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蓉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炎
  • 6篇类风湿
  • 6篇风湿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 5篇风湿关节炎
  • 4篇来氟米特
  • 4篇雷公藤
  • 4篇雷公藤合剂
  • 4篇合剂
  • 3篇湿热
  • 3篇关节
  • 2篇证素
  • 2篇手关节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素
  • 2篇综合征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机构

  • 11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建省第二人...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作者

  • 13篇林晓蓉
  • 9篇赵钟文
  • 9篇吴宽裕
  • 8篇郭燕芬
  • 6篇吴方真
  • 5篇张志明
  • 2篇陈煜宇
  • 1篇黄丽丽
  • 1篇叶沿坡

传媒

  • 5篇中医药通报
  • 3篇风湿病与关节...
  • 2篇全国第十二届...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公藤合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效果及对预后营养指数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雷公藤合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的效果及对预后营养指数(PNI)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64例pSS患者随机分为用雷公藤合剂治疗的治疗组及用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的对照组,治疗12w,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ALB、LY、PNI、ESR、CRP、IgG、IL-1β、TNF-α、ESSPRI。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ALB、PNI较治疗前无差异,两组的LY及治疗组的ALB、PN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ESR、CRP、IgG、IL-1β、TNF-α、ESSPR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治疗组治疗后的ESSPRI与ALB、LY、PNI呈负相关(P<0.05)。结论:雷公藤合剂能降低急性炎症指标,提升营养状况,调节免疫,降低ESSPRI,减轻症状及改善预后,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郭燕芬柯南添赵钟文林晓蓉齐张旸宋榕斌赵宇杉吴宽裕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雷公藤合剂预后营养指数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期辨证施治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施治、专方经验方等反面叙述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对该病进行标准统一及对有效中药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医药治疗RA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林晓蓉吴宽裕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拟骨痹方中药熏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的影响,探究自拟骨痹方中药熏蒸治疗早中期KOA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要求的72例早中期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及外用脉冲磁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骨痹方中药熏蒸,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骨痹方中药熏蒸能降低早中期KOA患者的关节评分,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郭燕芬赵钟文黄丽丽吴方真林晓蓉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脉冲磁疗中药熏蒸VAS评分
雷公藤合剂配合手关节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在雷公藤合剂配合手关节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疾病活动度分层随机对照将60例合格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到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雷公藤合剂(雷公藤、白芍、甘草)+手关节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观察12周。检测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记录指关节压痛数(TJC)、指关节肿胀数(SJ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GH)、疾病活动度评估(DAS 28评分)。结果:1治疗前两组比较,均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ESR、CRP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8周、12周与治疗前分别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改善炎性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TJC、SJC、DAS28治疗后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分别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3炎性指标ESR、CRP分别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间均有差异;DAS28、GH在治疗后12周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TJC、SJC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进行两组间比较,均P>0.05,两组间无差异;4不良反应统计学无差异。结论:雷公藤合剂联合手关节操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改善炎性指标方面起效快,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DAS28亦提示在治疗后12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赵钟文郭燕芬张志明吴方真林晓蓉吴宽裕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合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
福州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证素调查
2014年
目的:调查福州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方法:以朱文锋教授主编的《中医主症鉴别诊断学》"600常见症状的辨证意义"为依据,结合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症状轻、中、重程度的定义,制定全面、规范的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量表。参照"600种常见症状的辨证意义",将受检者的症状、体征对于各对应辨证要素的贡献度进行相加,以所得的贡献度之和作为该证素的积分。积分<70,归为0级,说明基本无病理变化;70≤积分<100,归为1级,说明存在轻度病理变化;100≤积分<150,归为2级,说明存在中度病理变化;积分≥150,归为3级,说明存在严重病理变化。结果:福州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证素分布情况:病位依次为肾、肝、脾、心,与肺、经络、筋骨、肌肤、脑、胃相关。主要病性证素为阴虚、阳虚、热、毒、血瘀。主要证型分布依次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风湿热痹。结论:福州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肾、肝、脾三脏,是以热、毒、瘀为标,肝脾肾亏虚为本的虚实夹杂疾病。"瘀"既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病程中的重要病理产物。
赵钟文林晓蓉张志明郭燕芬吴方真陈煜宇吴宽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证素
福州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证素调查
目的调查福州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方法 .以朱文锋教授主编的《中医主症鉴别诊断学》'600常见症状的辨证意义'为依据,结合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症状轻、中、重程度的定义,制定全面、规...
赵钟文林晓蓉张志明郭燕芬吴方真陈煜宇吴宽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证素
文献传递
通痹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34例被引量:4
2015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炎性关节病变,并伴有全身多个系统受累,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滑膜血管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的侵蚀。未经系统治疗的RA可反复迁延多年,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古今医家均认为此病为难治之证。近年来我科运用临床经验方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林晓蓉吴宽裕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通痹汤来氟米特
联合雷公藤合剂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联合雷公藤合剂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疾病活动度,将72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西药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中药予雷公藤合剂+宣痹二妙散。对照组:西药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中药予宣痹二妙散。观察12周。检测指标: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记录指关节压痛数(TJC)、指关节肿胀数(SJ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GH)、疾病活动度评估(DAS28评分)。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的6个指标比较,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②治疗组6个指标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ESR、CRP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8周、12周与治疗前分别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改善炎性指标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对照组TJC、SJC、DAS28治疗后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分别比较,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③炎性指标ESR、CRP分别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进行两组间比较,均P<0.05,两组间均有差异。TJC、SJC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进行两组间比较,均P>0.05,两组间无差异。DAS28、GH在治疗后4周、8周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无差异,均P>0.05;在治疗后12周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联合雷公藤合剂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改善炎性指标方面起效快,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DAS28亦提示在治疗后12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赵钟文吴宽裕郭燕芬林晓蓉吴方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合剂来氟米特
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患者代谢特点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患者的代谢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内分泌科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分为湿热体质组与非湿热体质组,并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湿热体质组男38例,女2例;非湿热体质组男56例,女4例。2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体质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VFA)、双侧肱踝动脉波传导速度(BaPWV)、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非湿热体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VFA、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湿热体质的产生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合并内脏脂肪型肥胖(VFO)、动脉硬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增加湿热体质的产生风险。结论: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与代谢异常具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患者在SBP、DBP、BMI、VFA、BaPWV、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方面较非湿热体质患者升高,但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方面无明显差异。HUA患者的VFA、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湿热体质的产生呈正相关,若合并VFO、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增加湿热体质的产生风险。
赵宇杉王郑杨陈珊妮林晓蓉张志明郭燕芬陈煜宇吴方真齐张旸宋榕斌黄淑敏马慧澜赵钟文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湿热体质代谢综合征代谢特点
从“虚损生积”理论探讨硬皮病诊治规律及应用心得
2024年
硬皮病是临床较罕见、难治性的结缔组织疾病。从“虚”和“积”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硬皮病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以风寒湿等外感六淫邪气侵袭为标,内外相得,导致痰瘀等有形实邪阻滞皮肤腠理官窍所致,该过程可用“虚损生积”概括;并基于“虚损生积”理论分期论治,肿胀期和硬化期均以祛邪为主,萎缩期以扶正为主,为临床中医诊治硬皮病提供思路。
马慧澜郭燕芬齐张旸宋榕斌林晓蓉吴宽裕张志明赵钟文
关键词:硬皮病皮痹论治规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