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李乐云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两种肠道喂养方法干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据报道发病率为每年4.5-80/1000,约70%~80%为轻症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其死亡率据报道为9%~27%,是重症加强治疗科(ICU)的常见急危重症[1]。传统观念一直认为严格禁食和胃肠外喂养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基础干预治疗措施。
- 肖李乐云董丽宏许汪斌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 妊娠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探讨
- 2011年
-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作为云南省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定点收治科室,在2009年10月~12月收治了多名妊娠感染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现报告探讨如下。
- 肖李乐云许汪斌董丽宏王怡洁顾姗姗
- 关键词:妊娠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母婴并发症奥司他韦
-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通过观察HCT和ALB差值在腹腔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为腹腔感染患者的准确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各类腹腔感染手术患者共计106名,按手术时间分为术前、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2 d、术后7 d、术后14 d和术后21 d 7组(n=106),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收集患者上述各时间点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计算HCTALB差值。再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术后好转组和死亡组。比较每组HCT、ALB和HCT-ALB差值。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7 d,患者HCT和ALB下降,HCT-ALB增大(P<0.05);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4 d,HCT和ALB下降,(P<0.05),HCT-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好转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年龄增加(P<0.05),术前的HCT-ALB增大(P<0.05)。结论腹腔感染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毛细血管渗漏加重,这一病理过程可持续7 d以上,死亡患者的毛细血管渗漏更严重。
- 许汪斌代冬梅何美娥肖李乐云王飞杨磊唐坤
- 关键词: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腹腔感染毛细血管渗漏
-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与比较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的18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传统教学组)90名和B组(多媒体教学组)90名。比较两组教学前后的MBI-SS量表、成绩考核结果及学生满意度。结果教学后1个学期及2个学期B组的MBI-SS量表评分均好于A组,成绩考核总优良率高于A组,学生满意度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更受学生欢迎。
- 董丽宏杨潇肖李乐云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医学教育课程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营养干预治疗策略的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旨在通过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早期营养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反思传统观念的陈旧认识,为临床早期开始经鼻胃管肠道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8例人住ICU的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鼻胃管肠道喂养(EN)干预治疗组(EN组),25例,年龄60~80岁,中位数年龄71岁;全胃肠外喂养(TPN)干预治疗组(TPN组),23例,年龄60—80岁,中位数年龄68岁。动态检测两组患者的开始营养干预治疗时间、每日能量供量、经口进食时间、胃肠道症状、腹痛、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等指标,观察期皆为5d。对两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人住ICU后第l天的基本临床指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分组是随机的,具有可比性。(2)在人住ICU5天内两组患者的开始营养干预治疗时间、每日能量供量、经口进食时间、胃肠道症状、腹痛,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接受两种营养干预治疗的时间具有可比性;营养物质的摄人为等热量,两组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发生胃肠道症状几率、腹痛的程度等均相当;入住ICU5d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第3天、第5天的CRP值,EN组均明显低于TPN组(p〈0.05),表明EN干预治疗比TPN干预治疗更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结论经鼻胃管肠道喂养干预是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且比全胃肠外喂养干预治疗方法更优越,是一种积极、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干预措施。
- 肖李乐云董丽宏许汪斌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 血细胞比容与血浆白蛋白差值评估恙虫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细胞比容与血浆白蛋白差值(HCT-ALB)评估恙虫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云南省15个地州市37家医院收治的40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恙虫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重症恙虫病组(265例)和重症恙虫病组(143例);以云南省昆明市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230例).收集患者HCT、ALB、乳酸脱氢酶(LDH)、尿酸(UA)及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计算HCT-ALB差值.用Pearson法分析重症恙虫病患者HCT-ALB差值与LDH、UA、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CT-ALB差值对重症恙虫病的诊断价值.结果①非重症恙虫病患者与重症恙虫病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症恙虫病组年龄明显高于非重症恙虫病组(岁:53.57±15.23比35.03±23.47,P<0.01).②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重症恙虫病组和重症恙虫病组HCT、ALB明显降低〔HCT:(36.54±6.82)%、(38.13±7.60)%比(46.20±4.42)%,ALB(g/L):35.53±5.87、26.90±6.10比47.75±4.28,均P<0.01〕,HCT-ALB差值明显增大(5.28±3.90、11.26±6.62比1.55±5.32,均P<0.01).与非重症恙虫病组相比,重症恙虫病组HCT明显升高〔(38.13±7.60)%比(36.54±6.82)%,P<0.01〕,ALB明显降低(g/L:26.90±6.10比35.53±5.87,P<0.01),HCT-ALB差值明显增大(11.26±6.62比5.28±3.90,P<0.01).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恙虫病患者HCT-ALB差值与LDH、UA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6、0.284,均P<0.01),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9、-0.198,均P<0.05).④ROC曲线分析显示,HCT-ALB差值诊断重症恙虫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标准误为0.024,P=0.000,95%可信区间为0.739~0.832,最佳诊断值为8.56时,其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60.8%,约登指数为0.419.结论HCT-ALB差值可以作为恙虫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HCT-ALB差值
