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红

作品数:2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军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乘员
  • 8篇车辆
  • 7篇装甲
  • 7篇装甲车
  • 6篇特种车
  • 6篇特种车辆
  • 4篇装甲车辆
  • 3篇有害气体
  • 3篇室内有害气体
  • 3篇舱室
  • 3篇测试分析
  • 2篇心率
  • 2篇一氧化碳
  • 2篇炸药
  • 2篇射击
  • 2篇生理参数
  • 2篇人机
  • 2篇限值
  • 2篇军事
  • 2篇火炮

机构

  • 25篇中国兵器工业...
  • 2篇西北机电工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5篇万红
  • 20篇考希宾
  • 10篇孔巍
  • 9篇姬丽静
  • 9篇陈亚妮
  • 6篇罗思源
  • 5篇韩卫敏
  • 4篇杨巧丽
  • 4篇郭书文
  • 4篇岳红
  • 4篇兀光波
  • 2篇柴渭莉
  • 2篇武海明
  • 2篇翟少波
  • 1篇易建华
  • 1篇张伟
  • 1篇李中
  • 1篇王学友
  • 1篇姜向阳
  • 1篇王宏钊

传媒

  • 11篇人类工效学
  • 6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火炮发射与控...
  • 1篇军事医学
  • 1篇兵器装备工程...
  • 1篇长江信息通信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大口径火炮射击时舱室内一氧化碳的测试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某大口径火炮闭舱射击时舱室内一氧化碳的测试,结果参照国军标的限值要求进行分析,并探讨一氧化碳产生的原因、浓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方法某大口径火炮25连发和7连发闭舱射击时,运用复合气体连续自动测试记录仪分别对舱室内三个位置的一氧化碳进行测试分析,按照GJB5834-2006和GJB967-1990规定限值的计算方法计算其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以及1分钟接触的MAC(最高容许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某大口径火炮闭舱25连发和7连发射击时一氧化碳测试结果中,参照国军标的限值要求,舱室内车长位、炮长位和炮尾顶部位三个测试点位置的一氧化碳均出现了不符合标准限值的要求。结论通过参照GJB5834-2006和GJB967-1990规定的一氧化碳限值对比,本次所测结果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均不符合标准限值的要求。大口径火炮闭舱射击时舱室内一氧化碳浓度的测试结果影响因素主要有连发射击的数量、测试点的位置以及距离通风装置的距离。
闫金海韩卫敏考希宾李广歧翟少波夏宝清万红李健
关键词:一氧化碳大口径火炮舱室测试分析
某特种车辆静水闭舱作业舱室内有害气体测试方法及效果评价
2020年
目的根据某特种车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建立特种车辆静水闭舱作业过程中舱室内有害气体的测试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方法根据被试对象的结构布局和被测部位的重要性,分别选择车辆的驾驶员位、车长位和载员位进行布放测试设备,利用测试设备各相应传感器进行自动连续采样、分析、记录有害气体的试验数据,并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计算。结果按照相关标准中的要求进行试验测试,本次试验,被试特种车辆在静水闭舱作业过程中,其舱室内驾驶员位、车长位和载员位有害气体浓度的MAC(最高容许浓度)、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及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均符合GJB5834-2006标准限值的要求。结论该测试方法能够满足特种车辆静水闭舱作业过程中舱室内有害气体的测试需求。
闫金海韩卫敏考希宾万红贺军
关键词:特种车辆最高容许浓度有害气体浓度连续采样标准限值
装甲车辆乘员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估算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估算装甲车辆作业过程中乘员血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车辆改进和人员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GM 2000复合式电化学气体检测仪,连续测量车辆以20~50 km/h速度在混合路面上密闭行进120 min时舱内的CO浓度,计算CO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同时计算行进20、40、60、80、100和120 min时舱内的CO平均浓度,依据碳氧血红蛋白(COHb)与CO浓度、暴露时间的公式,估算乘员血中的COHb含量。结果驾驶舱的CO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6.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95.6 mg/m3,作业舱的CO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3.8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87.2 mg/m3,驾驶舱和作业舱的CO短时间接触浓度均超过了标准限值规定;驾驶员和作业舱乘员作业结束时血中的COHb含量分别为5.1%和4.3%,驾驶员血中的COHb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值规定。结论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装甲车辆舱室内CO浓度。
万红孔巍闫金海考希宾郭书文姬丽静
关键词:装甲车辆乘员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装甲车辆乘员作业工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构建装甲车辆乘员作业工效评价模型,对影响装甲车辆乘员作业工效的舱室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为舱室设计并提高舱室安全性提供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模糊评价方法对装甲车辆乘员作业工效进行综合评价,判断装甲车辆乘员作业工效等级(很小、小、大、很大)。以某一装甲车辆测试结果为例对提出方法进行应用验证,确定了驾驶员及车长位所处作业工效等级分别为很小、小,经验证与基于问卷调查构建的评价方法结果一致。
姬丽静万红考希宾陈亚妮罗思源王延琦杨巧丽闫金海孔巍
