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辰晨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肾细胞
  • 2篇肾细胞癌
  • 2篇肾肿瘤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学法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肾细胞...
  • 1篇实习生
  • 1篇体素
  • 1篇外科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3篇丁玉芹
  • 3篇戴辰晨
  • 2篇胡骁轶
  • 2篇周建军
  • 1篇郭剑明
  • 1篇杨渊峰
  • 1篇曾蒙苏
  • 1篇曹颖丽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Ⅰ型和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差异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Ⅰ型和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PRCC患者资料,其中Ⅰ型21个病灶,Ⅱ型27个病灶(1例患者左肾含2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肾脏CT或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PRCC的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增强CT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病灶最大径、三期CT值及皮髓交界期△CT、实质期△CT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结果一般形态学上,Ⅱ型PRCC平均最大径大于Ⅰ型(t=-2.604,P=0.013),密度/信号更不均匀(χ~2=14.928,P=0.000),更易出现囊变或坏死(χ~2=5.598,P=0.018),且程度更明显(χ~2=4.769,P=0.029);在CT图像上,两型之间出血和钙化征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有66.7%Ⅱ型PRCC和23.8%Ⅰ型PRCC出现乳头结节,两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694,P=0.003)。在肿瘤外侵表现方面,除边界征象外,Ⅱ型较Ⅰ型PRCC更易发生肾周脂肪侵犯、肾窦侵犯及转移(P<0.05)。在增强CT表现方面,两型在皮髓交界期CT值、皮髓交界期△C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12;t=-3.109,P=0.005),而在平扫期CT值、实质期CT值、实质期△CT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型和Ⅱ型PRCC在形态学特征、肿瘤外侵征象及强化程度上有一定差异,部分Ⅱ型肿瘤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
戴辰晨丁玉芹曹颖丽周建军
关键词: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
3D重建/打印肾肿瘤疾病模型结合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初步评价3D重建/打印肾肿瘤疾病模型结合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资料和方法:从2018年4月—2019年6月,共选取65名参加泌尿外科实习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名,女生35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3人,对照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PBL教学法;实验组在PBL教学过程中使用3D成像/打印的疾病模型配合教学。2周实习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考试,并以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评价,量化计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在PBL教学中引入3D影像/重建技术,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P<0.05);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提示在学习内容和知识背景拓宽两项中有明显提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生中,以PBL教学法为基础,引入3D成像/打印泌尿生殖系疾病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拓宽知识面,提升临床实习效果。
胡骁轶杨渊峰戴辰晨谭沁璇丁玉芹郭剑明
关键词: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实习生肾肿瘤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肾癌分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肾癌组织分型的应用价值,评价灌注相关参数(D*和f)与病灶强化百分率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52例(57个病灶)肾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常规磁共振和IVIM-DWI检查,其中34例(36个病灶)肾癌术后经免疫组化CD34染色评估微血管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透明细胞肾癌的ADC值和D值高于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肾癌(P<0.01),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肾癌的ADC值和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明细胞肾癌和嫌色细胞肾癌的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肾癌亚型间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D、D*和f值鉴别透明和非透明细胞肾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85、0.65和0.80。D*值和f值与皮髓质期和肾实质期病灶强化百分率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0.30;0.56,0.55);D*值和f值均与肾癌的MVD值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2和0.501)。结论:IVIMDWI有助于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灌注相关参数D*和f与病灶强化百分率及微血管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丁玉芹胡骁轶戴辰晨冒炜曾蒙苏周建军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肾细胞癌微血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