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
-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化服务的应用与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舒适化服务。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透析过程环境舒适度、生理和心理舒适度;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导管堵塞、静脉炎等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透析过程环境舒适度、生理和心理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导管堵塞、静脉炎等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化服务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提高满意度。
- 薛箫陈俊林朝霞陈香宇
-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可行性
- 维持性血透患者股静脉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深静脉血栓138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透患者股静脉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于股静脉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的13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其中14例患者发生DVT,作为DVT组,其他124例作为非DVT组,分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置管前水肿、使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病理类型为糖尿病肾病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温、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服用前列腺素E1、服用阿司匹林和病理类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和糖尿病肾病是股静脉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低体质量和患糖尿病肾病是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薛箫林朝霞陈俊吴萍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股静脉深静脉血栓形成
- 一种防止管路移动带报警的固定器具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管路移动带报警的固定器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固定座;夹紧安装座,夹紧安装座共设置有多组,其中一组夹紧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顶部,其他夹紧安装座均匀排布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夹...
- 陈俊吴林高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实践与效果被引量:39
- 2017年
-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128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缝隙护理,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血液净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常规护理、病区管理、病历书写、健康教育及护理模式五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体满意度87.5%明显高于参照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5.6%明显低于参照组43.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于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血液净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薛箫吴桂明林朝霞陈俊吴萍
-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效果
- 维持性血透患者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致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透患者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其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于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3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其中14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作为DVT组,其他124例作为非DVT组,分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置管前水肿、服用低分子肝素、病理类型为糖尿病肾病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温、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服用前列腺素E1、服用阿司匹林和病理类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和糖尿病肾病是股静脉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低体质量和患糖尿病肾病是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薛箫林朝霞陈俊吴萍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