关键词:装甲车辆层次分析
某特种车辆海上闭舱行驶时舱室内有害气体的测试分析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某特种车辆三次海上闭舱2 h行驶时舱室内无机类有害气体(CO、CO2、NO2、NH3、H2S、SO2)的测试,结果与国军标对比分析,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国军标的限值要求,并探讨对有害气体测试结果影响因素。方法某特种车辆2 h海上闭舱作业过程中,运用有害气体连续自动测试记录仪分别对舱室内三个位置的有害气体进行测试分析,按照GJB5834-2006规定的有害气体限值的计算方法计算其MAC(最高容许浓度)、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及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特种车辆的三次测试结果中,驾驶员位的CO、CO2、NO2、SO2与载员舱左前位的CO、CO2、NO2、SO2以及载员舱右后位的CO、CO2、NO2出现了不符合标准限值的要求。结论通过与GJB5834-2006规定的有害气体限值对比,本次所测结果中部分有害气体浓度不符合标准限值的要求。特种车辆海上闭舱行驶时舱室内有害气体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发动机尾气的渗漏、行驶速度、以及闭舱时间。
闫金海韩卫敏考希宾万红夏宝清孔巍
关键词:军事运输有害气体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特种车辆乘员作业工效评价指标分析
2022年
目的探求基于心率变异性的特种车辆乘员作业工效的评价指标及可行性。方法以在平原地区、海拔3650m和海拔4320m的高原地区作业的特种车辆乘员作为观察人群,采集作业前后长时程动态心电信号,按1小时时程截取作业前、作业过程的HRV(心率变异性)值,对不同地域环境下乘员作业前、作业过程中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值进行了显著性、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与作业前相比乘员作业过程中时域指标maxRR(最大RR间期)、SDNN(周期长度变异性)、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个数占比)和频域指标ULF(超低频功率)、VLF(极低频功率)、LF(低频功率)、HF(高频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A、B两个地区的maxRR、RMSSD、PNN50、ULF、LF、HF降低明显(P<0.05),另外海拔3650 m地区的SDNN、VLF指标也有明显降低。乘员作业过程LF/HF(平衡比)指标较作业前明显升高(P<0.05),同时LF/HF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逐渐升高,2个高原组显著高于平原组(P<0.05)。表明乘员作业引起交感-副交感神经均衡性向交感神经张力增强的方向发展,副交感神经系统在心脏调控作用下降,导致乘员作业中心率增加,乘员作业负荷增加、作业能力下降。结论低频高频平衡比LF/HF指标可以作为乘员作业工效评价指标。
郭书文王延琦陈亚妮贺军考希宾万红闫金海孔巍姬丽静郭孝文
关键词:作业绩效
履带装甲车行进时舱内环境对乘员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选择三种履带式装甲车辆在起伏路面以20 km/h的速度行进2 h,测量驾驶员和乘员位的噪声、振动强度,温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选择90名乘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舱内环境对乘员作业的影响程度、出现的失误及自觉症状情况。结果表明履带车行进时舱内噪声和振动影响乘员作业和健康,应采取控制措施。
万红王延琦兀光波闫金海罗思源
关键词:履带车辆乘员
特种车辆作业环境分级与工效保证限值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进行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层次、影响程度以及环境因素变化范围的划分,提出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层次、变化范围及程度限值对应关系,提出了工效限值的定义和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影响作业人员作业工效的特种车辆作业主要环境因素。在现用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温湿度、振动的工效限值,提出进一步研究噪声、有害气体及粉尘、电磁辐射工效限值的工作建议。为未来特种车辆舱室环境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王延琦考希宾万红杨巧丽兀光波闫金海孔巍陈亚妮罗思源姬丽静白洁
关键词:特种车辆环境影响因素
三硝基甲苯对作业人员血液影响的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三硝基甲苯(TNT)对作业人员血液系统的影响,为开展职业危害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219名TNT作业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查,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NT组白细胞系异常发生率为53.9%,对照组为4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系和血小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T可使作业人员的白细胞系发生异常。
岳红万红王鸿考希宾高俊宏李江平刘志永
关键词:三硝基甲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乘员生理参数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为掌握乘员的生命状态,提供生命保障,设计乘员生命状态监测系统。方法采用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技术,在背心中嵌入织物电极和温度传感器,用三导联电极采集心电和呼吸信号,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采集体温信号;血压、血氧饱和度共用指套式血氧传感器,用容积脉搏波速法采集血压信号,用光电测量法采集血氧饱和度信号,在战伤时即插即用;用呼吸次数将生命状态评估为4种状态,结果传输至车长终端。结果及结论系统实现了对乘员生理参数的低负荷动态监测及乘员生命状态的评估监测,对乘员开展自救互救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万红王延琦考希宾闫金海罗思源
关键词:生命保障系统乘员生理参数血氧测定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