗啡耐受。而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在第8天的MPE为(79.34±6.50)%,第10天和第12天分别下降至(62.16±5.53)%和(40.20±4.5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吗啡组、生理盐水组、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和2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脑组织中MD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3±0.79、1.04±0.38、1.37±0.38和1.43±0.53。吗啡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与2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与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吗啡组、生理盐水组、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小鼠脑组织中P-g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6±0.40、1.00±0.23和1.27±0.27。吗啡组P-gp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与吗啡组比较,P-gp蛋白的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吗啡+纳络酮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89±0.23)Pu;生理盐水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23±0.07)Pu,明显低于吗啡组[(0.81±0.23)Pu,P<0.05]和吗啡+纳络酮组(P<0.05);而吗啡+300 mg/kg复方苦参注射液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为(0.79±0
- 孙义长游蓉丽王磊任金山王冬营苏书娟徐瑞凤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肺肿瘤吗啡耐受P糖蛋白多药耐药基因1
- 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用
- 2007年
- 作者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就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 徐瑞凤李斌荣
-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英语词汇教学
- 复方谷氨酰胺胶囊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9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放射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对照组33例,不使用保护肠道黏膜药物。两组患者均接受盆腔放疗剂量DT 56Gy/28 F。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时的放射治疗剂量以及出现放射性肠炎严重程度的不同。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盆腔接受〉14-22 Gy照射时陆续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不良反应率为39.40%(13/33);而试验组患者在盆腔接受〉22-34 Gy照射时陆续出现了该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58.33%(21/36)。治疗结束,对照组出现3级及以上直肠炎的发生率为45.45%(15/33),而试验组为19.44%(7/36),两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安全、有效,可减缓直肠炎的发生,并且可减轻宫颈癌盆腔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常规应用。
- 徐瑞凤
-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宫颈癌
- 一种防辐射放疗平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辐射放疗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插入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内插入有一根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转轴之间设有调节旋钮,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有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上设有两根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上设有一块...
- 徐瑞凤
- 文献传递
- 直肠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放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接受同步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2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估患者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统计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结果:PG-SGA评分随同步放化疗时间增加先逐渐升高,后逐渐下降。营养不良组患者血液学反应、下消化道反应、疲劳发生率均高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PG-SGA评分与血液学反应、上消化道反应、下消化道反应、疲劳情况呈正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且营养不良者更容易出现放化疗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做好直肠癌同步放化疗期间的营养干预,以提升放化疗安全性。
- 徐瑞凤樊涛侯士于孙燕
- 关键词:直肠癌同步放化疗营养状况
- 综合英语课堂中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主要探讨交互式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中的运用,采用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对交互式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 徐瑞凤李斌荣
-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综合英语
- 乳腺癌化疗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血清微小RNA表达谱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肺部感染血清微小RNA(miRNA)表达谱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化疗且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乳腺癌患者102例,纳入肺部感染组,另随机选取49例同期在医院接受化疗期间且未发生感染性疾病,年龄与肺部感染组相匹配的乳腺癌患者纳入未感染组;应用Solexa平台测序分析两组血清miRNA表达谱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验证血清特异性miRNA;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特异性miRNA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较未感染组,肺部感染组有19个miRNA表达上调,24个miRNA表达下调,其中表达倍数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miRNA 7个,分别为has-miR-18b-3p、has-miR-146a、has-miR-155、has-miR-125b、has-miR-3195、has-miR-53、has-miR-16-5p;qRT-PCR法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高通量测序结果有效;7个差异化表达miRNA中,miR-18b-3p预测乳腺癌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值(AUC)最高,以2.351为miR-18b-3p相对表达量cut-off,其预测乳腺癌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16%、100.00%。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的血清miRNA表达谱存在特异性变化,其中特异性miR-18b-3p可作为此类患者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因子。
- 徐瑞凤樊涛侯士于孙燕徐海丽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肺部感染微小RNA
- 安罗替尼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本项研究着重于分析安罗替尼联用盐酸埃克替尼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发脑转移过程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照患者所采用的治疗策略差异,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仅使用盐酸埃克替尼单一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安罗替尼胶囊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病情总体反应、脑部转移灶近期疗效、长期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两组患者整体病情近期疗效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0.0个月,95%CI为(8.522~11.478)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6.0个月,95%CI为(5.072~6.928)个月。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0.485,P<0.05)。两组受试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所遭遇的所有不良症状均属于轻度至中度,未观察到重度反应。在观察组中,有四位受试者因出现不良症状而对安罗替尼的用药剂量进行了调整。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停止用药的情况,亦无与用药直接相关的死亡案例。观察组受试者出现咯血、口腔黏膜损伤及高血压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其余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安罗替尼搭配盐酸埃克替尼作为治疗方案,对于EGFR变异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且同时伴有脑部转移情况的患者,展现出积极的治疗成效。该方案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及对疾病的控制能力,有效延长了患者无疾病进
- 侯士于樊涛徐瑞凤
- 关键词:埃克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脑转移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3.13%(17/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8%(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分别为(7.76±2.94)、(13.08±2.19)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5±2.14)、(8.32±2.8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泻、皮疹和白细胞计数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脑转移瘤的效果较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较少。
- 徐瑞凤樊涛徐海丽
- 关键词:脑转移瘤吉非替尼放疗
- 地榆生白片联合西药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76例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采取地榆升白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采取放射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的13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76例,对照组采取维生素B4、鲨肝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榆生白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在预防及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方面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白细胞计数。
- 徐瑞凤
- 关键词:地榆生白片恶性肿瘤放疗白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