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
- 作品数:28 被引量:2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移植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斜备小鼠新生血管模型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用重组慢病毒为载体移植制备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重组慢病毒介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uman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hVEGF165)基因,并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利用流式细胞仪挑选转染成功的细胞,将转染成功的表达人VEGF165的NIH/3T3细胞植入C57小鼠的骨骼肌,建立小鼠的新生血管模型。在新生血管模型上,用ELISA的方法进行小鼠血清VEGF测定。观察瘤体组织形态学。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是否有表达CD31的细胞。结果经酶切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证实Lenti—VEGF165-GFP构建成功,包装后测定滴度为6.19×10^7TU/ml。用基因移植的方法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小鼠新生血管模型,并证实小鼠外周血中有VEGF的分泌。14d后细胞植入处局部肿胀。44d后HE染色发现细胞植入部位有血管组织的新生,免疫组化显示有围成规则或不规则管状表达CD31的细胞。结论将表达人VEGF165的NIH/3T3细胞植入C57小鼠的骨骼肌,可以产生稳定有效的新生血管模型。
- 谢芳杨力汤苏阳郑岩易成刚夏炜潘勇马戈甲杨阳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小鼠成纤维细胞
-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乳房重建术中植入物选择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单孔腔镜乳房重建术中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影对评估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血运和植入物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9例行单孔充气法腔镜乳腺癌根治术联合乳房重建治疗的患者,该组患者应用ICG荧光显影技术,评估NAC的供血模式和缺血坏死风险,从而指导植入物选择;同时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该医院行单孔充气法腔镜乳腺癌根治术联合乳房重建的14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NAC缺血坏死、乳房满意度和植入物取出情况。结果ICG组患者中,V1模式3例,2例出现乳头NAC缺血坏死(1级1例,2级1例);V2模式和V3模式16例,均未出现NAC缺血坏死;所有患者未出现植入物丢失。对照组5例出现NAC缺血坏死(均属于严重缺血坏死),2例出现植入物丢失。ICG组的NAC严重缺血坏死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的植入物丢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ICG组的乳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但2组患者的胸壁状态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满意度和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荧光显影可应用于假体重建手术中评估NAC的供血模式,从而指导即刻乳房重建术中植入物的选择,降低严重缺血坏死风险,以便进一步改善术后乳房满意度。
- 屈翔王子函谢芳武珊珊杨小宝高国璇徐威
- 关键词:乳房重建术吲哚菁绿软组织扩张器假体植入
- 曲马多对吸脂术患者围术期的超前镇痛作用
- 2010年
- 目的观察吸脂术围术期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将择期行吸脂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前60min、术后6h口服曲马多缓释片100mg;对照组于相同时间仅口服葡萄糖酸钙0.1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测两组患者手术开始、结束及术后12h的疼痛程度并记录分析受术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受术者VAS评分,实验组:手术开始时为2.32±0.75,手术结束时为0.65±0.40,术后12h为1.52±0.41;对照组:手术开始时为4.95±1.36,手术结束时2.70±0.66,术后12h 2.15±0.81。手术开始、结束及术后12h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缓释片用于吸脂术围术期,可明显减轻手术产生的疼痛,延长镇痛时间,增加受术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 陈晓芳汤苏阳谢芳刘凤斌
- 关键词:曲马多超前镇痛
- 穿刺抽脓联合垫棉绑缚法治疗乳腺脓肿45例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观察穿刺抽脓联合垫棉绑缚法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1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的乳腺脓肿患者均给予穿刺抽脓联合垫棉绑缚法治疗。结果:45例患者经治疗后,43例临床症状消失,伤口无明显出血及感染,有2例患者穿刺后疼痛明显,需服用止痛片方能缓解疼痛。穿刺次数为1-5次,创口1-2 d愈合,术后未见明显疤痕和乳房变形,经B超复查乳腺脓肿消失。结论:穿刺抽脓联合垫棉绑缚法治疗乳腺脓肿临床疗效显著。
- 付娜张董晓孙宇建东浩谢芳王纯黄巧赵文洁
- 关键词:乳腺脓肿穿刺抽脓
