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 作品数:21 被引量:2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压裂用可折叠软体储液罐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页岩气开采压裂作业规模大,对储液罐的需求量大,由于传统的钢制储液罐不可折叠,只能一车一罐运输,且在井场占地面积大,因此为减少储液罐占地面积,降低成本,研制了一种压裂作业用可折叠软体储液罐。文章介绍了可折叠软体储液罐的工作原理及结构、ANSYS模拟设计计算、先导试验及经济性分析等。现场应用表明,该罐可满足压裂作业的储液需要,可大幅度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运输及施工费用,且可在油气田废液临时储存、应急抢险、环保治理、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作用。
- 侯治民潘敏赵伟胡丹潘健崔警宇
- 关键词:可折叠压裂作业
- 湖底扇沉积模式及地震响应特征——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下白垩统为例被引量:3
- 2010年
-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下白垩统发育的湖底扇砂砾岩体是岩性油藏勘探的重要领域,扇体分布规模小、相变快,勘探难度大.通过对岩心、测井等地质资料分析,建立了湖底扇砂砾岩体沉积模式.分析认为湖底扇由补给水道、内扇、中扇和外扇4部分组成,发育补给水道、內扇主沟道、中扇辫状沟道和外扇浊积水道等主要微相类型.其中内扇、中扇和外扇为湖底扇的主体,分布在同沉积断层的下降盘,为半深湖-深湖沉积 补给水道是湖底扇的"根",分布在同沉积断层的上升盘,为滨浅湖沉积.指出了足够的可容纳空间和持续的物源补给是形成厚层湖底扇的2个重要条件,同沉积断裂的下降盘是湖底扇发育的有利部位.应用精细合成记录对湖底扇砂砾岩体进行了井-震联合标定,发现湖底扇在地震剖面上整体表现为 "透镜状"、"楔状"、"丘状"或"梭状"外形特征,扇体内部表现为杂乱反射或无反射特征.应用湖底扇沉积模式、分布规律以及在地震上的响应特征在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发现多个岩性油藏,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
- 邓毅林王天琦曹正林裴明利贾义蓉赵伟
- 关键词:湖底扇坡折带岩性油藏二连盆地
- 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的解剖与应用被引量:19
- 2004年
- 针对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突出、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的状况 ,研究了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的解剖方法 ,提出了河流相砂体沉积单元划分、沉积微相细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揭示了各类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特点 ;结合油田开发实际描述了不同沉积微相的剩余油分布特点 ,并提出了挖潜对策 ;为指导油田开发调整。
- 李椿于生云黄伏生赵伟
- 关键词:建筑结构非均质
- 地震储层及含油气预测技术应用进展综述被引量:20
- 2014年
- 随着石油地球物理技术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及油气检测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广泛研究应用的地震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检测技术可以归纳为如下八类:属性分析、AVO及反演、裂缝预测、岩石物理分析、正演模拟、基于吸收、衰减的烃类检测、多波多分量、井中地震等.本文针对非常规油气藏地震勘探技术和上述八类技术,简单论述各类技术的发展历程,具体论述了各类技术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实际应用现状,并对各类技术应用的主流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说明.
- 赵万金杨午阳赵伟
- 关键词:AVO岩石物理正演烃类检测多波多分量
-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成藏动力探讨被引量:16
- 2009年
- 系统研究了松辽盆地扶杨油层的成藏动力。扶杨油层具有幕式成藏的特点,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并非青一段异常高压,而是断裂的幕式活动及地震泵作用。油柱高度与超压并不具有相关性,扶杨油层幕式成藏几乎总是与区域性的构造运动和断裂活动相伴随。毛管压力和浮力作用对油气二次运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扶杨油层具有常规油气藏和深盆油气藏共存的特点。浮力和区域构造演化的有机匹配,使向环凹陷周边斜坡、鼻状构造、背斜等部位的油柱高度明显增加,且储量丰度明显升高;长春岭低超压区也可以成藏,这些均为浮力及油气侧向运移的结果。三肇、齐家—古龙、长岭等凹陷的轴部是深盆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古隆起及其斜坡部位和物性较好而超压较低的东北、东南隆起带是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尤其重要的是,杨大城子油层的勘探主要应放在环凹陷周边斜坡、鼻状构造、背斜等部位,而非超压最大的凹陷轴部。
- 潘树新王天琦田光荣王建功郭维华马凤良赵伟
- 关键词:超压幕式成藏二次运移扶杨油层松辽盆地
- 河流相储层内部微地质界面识别方法研究
- 2015年
- 油田开发实践表明,由于河流相沉积储层岩性变化大,导致剩余油分布零散,河道砂体内部的界面是影响剩余油主要因素之一,而在现有测井技术条件下,0.1m以下的微界面不能识别。本文综合了不同测井曲线特点,通过重构曲线,对河道砂体内部微地质界面进行探索识别,可识别出54%的0.1m以下夹层,对深化储层精细解剖技术和层内剩余油的综合分析与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裴秀玲于江赵伟
- 关键词:夹层
-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地震资料叠前处理技术被引量:6
- 2010年
- 针对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多次波发育等特点,采用多域去噪、叠前去多次波、保持振幅处理、串联反褶积、浮动基准面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于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精细目标的处理方法和流程,改善了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和成像效果,为提高塔中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精度和开展烃类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地震资料。
- 陶云光王小卫吕磊田彦灿赵伟
- 关键词:碳酸盐岩地震资料处理叠前时间偏移
- 开发地震反演可行性研究及应用——以大庆长垣北部油田为例被引量:48
- 2011年
- 为解决开发地震反演可行性和精细储层刻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频补偿的曲线重构方法。根据测井曲线不同频率尺度反映不同砂岩特征的特点,利用高频恢复、低频补偿方法重构"拟波阻抗"曲线。反演可行性分析实验表明,通过曲线重构反演、模拟退火算法引入以及密井网反演等关键技术,能够加强结果稳定性的优化,提高薄储层预测精度;同时,正演模拟和反演实践证明,在大套泥岩中含有薄砂层的地质条件下,开发地震对刻画2 m薄层砂岩是可行的。而对于小于2m以下的薄砂层,仅当泥岩围岩在2 m以上的泥包砂型薄砂层能够进行分辨。井-震联合沉积相研究主要修正了河道侧积体识别、河道连通关系、河道规模变化、河道组合关系和河道期次划分等5个方面。规模较大的分流河道含油性好,形成较好的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小型分流河道局部含油性好,但河道窄小,以井网控制不住型剩余油为主。
- 李占东赵伟李阳彭政张海翔
- 关键词:模拟退火
- 油层界线划分对比解释系统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论述了利用计算机, 针对横向测井曲线矢量化及数字化测井结果, 根据“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油层对比方法及操作规程, 将人工对比方法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编制成计算机对比解释软件, 由计算机对油层组界线、砂岩组界线、小层界线进行划分对比, 并在生产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 任海滨赵伟马永刚
- 关键词:测井曲线矢量化计算机
-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河流—三角洲相储层沉积微相识别技术
- 2013年
-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调整需求,采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与层次界面分析原理的储层沉积界面划分方法,研究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的单期河道单元沉积界面识别、划分与对比方法。提出井点砂体沉积微相以测井相图版为识别标准,依据沉积模式基本规律及演化规律研究各类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大大提高了井间各类砂体的识别精度,形成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指导下的河流—三角洲相储层沉积微相识别技术,有效指导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调整,确保该区块在特高含水期含水不升、产量不降的高效开发效果。
- 韩镇石赵伟赵正阳
- 关键词:高分辨率基准面沉积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