- 许汪斌胡锐王雨平李梅钱冉赵伟王英肖李乐云代冬梅
- 关键词:血细胞比容白蛋白
- 成人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成人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IAHS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2例成人I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测结果和临床转归,并根据确诊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对成人IAHS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2例成人IAHS患者中,男性17例(占53.1%),女性15例(占46.9%);细菌感染18例,以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居多;病毒感染14例,以EB病毒为主。28 d总病死率为62.5%(20/32)。①与存活组(12例)比较,死亡组(20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和氧合指数(OI)更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K^+、血清铁蛋白(SF)和乳酸脱氢酶(LDH)更高〔WBC(×10^9/L):3.90±3.36比9.57±6.48,NEU(×10^9/L):2.69±2.09比7.01±6.34,LYM(×10^9/L):0.36(0.23,0.84)比1.24(0.61,2.36),PLT(×10^9/L):51.15±27.60比108.42±80.26,OI(mmHg,1 mmHg=0.133 kPa):134.0(77.5,192.0)比292.0(187.0,329.0),AST(U/L):254.00(67.80,452.50)比85.50(38.38,111.25),K^+(mmol/L):4.06(3.65,4.51)比3.52(3.26,3.76),SF(μg/L):6290.0(1851.0,13904.8)比1777.1(1228.5,3486.3),LDH(μmol·s^-1·L^-1):19.3(11.9,27.0)比9.8(6.9,11.1),均P<0.05〕,就诊后发热时间更长〔d:13.5(9.0,17.2)比6.0(2.5,8.0),P<0.01〕,皮肤发绀发生率更高(40.0%比0%,P<0.05);而两组间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I降低且LDH升高为成人IAH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0.967和1.007,均P<0.05〕。③ROC曲线分析显示,WBC、NEU、AST、SF、LDH和OI
- 许汪斌钱冉代冬梅肖李乐云刁璐赵伟
- 关键词: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成人
- 红细胞沉降率极端升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极端升高(ESR≥100 mm/1 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应用ESR辅助诊治疾病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室检查ESR≥100 mm/1 h的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入院后首次ESR值及入院24 h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根据2019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年龄划分新标准将患者分为青年组(18~65岁)、中年组(66~79岁)、老年组(≥80岁);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感染性疾病组、血液系统疾病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肾功能衰竭组及其他系统疾病组;分析ESR极端升高在上述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以及ESR极端升高与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共纳入429例ESR≥100 mm/1 h的患者,男性236例,女性193例;男性与女性患者ES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1 h:108.00(103.00,119.75)比117.00(105.50,140.00),P=0.234〕。②429例患者年龄18~98岁,平均(53.70±18.70)岁;青年组310例,中年组87例,老年组32例。青年组ESR值明显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mm/1 h:108.00(103.00,120.00)比119.00(107.00,140.00)、120.00(110.25,140.00),均P<0.01〕。③429例ESR极端升高患者主要诊断为感染性疾病(157例,占36.6%),其次为血液系统疾病(127例,占29.6%)、自身免疫性疾病(74例,占17.2%)等。在感染性疾病中肺部感染者占58.0%(91/157);在血液系统疾病中造血干细胞疾病者占45.7%(58/127),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者占37.0%(47/127),红细胞疾病者占11.0%(14/12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者占75.7%(56/74)。④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所有患者ESR极端升高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呈负相关(ρ值分别为-0.395、-0.381、-0.383,均P<0.01),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正相关(ρ=0.345,P<0.01);同时检测ESR和CRP的266例患者ESR�
- 许汪斌赵伟钱冉肖李乐云王英代冬梅祝艳翠
- 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肺部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
- 妊娠期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1例
- 2010年
- 杨潇肖李乐云许汪斌
- 关键词:妊娠
- 危重患者抗生素应用过程中致病菌快速变化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抗生素目标治疗7d内致病菌种类和比例变化的特点。方法对已明确致病菌并根据细菌学检验使用抗生素的10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观察不同时间内痰标本中检测出的致病菌种类和比例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用药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共分离出295株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菌株数的62.4%(184/295)。排在前3位的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2.4%(66/29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A/MRSE)20.7%(61/295)、不动杆菌属10.5%(31/295),占菌株数的53.6%。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1种及以上,结果发现,致病菌比例发生变化160株,种类发生变化126株;其中随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致病菌比例变化逐渐下降,3~5d致病菌比例变化较6~7d明显,分别为72.7%、62.5%、60.0%(P〈0.01),说明治疗效果确切;而致病菌种类变化则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6~7d较3~5d变化为甚,分别为66.0%、77.1%(P〈0.01),表现为新的非敏感菌种出现。随着抗生素应用种类的增加,致病菌种类变化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抗G菌时常出现的新菌种为白色念珠菌、MRSA;抗G^+菌时常出现的新菌种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致病菌的变化与年龄和住院时间有关,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致病菌的种类变化越显著。结论抗生素目标治疗7d内即可出现新的非敏感致病菌,且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种类越多,致病菌的种类变化越明显;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致病菌的种类变化也越明显。致病菌种类的变化中白色念珠菌出现几率较高。动态监测致病菌的变化,及时调整并合理使用抗生素,对进一步认识及攻克难治性感染具有重�
- 魏宏建刘丽丽肖李乐云王雨平黄冬骈淮燕祝艳翠
- 关键词:致病菌抗生素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