- 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和上肢功能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的Ⅰ期及Ⅱ期乳腺癌患者80例,对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评分.上肢功能等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其中2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4例(5%)出现1~3级乳头乳晕缺血。无一例皮下积液发生。通过Breast-Q量表进行评分,证实乳房满意度.胸璧状态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满意度和性健康程度均获得较高评分。上肢功能评分证实术后保留了较好的上肢功能。切口长度(3.6±0.8)cm。出血量(24.7±19.3)ml。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美容效果评分及较好的上肢功能恢复,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又一选择。
- 刘卫华王子函田一鸣武珊珊高国璇谢芳屈翔刘军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手术胸腔镜
- 从中医“痰邪致病”理论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发病被引量:31
- 2018年
- 从中医"痰邪致病"的理论研究出发,结合痰邪致病的特点,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发病特点与中医痰湿体质之间的关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痰邪贯穿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发病的全过程,认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以痰邪致病为主要病邪所引起的结块性疾病,与中医"痰湿夹杂"侵及肌肤相关。临床辨治应从痰论治,从肾、脾、肝入手,将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从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希望痰邪致病理论能够为GLM的理论和临床诊疗思路提供新的启发与指导。
- 梁欢张董晓孙宇建付娜谢芳东浩王纯高茜黄巧赵文洁
-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发病原因
- 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但手术瘢痕影响外观且对上肢活动产生限制。腔镜技术则可以有效缩短切口长度、隐藏切口,在对美容效果要求较高的乳腺外科中有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将腔镜技术与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相结合,采用单孔充气法将乳房和腋窝的切口合二为一,缩短为一长度仅为2.5cm的单孔切口,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美容效果的最大化。
- 王子函谢芳冈天然屈翔
- 关键词:乳腺癌腔镜手术单孔
- 浆细胞性乳腺炎专病门诊的建设经验被引量:2
- 2015年
- 文章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为例,介绍了乳腺科开设浆细胞性乳腺炎专科门诊的做法,开设浆细胞性乳腺炎门诊1年余,治疗以浆细胞性乳腺炎为主的一类非哺乳期乳腺炎,效果显著。探索其取得成功的经验。
- 张董晓孙宇建付娜马红玉谢芳东浩王纯赵文洁黄巧
- 关键词:专病门诊
- 手法排乳结合芙蓉膏外敷治疗初期乳痈430例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观察手法排乳结合芙蓉膏外敷治疗初期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本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4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法排乳结合芙蓉膏外敷治疗,3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疼痛改善有效率为99.53%(428/430);乳房结块改善有效率为99.07%(426/430);乳孔堵塞改善有效率为100%(380/380);痊愈395例,有效率为98.84%(423/430)。结论:手法排乳加芙蓉膏外用治疗初期乳痈,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 付娜张董晓夏亚茹孙宇建王纯东浩谢芳黄巧赵文洁
- 关键词:手法排乳芙蓉膏外敷治疗
- 纤维乳管镜对乳管内病变的诊疗价值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观察纤维乳管镜对于乳管内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非生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共计2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乳管内非占位性病变,乳管镜冲洗有显著疗效。对于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不同颜色、不同性状的乳头溢液,乳管镜诊断具有显著的意义,其中暗红色血性溢液、淡黄色浆液性溢液明显高于白色乳汁样、无色透明样;在对乳腺癌的诊断上暗红色血性组发病率最高。手术方式上:与传统手术比较,乳管镜定位下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194,P=0. 004)。结论乳管镜不仅能够诊断产生乳头溢液的病因,而且对于乳管内非占位性病变的乳头溢液,通过冲洗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乳管镜定位下手术可避免手术盲切,为准确切除病灶提高依据。
- 谭玉培张董晓孙宇建付娜东浩谢芳黄巧赵文洁高畅李雨薇李书琪
-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乳头溢液病因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